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胃脘隐痛

中阳不振脾胃虚,胃脘隐痛喜按暖。

呃逆泛酸吐清水,面白无华疲无力。

四肢不温便溏薄,舌淡润滑脉沉虚。

温中祛寒健脾胃,理中加味参术芪。

良姜干姜炙甘草,木香红蔻山药陈。

阳气衰微加附子,泛酸瓦楞贝乌贼。

呃逆呕恶丁柿半,调理香砂六君子。

方药:

理中汤加味:

党参15g 白术12g 黄芪13g 良姜6g 干姜9g 炙甘草6g 木香6g 红蔻6g 山药12g 陈皮8g

注:中阳不振,脾寒胃弱或脾胃皆寒,运化失司,迟滞缓慢,故胃脘隐隐作痛,虽痛但不剧烈。脾胃寒则水湿停滞不化,故呃逆泛酸,时吐清水,喜按喜暧,得按暖则寒气减弱,痛亦减轻。脾阳不振,故便溏薄,舌淡滑润,脉象沉虚。脾统血,主肌肉四肢,脾寒阳虚,难以温养四肢,故四肢冰冷不温;气血不能随阳上荣于面,旁达肌肉四肢,故面白无华,神疲乏力。

党参,白术,黄芪,甘草补气健脾;干姜温辛,回阳振阳;木香、高良姜、红蔻暖胃醒脾;山药补脾胃,有养胃健脾回神增力之效;陈皮理气健脾,调和诸药。

如阳气衰微,可加炮附子10g;泛酸重可加乌贼骨15g,贝母8g,煅瓦楞子10g;呃逆呕恶,可加丁香6g,柿蒂9g,姜半夏8g。病却,可服香砂六君子以作调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藿香和中汤加减治疗恶寒发热,腹胀痞闷,胃脘不舒

    张某某,女,10岁,安钢子弟小学学生。1979年8月9日来诊。患儿因吃生瓜果后,突然恶寒发热、头痛、恶心欲吐,腹胀痞闷,厌食,胃脘不舒,数日未解。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右关尤大。据…

  • 胃癌方十

    乌骨藤60克,虎杖45克,海藻、昆布、陈皮、枳壳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武汉部队总医院治疗胃癌经验方,功能理气散结,解毒化浊。

  • 急性前列腺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治法】清热化湿解毒。【方名】苓薏败酱汤。【组成】土茯苓25克,薏苡仁20克,败酱草20克,王不留行10克,石苇15克,匾蓄1…

  • 清气化痰丸组成与功效

    清气化痰丸 出自《医方考》 【组成】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蒌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各30g) 胆南星 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 【用法】 姜汁为丸。每服6g…

  • 治疗夜啼的偏方19

    治小儿夜啼不巳,医所不治者方。取狼屎中骨,烧作灰末,水服如黍米粒大二枚即定。

  • 健乳完肤汤:治疗乳头皲裂的验方

    功用:滋补强壮,防止感染。 主治:乳头皲裂。 处方:棉芪30g,党参20g,当归30g,杞果15g,辽五味子15g,寸冬15g,野菊花30g,金银花30g,炙甘草15g,桂元肉15…

  • 明目方九

    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决明子、菊花各适量取之。药为细末,相拌均匀,装入布袋内制成枕头,外用塑料袋套封,晚上用时取下塑袋枕之。本方明目益视。

  • 然美肤好果汁

    蔬菜、水果有“天然美肤剂”之称。在中国利用蔬菜和水果美容健身已有悠久历史,古代的美女佳人,三宫六院的皇后妃子都有用水果、蔬菜、干果类美容养颜及食疗健身的“宫廷秘方”,在民间广为流传…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二辑:八珍汤》

    内容提要 八珍汤是最著名的益气养血方剂之一,临床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本书共分三部分: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其中,理论研究详细地论述了方名、立法依据、组成与方解、功效与主治、古…

  • 失眠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火亢盛,上冲于心。【治法】泻肝安神。【方名】泻肝安神汤。【组成】生珍珠母30克,钩藤15克,丹参15克,夏枯草15克,朱茯神10克,合欢皮10克。【用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