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便次多,粪便稀薄脾胃弱,肝郁乘脾命火衰,清浊混杂病遂生。

注:慢性肠炎属中医“下利”、“泄泻”范围。临床以便次频多,粪便稀薄或稀水样粪便为特征。病因主要是脾胃虚弱,功能障碍所致。肝郁乘脾,命门火衰,均能使脾胃受病,导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注大肠,而成“泄泻”。

肝郁脾虚运失职,腹痛腹胀泻下溏。
反复发作常因怒,胸胁满痛伴吐酸。
泻挟矢气舌边红,舌苔薄腻脉沉弦。
疏肝理气和脾胃,痛泻要方左金丸。
防风白术白芍药,黄连吴萸味陈皮。

方药:

痛泻要方合左金丸(吴萸、黄连)为主方:

防风10g 白术15g 白芍12g 黄连8g 吴茱萸6g 陈皮8g 五味子12g

注:肝气滞郁,横逆伤脾,致使脾运失健,清气不扬,故腹痛腹胀,泻下溏薄,挟有矢气连连,每因愤怒或情志不舒而反复发作。肝气横逆犯胃,故胸胁胀满疼痛,伴有吐酸。肝实脾虚,故舌边红,苔黄腻,脉象沉弦。

白芍柔肝益阴,缓急止痛;白术醒脾健胃;陈皮、防风理气舒肝,调理肠胃;五味子收敛止泻;吴茱萸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黄连清肝护肠。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5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真武汤在骨伤科临床应用举隅

    【摘要】真武汤是治疗少阴阳虚水泛证的经典方剂,也是温阳利水治法的基础方,通过辨证加减,可应用于骨科疾病中,本文将真武汤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及骨科术后呕吐等方面,…

  • 胃癌方三十

    泽漆120克,葶苈子(熬)、大黄各60克;各为细末,混匀,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2丸,日3次。本方源于《补缺肘后方》,功能化痰祛痰,解毒行瘀,适用于胃癌。

  • 妊娠心烦各种治疗方法

    妊娠心烦妊娠心烦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等现象。本病发生原因是火热乘心,但临床上有阴虚,痰火之不同。主要治疗的临床偏方如下。[方一]生地、酸枣仁各30克,…

  • 夜啼良方

    方1组成:白茯苓50克,白菊花80克,勾藤80克,淡竹叶50克、灯芯草50克,琥珀20克,五味子10克。主治:夜啼。用法:打碎后装入一布袋中,夜间枕用,早晨将药袋装入塑料袋内密封;…

  • 蟾蜍的药用价值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讽刺的俗话,是鄙视蟾蜍的丑陋,可是它的药用价值却是值得称道的。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蟾蜍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等功用。近代临床报道,可以治疗…

  • 除臭偏方8

    零陵香、甘松、白檀各15克,木香、麝香、冰片各0.3克。药共为细末,袋装,置衣箱内。本方可以香衣。

  • 肋间神经痛药膳9

    白芍川芎炖鱼头配方:白芍lOg,川芎lOg,甘草6g,鲤鱼头1只(500g),料酒20g,姜lOg,葱15g,盐4g。制作:白芍、甘草、川芎润透切片;鲤鱼头洗净,去鳃;姜切片,葱切…

  • 漫谈大黄附子汤,读大黄附子汤之我见

    大黄附子汤载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篇,是治疗冷积便秘而正气未虚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温阳散寒、泻下冷积之功。因此,本方也可说是温下剂的代表方。唐·孙思邈在本方的基础上创制了…

  • 麦粒肿三针眼消毒方

    方名:针眼消毒方【功能主治】功能清脾胃伏热。主治麦粒肿及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处方组成】木通3克、滑石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瞿麦15克、大黄(后下)6克、蝉衣4克、生甘草6…

  •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桂枝汤证而有胸满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大枣、生姜各7克,甘草、厚朴、杏仁各5克。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