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的配伍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的配伍应用和地位。方法:以古今医家对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用法和用量的疑问为线索,从分析大承气汤中配伍厚朴的煎煮方法、用量和配伍作用,对厚朴在方中的配伍地位进行探讨。结论:厚朴在大承气汤方中的作用是其他行气药难以取代的,参考其用量和大承气汤的医方目的,作为臣药更为合适。

大承气汤是《伤寒论》中的重要方剂,被公认为攻下方剂的代表。后世医家对此方研究很多,同时一些医家也对方剂中的配伍提出疑问,而这些疑问主要集中在厚朴及枳实的用法、用量上。

  一 古今医家对大承气汤中厚朴用量、用法提出的疑问

很多后世医家在应用中,对大承气汤进行化裁,如温病学派常加重芒硝用量,而减少厚朴、枳实的用量。

1 厚朴、枳实的用量应减少 吴鞠通认为厚朴、枳实性燥,不利于燥结诸症,同时认为"热结旁流非气不通也",故治疗阳明温病、热结旁流不用大承气汤而用重剂量调胃承气汤代之;并且凡使用大承气汤方时必减厚朴、枳实的用量,以防其燥性。

2 厚朴有重要的作用 有少数医家认为,厚朴在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其在大承气汤中应作为君药看待。如《医宗金鉴》记载:"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

  二 从用量和煎煮方法方面分析厚朴

1 用量

1)量最大,但不能为君药 厚朴在大承气汤原方中用量是大黄的两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故吴谦要以其为君药。然而《内经》记载"主病者为君药",虽然君药的用量一般最大,但君药的确定关键是在"主病"。大承气汤证虽然可见"痞满燥实",但以"燥实"为主,而且《伤寒论》以其"急下之"为治则,以"得下"为见效的标准,可见大承气汤以治疗"燥实"为主症。

2)具有重要作用 厚朴的用量大,也体现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在大承气汤中,厚朴的应用单纯为治疗非主要症状的"痞满",其用量明显偏大;而且正如张锡纯所说"温燥化热",又"能使人热汗出",有伤津化燥之弊,更不宜大量。张仲景治疗"燥"偏重的调胃承气汤证时弃枳、朴不用,可见其燥性;治疗非急攻无"燥"症的小承气汤证轻用枳、朴,而大承气汤重用,可见其仲景用药虽见其燥性,但在大承气汤方中另有深意,非重下不可。

2.2 煎煮方法 大承气汤的煎煮方法极为考究。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大承气汤攻下作用优于其它承气汤除了药味不同外,还有大黄后下。然而根据《伤寒论》记载:大承气汤 "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大黄煎煮时间为三升水;小承气汤则"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 

  三 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的配伍作用

药物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在不同方剂中体现不同的作用。厚朴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医学启源》记载其"其味俱厚,体重浊而微降",辛能行气,苦能泻浊,入脾、胃、肺、大肠经,李杲在《脾胃论》记载其"能升能降",故能上浮入肺治疗痰饮喘咳,中调脾胃化湿除胀满,下沉行气宽肠通积滞。厚朴在大承气汤作用偏重于下行。

1 与枳实相合行气破结,治疗痞满症的作用 柯琴云"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重用气分之药",大承气汤证"痞满"与"燥结"相互影响,有形之邪阻碍气机可加重"痞满",而无形气滞亦能加重"燥实"。《名医别录》记载厚朴能"温中行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厚朴、枳实相合善于行气、破气,又善理脾胃,能消除"痞满",有助于大黄芒硝的攻下,而且厚朴又能上行入肺除胀,应肺与大肠相表里,开肺气而助攻下。

2 与枳实相合,增强大黄攻下作用 虽然《伤寒论》中记载大承气汤证的典型表现可以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大症,但也有一些大承气汤的条文并未记载明显的"痞满"症,如252条"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等,可以推知"痞满"不是大承气汤使用的必见症状。后世医家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应拘泥于"痞满燥实"的框框,见可下之邪即可用之,由此可推论方中大剂量的厚朴、枳实并非单为"痞满"而设。 成无己所云"大热结实者,与大承气汤……以热不太甚,故于大承气汤去芒硝;又以结不至坚,故亦减厚朴枳实也。"认为枳、朴对大便"坚实"症状的治疗尤为重要。现代研究论证,单纯以泻下药组方者效用较缓,泻下剂配攻下行气破结药者效用最强,而且枳、朴的配伍还能够明显的增加大黄蒽醌类物质的析出,增强大黄的攻下作用。还有人用均匀设计的方法,证实厚朴和大黄大剂量应用时,大承气汤攻下力显著。

