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承气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增液承气汤组成】2 【增液承气汤方歌】3 【增液承气汤方解】4 【增液承气汤主治】5 【增液承气汤医案】6 【医案分析】【增液承气汤组成】

玄参30g 麦冬25g 生地25g 大黄9g 芒硝5g

【增液承气汤方歌】

增液承气玄地冬,硝黄加入五味共,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增液承气汤方解】

阳明温病,热结胃肠,津液受灼,肠腑失润,传导失常,以致燥屎不行,脘腹胀满;燥屎不行,邪热愈盛,阴津渐竭,故肠中燥屎虽用下法而不得通,此即“津液不足,无水舟停”之意。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者,乃热伤津亏之证。治宜甘凉濡润以增阴液;咸苦润下以泄热通便。方中重用玄参滋阴泄热通便,为君药。麦冬、生地黄滋阴生津,为臣药。君臣相和即增液汤,功能滋阴清热,增液通便。大黄、芒硝软坚润燥,泄热通便,共成“增水行舟”之剂。

阳明温病,大便不通,若属津液枯竭,水不足以行舟而燥结不下者,可间服增液汤以增其津液;若再不下,是燥结太甚,宜予增液承气汤缓缓服之。故增液汤是以滋润为主,为津液大伤,燥结不甚者设;增液承气汤是润下合方,为津液大伤,燥结已甚者设。缓急有别,临证必须斟酌。

【增液承气汤主治】

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增液承气汤医案】

患者裴某,女,30岁。因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2天就诊。患者有便秘史,时腹痛、腹胀,但不剧烈,2天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伴肛门排气、排便停止,恶心,无呕吐,村卫生所曾予大承气汤及西药治疗(具体不详)未能获效。查患者痛苦面容,其腹微隆,全腹触痛,左下为著,叩呈鼓音,肠鸣音亢进,予X线透视示低位肠梗阻。患者拒绝住院治疗,查其脉,一派数急。查其舌,红而苔剥。此津亏热结,无水行舟之象。法当泻热通腑,增水行舟。即予增液承气汤:玄参30g,大黄10g,生地黄25g,麦门冬25g,芒硝10g。1剂,水煎分服。嘱服药后症状不解,即随诊。一服见效,服完病去若失。此例肠梗阻患者服中药1剂而获愈,足以说明中医在急症治疗方面亦有良好效果,关键在于辨证运用得当。 (摘自《甘肃中医》)

【医案分析】

患者便秘很严重,实证表现很明显,以至于“其腹微隆,全腹触痛”不可按。结合脉数、舌红,是为热积便秘。或问,并未言苔黄、小便黄,而苔剥脱是阴虚之象,也可以是单纯的阴虚肠燥的燥积便秘啊?其一,单纯阴虚便秘鲜见这么严重的;其二,脉非单纯的细数,而是数急之脉,也是普通的阴虚内热证所难以见到的。二者结合起来,排除单纯阴虚,判断为热积重证、阴液大伤是没有问题了。当然,还有腑气不通的明显气滞表现(腹胀、其腹微隆)及不降则逆的气逆表现(恶心)两方面的因素。
根据主要病机,以滋阴、通便的增液承气汤加减是再好不过了(又是寒下方)。作者用此原方,使如此严重、可能对西医而言要住院甚至手术的疾病,竟一剂而愈,以至于作者自己也不能不感叹“中医在急症治疗方面亦有良好效果”,关键在于“辨证运用得当”。
本案值得注意的是,前医已有用寒下的大承气汤,却未获效,作者不是轻易推翻前医思路,而是准确判断为“津亏热结,无水行舟”,遂用“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增液承气汤而获奇效。可见,患者有多重病机时,哪些病机可以先缓一缓,或随其他病机解除而解除,哪些病机则必须立刻处理,是需要仔细斟酌的。在这方面,不同疾病有不同的要求。如,上一章的气虚感冒的气虚因素明显时,也必须立刻处理,否则“气从中馁”,发表药就难以奏效,道理是一样的。当然,若无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干脆将同一案中所有病机按轻重程度排个序,按力度不同,分主次一起上,也不是不可以的。另外,本案若如黄龙汤加些姜汁止恶心,如大承气汤加些枳、朴以消胀,也不是不可以的。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相关文章:

增液承气汤,二甲复脉汤加减治疗痢疾

增液承气汤治疗阴液亏虚之热结旁流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斑秃方二十三

    石灰、白酒各1500克。将石灰以水拌炒焦,用白酒浸之,半月后去渣,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1次,久之则新发更生。

  • 除臭偏方5

    沉香90克,零陵香、丁香、麝香各45克,甲香3克,薰陵香、甘松香各6克,檀香3克,藿香、丁子香各15克。10味过筛,蜜和,用熏衣瓶装。本方可令衣香。

  • 治疗荨麻疹偏方9

    处方:柴胡12g、白芍9g、当归12g、五味子9g、乌梅6g、炒天虫12g、蝉衣6g、钩藤9g。煎法:清水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腾半小时;得量200ml为好;上下午各一煎;饭后一小时…

  • 知柏地黄丸加味治疗口腔溃疡

    口舌糜烂颜色红,阴虚火旺头晕鸣。失眠多梦口咽干,心悸健忘腰膝酸。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治无错。知柏地黄加味用,知柏地黄萸山药。泽泻茯苓玄丹皮,天麦二冬连阿胶。 方药: 知柏地黄丸…

  • 《泌尿与血液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

    内容简介本书为“临床用方配伍技巧丛书”的一个分册,以泌尿与血液疑难病证中医辨治为主要内容,简要介绍了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肾积水及尿潴留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

  • 健鼻方2

    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属肺脾气虚,邪滞鼻窍,当以健脾补气,散邪通窍为其总的治则。以脾气虚为主者,症见食欲不振,大便或溏、体倦乏力,舌质淡,苔白或稍厚,脉缓弱。宜健脾渗湿,祛风通窍。方用…

  • 美容课堂:植物润颜时尚手册

    据史料记载,清代的慈禧太后一生极爱美,每日睡觉前,必由宫女在她的脸上细心地搽上花汁,以此来保养和滋润面部皮肤,使之光泽润滑。可见,植物的美肤养颜作用,由来已久,古已知之。今天,无论…

  • 不孕症方七

    当归300克,党参、益母草各200克,川芎、醋制香附、泽兰各75克,大红袍120克,苯甲酸1.5克,尼泊金、食用橙皮油各1克,蔗糖650克。当归、川芎、香附研成粗粉,加水适量润湿,…

  • 《八名方临床应用》

    内容介绍本书收载中医常用方剂320首,按桂枝、麻黄、柴胡、二陈、四逆、四君、四物、六味归属分类编列。各条除简要介绍方药配伍、作用及其适应证外,均附有古今医家实践经验,特别是当代医家…

  • 经典名方小柴胡汤

    春天来临,外邪侵袭,外感发热、食欲不振经常发生。在此,特别为大家介绍一名方——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一书,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在日本,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