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暴起吐泻,腹痛肠鸣,下利清稀

寒湿秽浊滞中焦,暴起吐泻腹痛鸣。
下利清稀不腥臭,四肢清冷胸膈痞
芳香化浊散寒湿,藿香正气加减宜。
藿苏朴半茯苓芷,桔梗苍术草陈皮。

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10g 紫苏叶10g 白芷10g 茯苓1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桔梗9g 厚朴9g 甘草5g 苍术10g

注:

寒湿秽浊之邪侵入人体,滞阻中焦,致使清气不得升举,浊气不能降和,故暴起吐泻,腹痛肠鸣。寒湿偏盛,故下利清稀,不甚腥臭。寒湿滞阻,阳为所遏,故四肢清冷,胸膈痞闷。

藿香、法半夏芳化浊湿,和中止呕;紫苏叶、白芷、桔梗散寒利膈,偏散表邪,宣寒湿而外出;厚朴,陈皮,苍术燥湿理气、化浊降逆;茯苓,甘草和中化浊,健脾利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脑震荡的偏方2

    花生叶汤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药物:鲜花生叶50克。用法:水煎服。日三次。

  •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本文目录 1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2 天冬的选方3 天冬的食用方法4 天冬的使用禁忌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是天门冬的根,天冬的药性寒,味甘微苦,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

  • 《伤寒论》之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探析

    【摘要】通过研究“胃强脾弱”、“肺失传送,脾亦失调”、“脾胃湿热相搏”等学说,探讨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的涵义及异同,提出麻子仁丸证不等同于脾约证的观点以及脾约证有胃热脾约及脾胃湿热两…

  • 健鼻方六

    小蓟1把。用水3碗,煮取1碗,分多次饮服之。本方可预防鼻疾而护鼻。

  • 泥鳅消炎治狐臭

    用料:泥鳅。制法:将泥鳅(不洗,带黏液)捣烂。用法:涂敷腋下,直至治愈。

  • 消炎利胆汤治疗急慢性胆囊炎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 处方:茵陈30克,川厚朴15克,香附12克,白芍12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黄柏12克,栀子12克,郁金10克,柴胡12克,生大黄(后下)12克,金钱草3…

  • 民间的补血方法1

    [方一]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调以白糖进食。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本方出自《…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6

    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100克。将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2-3丸,每日2-3次。本方清热解毒,是段风宁治疗宫颈癌的效方。

  • 龟鹿二仙胶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龟鹿二仙胶组成】2 【龟鹿二仙胶方歌】3 【龟鹿二仙胶方解】4 【龟鹿二仙胶主治】5 【龟鹿二仙胶医案】6 【医案分析】【龟鹿二仙胶组成】 鹿角胶15g 龟板胶25…

  • 粳米凤头粥可明目

    [组成]凤头实(即芡实米)30_50克,粳米50克。[制法与用法]先煮芡实米至熟,研如泥,再与粳米同煮作粥,亦分两次食之。加入冰糖少许。[功效与应用]涩精明目。凡因肾气不固而引起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