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便次多,粪便稀薄脾胃弱,肝郁乘脾命火衰,清浊混杂病遂生。

注:慢性肠炎属中医“下利”、“泄泻”范围。临床以便次频多,粪便稀薄或稀水样粪便为特征。病因主要是脾胃虚弱,功能障碍所致。肝郁乘脾,命门火衰,均能使脾胃受病,导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注大肠,而成“泄泻”。

肝郁脾虚运失职,腹痛腹胀泻下溏。
反复发作常因怒,胸胁满痛伴吐酸。
泻挟矢气舌边红,舌苔薄腻脉沉弦。
疏肝理气和脾胃,痛泻要方左金丸。
防风白术白芍药,黄连吴萸味陈皮。

方药:

痛泻要方合左金丸(吴萸、黄连)为主方:

防风10g 白术15g 白芍12g 黄连8g 吴茱萸6g 陈皮8g 五味子12g

注:肝气滞郁,横逆伤脾,致使脾运失健,清气不扬,故腹痛腹胀,泻下溏薄,挟有矢气连连,每因愤怒或情志不舒而反复发作。肝气横逆犯胃,故胸胁胀满疼痛,伴有吐酸。肝实脾虚,故舌边红,苔黄腻,脉象沉弦。

白芍柔肝益阴,缓急止痛;白术醒脾健胃;陈皮、防风理气舒肝,调理肠胃;五味子收敛止泻;吴茱萸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黄连清肝护肠。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5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手足部疔疮的中医治疗验方

    疔疮形小而根深,随处可生发病速。发于颜面易走黄,发于手足损筋骨。热毒感染是病因,不同部位治各殊。 注:疔疮形小而根深,状如丁钉,故名“疔疮”。部分相当于西医深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随…

  •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

    主治:慢性胆囊炎。   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 ①肝胆气滞型:右胁下隐痛、口苦、恶心、纳呆,反复发作。或有轻度巩膜黄染,不发热或低热。上腹轻压痛,墨菲氏征(士)。小便清利或黄,…

  • 早泄的治疗偏方10

    仙灵脾15克,白术12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同上方。

  • 健脾运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处方:黄芪、麦芽、山楂、丹参、车前子、车前草各30克,白术、茵陈各12克,枳壳、制香附、赤芍、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猪苓、泽泻、茯苓各20克。 用法:每天1剂…

  • 茯苓车前子粥

    【来源】经验方【原料】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制作】先将车前子加水300克,煎半小时取出。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粥成时加白糖适量。【用法】每日空腹服2次。【功效】利…

  • 治疗感冒的偏方5

    紫苏叶30克(干品),生姜5片。[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连服1-2天。[适应证]重感冒。

  • 鼻咽癌方十四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党参、玄参各15克,石斛30克,生地、熟地、麦冬各24克,连翘18克,党参15克,天冬24克,刺蒺藜18克,玉竹、山药、赤芍各12克,黄芩、白芷、山豆根各9克。…

  • 血虚便秘吃什么药?肾虚便秘,血虚便秘的食疗方

    我是几十年的便秘患者,中西药吃过不少,还用过一些单方,如吃蜂蜜,喝香油,以及按摩等法,均不理想。一次朋友给我推荐了一种方法,即分别将核桃仁和黑芝麻放在铁锅里炒熟,注意火侯,不老不嫩…

  • 小儿黄疸的偏方

    化疸复肝汤药物:绵茵陈180克,金钱草90克,川郁金60克,粉干草15克,红塘适量用法:水煎加红塘当水饮。每天1剂,每天3-5次。疗效:次方治小儿黄疸型肝炎1250例,均治愈。来源…

  • 越鞠丸(芎术丸)的功效与作用,组成,方歌

    越鞠丸(芎术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 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各6~10g) 【用法】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原书未著用法用量。现代用法:水丸,每服6~9g,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