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肾气丸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体会

肾病综合征(NS)是临床上常见的肾脏疾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为临床特征的症候群。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本病病理类型的繁多、复杂,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以及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后有诸多不良反应,使临床治疗变得非常棘手。吾师欧亚龙教授,在治疗本病时中西医并举,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强调中医从清热利湿、化痰逐瘀,填补肾精入手,采用加味肾丸治疗,从而增加肾脏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临床效果明显,现将笔者跟师治疗本病体会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古代医籍无此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水肿”、“虚劳”范畴。导师通过大量病例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主要病机重在痰瘀互结,精竭阳衰两大方面。

1.1痰瘀互结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范畴,历代医家认为脾肺肾三脏受损,水湿内停是其主要病机。水痰同源,当肾病反复发作,水湿日久不去,则凝为顽痰,痰浊一旦形成,则复成为一种致病因子。痰具有易行性(即痰随气无处不到致病),易聚性(即痰性黏滞,易阻塞成块),伤阳性(即痰属阴,易遏伤人体阳气)等病理特点。因此,若痰浊形成,注之于脉,则可拥塞脉道,碍气滞血,出现痰杂血瘀症状。

1.2精竭阳衰持续性蛋白尿及多型性红细胞尿是NS尿检特征,蛋白及红细胞均属人体精微物质。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者,精之处也,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黄帝内经》)。肾精即肾脏所藏之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及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能调节脏腑之精,养骨,补脑,并参与血液生成,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肾精化气,为肾气之根,两者互为体用,相互促进。当肾精充盈,肾气能充分发挥功能活动,脏腑各司其职,人体保持正常生理状态。当肾的精、气、阴、阳不足时便会产生与其功能相关的各种病症。NS患者长期丢失尿蛋白,当责之于“肾气不足,精关不固,闭藏失职,精气外泄”。蛋白属精,精血同源,精亏血少,终致气血精皆虚,精竭阳衰。

 2治法理论

加味肾气丸主要功用是补肾助阳,利水消肿。由制附子、桂枝、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车前子、牛膝组成。方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补固肾精。茯苓、泽泻、车前子有利水渗湿之功,与桂枝、附子同用,温阳、利水,相辅相成。肾阳强弱亦与气血通利与否有关。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虽然属于津病,血运不利亦是引起肾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方中桂枝、牡丹皮,牛膝活血行瘀,通其肾络,桂枝、附子振奋心阳,增强血运,开创了治肾亦治血的先河。全方温补肾阳为主,活血行瘀,化痰软坚之力稍弱,在此基础之上可加用三棱、莪术以增加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加白芥子、瓦楞子以温肺利痰,利气散结,另配水蛭等虫药以破瘀活血,如此可消顽痰顽瘀,对于增强溶解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及抑制肾小球纤维化作用显著。

  3典型病例

患者,男,38岁,于2009年8月5日初诊。患者全身浮肿,尿少4月余,曾给予强的松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查体:面色晦暗,精神萎靡,满月脸,颜面及足跗浮肿,纳眠差,小便短少,大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可见透明及颗粒管型。血生化:血胆固醇10.16mmol/L,总蛋白38g/L,白蛋白13g/L,球蛋白15g/L,尿素氮7.9mmol/L。诊断: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水肿(脾肾阳虚型)。拟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活血化瘀治之。方用加味肾气丸加减:制附子6g,桂枝6g,白术12g,生姜6g,芍药15g,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9g,泽泻9g,丹皮9g,牛膝9g,车前草30g,水煎服,每天1剂,上方服用15剂后精神有所好转,尿量有所增加,水肿消退,纳食增加,查尿蛋白(±),遂以原方加减,服药40余剂后,浮肿基本消失,饮食正常,尿检蛋白微量,血胆固醇已降至正常,血浆总蛋白60g/L,肾功能正常。继续服上方调治3个月,指标多次复查均系正常,并随访1年,病情好转并已稳定。

  4小结

NS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患者容易产生消极思想,故医护人员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亦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自信,中医提倡“大医精诚”,希望医务工作者能够用心去关怀每一个患者。

本文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作者:岳喜元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9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呃逆

    主治:脾阳虚弱,阴火乘之呃逆。 处方:党参、白术、黄芪、黄连、半夏、甘草、陈皮、云苓、羌活、柴胡、白芍各10克,全虫6克。 用法:上药浸泡15分钟,武火煎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

  • 妊娠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大肠湿热。【治法】清热燥湿,行气止痢。【方名】黄连红曲汤。【组成】黄芩3克,黄连(姜汁炒)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橘红3克,红曲3克,麸炒枳壳3克,建莲(…

  • 抗衰防老方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1,更渴望长寿,甚至采取神秘的法术,但结果却是徒劳无益的。从现代的科学水平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要使人类寿命普遍延长,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抗衰老。正如…

  • 蛋清治疗老年斑

    取鸡蛋清涂在斑点上,每日数次。一周后可见效。

  • 妊娠堕胎、小产、滑胎方

    妊娠堕胎、小产、滑胎所谓堕胎,是指孕妇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所谓小产,是指妇女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若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现代医学称为…

  • 声带萎缩,术后失音的中医治疗医案

    吴× 女 27岁〔主证]患“甲状腺肿瘤”有年,于1975年2月,在××医院手术摘除,术后失音,难以语言。现证声音低微,咽中嘶哑,晨起稍好,劳累加重,略有口干,痰多白粘,不欲饮水,肢…

  • 常用的祛暑中成药以及单味中药

    暑病为夏季时令病,每当立夏到大暑之际,因气候闷热而潮湿,人常常遭受暑湿之患而发生中暑。中暑一般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情况。先兆中暑的表现有大量出汗、口渴、头昏眼花、…

  • 降压芹菜粥

    组成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少许。制法将芹菜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至米烂成粥。再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主治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服法与用量每天早…

  • 坐骨神经痛

    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半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

  •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即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为主的疼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本症是临床常见病,且易反复发作,目前西医药方面的治疗进展较为缓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