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六黄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当归六黄汤组成】2 【当归六黄汤方歌】3 【当归六黄汤方解】4 【当归六黄汤主治】5 【当归六黄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当归六黄汤的论述【当归六黄汤组成】

当归 生地 黄芩 黄柏 黄连 熟地各6g 炙黄芪12g

【当归六黄汤方歌】

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固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当归六黄芩柏连,生地熟地黄芪添,滋阴泻火退虚热,固表止汗微火煎。

【当归六黄汤方解】

本方用治阴虚火旺所致盗汗。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独亢,致虚火伏藏于阴分,寐则卫气行阴,助长阴分伏火,两阳相加,迫使阴液失守而盗汗;虚火上炎,故见面赤心烦;火耗阴津,乃见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数,皆内热之象。治宜滋阴泻火,固表止汗。方中当归养血增液,血充则心火可制;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共为君药。盗汗因于水不济火,火热熏蒸,故臣以黄连清泻心火,合以黄芩、黄柏,泻火以除烦,清热以坚阴,君臣相合,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汗出过多,导致卫虚不固,故倍用黄芪为佐,一以益气实卫以固表,一以固未定之阴,且可合当归、熟地益气养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养血育阴与泻火彻热并进,标本兼顾,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二是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育阴泻火为本,益气固表为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于是发热盗汗诸证相应而愈。

【当归六黄汤主治】

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当归六黄汤医案】

王某,女,25岁,干部。1997年4月18日初诊。第一胎足月顺产,产后10天,盗汗较多,寐即汗湿衣,每晚须更衣2~3次,伴乳汁少,质稠,口干苦黏腻不适,纳差心烦,易怒寐差,恶露鲜红,量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此为阴虚火旺并湿热内蕴。治宜滋阴降火、清热燥湿敛汗,用当归六黄汤化裁:当归12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黄芪30g,黄芩10g,黄连5g,黄柏10g,牡蛎30g(先煎),龟板30g(先煎),浮小麦30g,酸枣仁10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药后盗汗明显减少,夜已不用更衣,乳汁增多,口黏苦减轻,寐好转,苔厚腻消退大半。继投3剂,盗汗止,唯觉口淡,纳欠佳,舌质红,苔少,脉细弱,余症消失。此为湿热已清,火旺已降而气阴未复之象,改投知柏地黄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调治而愈。(摘自《福建中医药》)

【医案分析】

“盗汗较多,寐即汗湿衣”多是阴虚内热所致,尚不能肯定。“乳汁少,质稠....恶露鲜红,量少”,凡排泄物分泌物质地变黏稠的,多是有热(舌红脉数也确证了)。若分泌量少,要么是阴、血、精等不足,要么是阻滞不畅之象。“口干苦黏腻不适,纳差....苔黄厚腻,脉滑数”,明显的湿热表现,前之乳汁、恶露量少很可能正是其黏滞之性造成的,因为舌红少苔、脉细数、五心烦热等其他阴虚表现并未见到。仅凭盗汗一症,只能怀疑有阴虚,笔者就曾见过与阴虚毫无关系的盗汗。“心烦,易怒寐差”,可能湿热扰心犯肝,因为此二脏本易动火,或被火扰。

治疗当以明确突出之湿热为中心,可清热燥湿与利湿热配合。盗汗无法确定是否阴虚引起,但祛湿热药均易伤阴,略加养阴药未为不可。若湿热表现都治好了盗汗还不减,再以养阴为主也不迟。另外,针对盗汗的主诉症,可加点固表止汗以治标的药(别指望自发之病汗能够带出一定量的湿邪,所以收涩住它也没什么,只要在治本的前提下)。心、肝表现及纳呆可同时处理,也可先用上述思路治疗观察再说。祛湿热、养阴、止汗(黄芪),当归六黄汤三法皆备,可以其为基础再行加减。作者用此方,再加牡蛎、浮小麦加强止汗,龟板加强养阴,酸枣仁止汗、养阴又安神。6剂后,湿热去、盗汗止。唯“口淡,纳欠佳,舌质红,苔少,脉细弱”,为轻度的气阴两虚表现,用益气的补中益气汤和滋阴退虚火的知柏地黄汤(养阴的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加减而愈。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当归六黄汤的论述