3 厚朴对大黄芒硝的反佐 大黄和芒硝相须配伍,攻下软坚能清除有形实邪,性寒凉能清理燥热。然而寒性凝滞,有阻滞气机的倾向,一派寒凉反而有碍于胃肠气机的通畅,使邪气不能速去;而在寒凉药中佐以性温升散又有助于祛邪的药,则能增加疗效、祛热邪而不碍气机,如银翘散中加入荆芥穗、淡豆豉。而且,大黄和芒硝性寒凉虽能清理大肠之热,也易伤胃气,使邪去胃伤,无胃气可承。大承气汤证有形实邪与无形气滞相搏结,燥粪不通,气滞不行,而祛实邪往往脾胃病气机通畅为先导;大黄、芒硝有攻下实邪的作用,然而寒性有碍气机;而厚朴性温,能辛开苦降,在大承气汤中既可制约寒性伤胃、阻碍胃气,性辛开又能通畅气机,苦降之性又能增加攻下作用。而且有实验研究证明,小承气汤中枳实和厚朴促进结肠环肌,并抑制大黄诱发的结肠环肌功能紊乱,这可能有助于增强大黄的攻下能力,并制约大黄引起的不良反应。

  四 厚朴在大承气汤中配伍地位的探讨

经典方中的药物,虽然药味少,但方中药物所起的作用往往为多方面的,使药物的君臣地位难以确定。正如上文分析:厚朴能直接的加强大黄的攻下作用,表现为臣药;厚朴又能直接治疗"痞满"次要症状,表现为佐助药;厚朴温开、行气散结作用,又能反佐大黄和芒硝寒凝阻碍气机,表现为佐制反佐药。结论:厚朴在大承气汤方中的作用是其他行气者难以取代的,再参考其用量和大承气汤的立方目的,作为臣药更为合适。

文章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    作者:林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产后病方

    产后惊风:冬瓜根一钱半天花粉一钱半杏叶沙参三至五钱红糖作引煎产后恶露不净:珍珠菜鲜根一两小青皮一钱老酒适量煎服产后腹痛:1、白英一两水煎服红塘作引2、一枝黄花一两水煎服红塘作引3、…

  • 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功效与作用

    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甘草二两,炙(6g)  干姜一两半(6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

  •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朱某,女,49岁,纺织厂职工。初诊:1979年7月17日。主诉因过食柿子后胃脘常感不适、心下胀痛,反复发作已近10年,稍食油腻即腹泻。经胆囊造影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近年病情加剧,疼痛…

  •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四

    方名:固冲汤【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血,调经摄血。主治更年期功血及月经过多伴继发贫血者。【处方组成】熟地30克、枣皮3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白芍25克、龙骨45克、牡蛎45克…

  • 百日咳

    (及婴儿气喘)大蒜头一只,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过半小时后用滚开水一两冲,再去渣服汁,一日二次,两天可愈。

  • 《心血管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

    内容简介本书为“临床用方配伍技巧丛书”的一个分册,以心血管疑难病证中医辨治为主要内容。简要介绍了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西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重点…

  • 体实便秘的中医治疗方剂

      1.牛耳大黄煎方歌 热在阳明大便难,牛耳大黄一两煎。二钱芒硝冲水服,急下存阴保津还。 注:阳明实热。大便秘结,以牛耳大黄30克 煎汤冲服芒硝6克 有通便、泻热、存阴之效。   …

  • 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肾炎肾病型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临床多见脾肾阳虚。症见全身水肿,或伴有胸腹水,尿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差腹胀,大便溏稀,面色萎黄或黧黑,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 白僵蚕治头痛

    取白僵蚕晒干,研成粉末,每次服6-9克,开水送下,立可止痛。主治头风头痛。

  • 小蓟饮子加减治疗肾阴虚,尿少色赤或血尿

    咽峡红肿后壁脓,扁桃肿大舌质红。热毒内攻灼阴血,浮肿口干尿赤红。血尿色如洗肉水,脉象沉细细滑数。清热解毒滋肾阴,小蓟银花地元参。公英射干兰根草,茜藕侧柏白茅根。肾虚还可加药萸,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