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热,尿道炎的中医治疗经验

闻×× 男17岁
[主证]素患“慢性肾炎”(已有2年余),眼睑略浮,小便色黄,间有茎中疼痛,近又外感发热恶寒(体温39℃),腰酸身痛,肢怠乏力,面色淡黄,口干饮少,舌苔薄白,根部稍黄,脉弦细滑数。
[辨证]此素脾肾两虚,复遭风寒束表,膀胱热蕴失化。
[治则]先宜清解治标,稍佐通利之品,待表解热清,再议补益。

[方药]荆芥穗9克 金银藤30克 茯苓皮15克 净扁蓄30克 广瞿麦15克 淡竹茹叶各9克 灯心草1.5克
本方以荆芥穗解表散寒,金银藤清络以防风寒化热,加茯苓皮借发越以行水,扁蓄、瞿麦、竹叶、灯心等药均系清心火利膀胱之品,淡竹茹有清胃中虚热之功。诸药配合,既解表之寒邪,复清里之蕴热。药服2剂汗出热退表解(体温正常),尿痛亦消,后每患感冒出现此证,即自投此方,均获速效。荆芥穗未重用,中病即止,是防过汗伤阴,对肾无益,因此只以9克辛散疏解,如遇恶寒重于发热之病者,芥穗必当重用,其甚者,亦可考虑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法。
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茎叶及花穗供药用。性味辛温,有发表祛风之功能,风寒束表之轻证,可与6~9克,即可得见微汗,如系重证则可重用。余在农村见一体壮社员,患外感风寒,发热甚盛(体温40℃以上),自己手抓荆芥穗一大握,轻煎得汗热退,此例对临床用药很有启发。又荆芥合薄荷、豆豉、银花、连翘等品,又可以辛凉清解风热,如银翘散即是。荆芥微炒则发汗力弱;炒炭用,又可走血分,有散瘀止血功能。荆芥芳香而散,穗善升发,生用其穗,较茎叶力大,一般可连穗用。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1

    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27

    苍术、元参、生黄芪各30克,山药、熟地、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龙骨、茯苓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糖尿病气阴两伤夹血瘀证。

  • 俞慎初老中医临床用药经验

    俞老常指出,医生临证既要掌握病情,又要熟练运用药物,才能除病神速,获效显著。古人云“用药如用兵",只有认真辨证用药,且了解药物性能并灵活运用它,方可药证合拍,药到病除。以下介绍俞老…

  • 三七的临床应用体会与疗效

    三七除化瘀止血、活血消肿止痛功能外,又是一味补血、益气的补虚强壮佳品。近年来,周老在临床上,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病理特点,凡治疗一些久病不愈、虚实夹杂、气虚血瘀的慢性疾患,多使…

  • 小儿夜啼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夜啼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但入夜蹄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常用的有效临床偏方如下。[方一]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为…

  • 抗衰老滋补方10

    银耳、黑木耳、侧耳(均为干晶)各10克,冰糖30克。将三耳泡发,洗净,去杂,放人碗中,加冰糖和适量水,上笼蒸1小时,熟透;可分次或1次食用,日2服。本方滋阴,补肾,润肺,适用于肾阴…

  • 归脾汤加减治疗再生不良(障碍)性贫血

    再碍多因下元亏,精髓不充致血虚。气血双虚脾胃弱,盗汗自汗面苍白。唇舌指甲无血色,蜷卧形怯疲无力。健脾补肾益气血,归脾加减芪术参。山药熟地陈炙草,紫河阿胶苓当归。 方药: 归脾汤加减…

  • 小儿支气管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小儿支气管炎方剂一。【组成】麻黄(炙)6克细辛4克冬花(炙)10克五味子8克枇杷叶(炙)30克射干12克川贝5克石膏20克。【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每次…

  • 金铃泻肝汤治疗各类肝区疼痛

    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肝区疼痛,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区疼痛,细菌性及阿米巴肝脓疡肝区疼痛,肝内胆管结石肝区疼痛,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肝区疼痛,也可用于治疗原因未明的胁肋疼痛。 处方:…

  • 外阴萎缩性硬化性苔藓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真阴亏损。【治法】补益肝肾,和血养阴。【方名】滋补肝肾汤。【组成】玄参9克,麦冬9克,益母草15克,首乌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9克,丹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