上次讲到清虚热。提到当归六黄汤这类治疗盗汗的一个特点。它是一种复合病机,所以综合到历代医家,有很多讲到这个方的,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所以比如说阴虚有火,这个火究竟什么火?历代医家说法不同。有些说阴虚火旺这个火,从其火旺,所以用“三黄”来泻,但三黄是泻实火不是虚火,所以有些认为开始出汗,可以是实热伤阴,阴虚以后,续发内寒产生阴虚火旺,迫津外泄。那汗出过多以后,气随汗泄,导致胃气不足,那又有表虚失固的内寒,所以实火和虚火逼迫津液,加表虚失固都有。你在临床要具体判断哪个方面侧重,灵活用这个方。这个表供参考。

在复杂病机当中,怎么看待古代些复杂的方剂。如过你用单味药物,不从这个原发病机,继发病机来考虑的话,仅从单味药物来分析,一个一个孤立的药组来分析,有的时候不太好理解这些方。从当归六黄,和我们将来讲牡蛎散,具体来分析病理过程。

不从这种复杂的病机的内涵来分析的话,那就不好理解,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老中医开的方,好像很复杂,猛一看似乎杂乱无章,但是把一些基础病机,特别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后,就好理解一些。而且那类方也要灵活运用。看哪方面的成分多,因为中医治法里,对于实热、虚热的用药,还是有比较严格界限的。阴虚有火的情况,太用苦燥,它伤阴,更会加重阴伤的虚火。

从主治里反应出,舌红苔黄脉数,大便干结,口舌生疮,像这类有实火的特点,早期有实火,导致迫津外泄的那个因素还存在,而由于这种汗出,伤津液以后,又兼有虚火的特点,所以这类病人,随着因伤盗汗为主,白天自汗也会有。尤其到出汗日久,表虚不固的情况下,这种汗出就比较复杂了。就不是一个单一的、纯粹的病机,是一种复合病机了。所以这类方剂的一个讨论,要用复合病机、基础病机产生变化,这个角度来讨论。因为后面会涉及到有些方剂,它体现出一种双向调节,多元的思想,不是基础病机。所以为什么方剂分为基础方、常用方、代表方这类性质不同。性质不同的方讲解起来,或运用起来角度也不同。

相关文章:

当归六黄汤的配伍,方歌,功效与作用

当归六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盗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民间的补血方法4

    [方四]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锅中,煮作羹食。本方有补虚劳,益精血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本方出自《食疗本草》,原方用于“补肾虚,亦主中风”,为补虚劳,益精血方。久…

  • 子宫内膜异位方-内异方

    方名:内异方【功能主治】功能行气破瘀,软坚消症。主治子宫1内膜异位症。【处方组成】炒当归9克、丹参12克、赤芍9克、制香附9克、血竭3克、川牛膝9克、桂枝3克、炙甲片9克、皂角刺1…

  • 栗子桂圆可抗衰老

    [组成]栗子10个(去壳用肉),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制法与用法]将栗子切成小碎块,与为同煮成粥,将熟放入桂圆肉,食时加入白糖少许。可作早点或不拘时食用。[功效与应…

  • 治疗咳嗽的偏方3

    桑叶25克,杏仁、冰糖各15克。[制用法]用水2碗,煎成1碗,趁热温服,出汗即愈。[适应证]风寒咳嗽。

  • 增白方五

    荜豆面、白芷、青木香、甘松香、零陵香、藿香各60克,冬瓜子、瓜蒌仁各120克。将药捣筛,用如常法(即以此药洗面)。本方可令面光润洁白。

  • 黄土汤的药物构成与药物性能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黄土汤方剂药物构成与各药物性能的分析,进行临床应用的举例,并分析临床疗效评价,以能够给临床应用上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对黄土汤基本药物进行临症化裁,辨证分析用…

  • 经前期综合征方-妇宁方

    方名:妇宁方【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主治经前乳胀。【处方组成】柴胡8克、薄荷6克、当归10克、枳壳12克、广木香10克、丹皮10克、牛膝20克、杭白芍12克、香附10克、郁金12…

  •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结肠炎

    主治:症属胃中虚寒,脘腹胀痛,心下痞满,饮食呆滞,食后欲呕的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 处方:吴茱萸,炒党参各9克,生姜15克,红枣4个。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头服煎1…

  • 糖饯加味红枣治贫血

    原料:干红枣、红砂糖各50克,花生米100克。制法: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与泡发的红枣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捞出花生米皮,加入红砂糖,待糖溶化…

  • 明目方十四

    人参、三七根各适量。以水磨汁、涂眼四周。本方适用于目赤胞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