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汤合增液汤加减治疗舌痛

王某某,男,67岁,四川名山县退休工人。
1978年4月11日初诊。
自诉:舌痛已三月,服西药、中药俱不效,亦未确诊为何病,故前来求治。
检查:诊脉细数少力,舌质嫩红无皮,舌尖红绛,鼻干燥,口干不喜饮,大便干燥难解,心烦,失眠,多梦,时觉心悸不宁。
辨证:心阴亏损,心阳偏亢。
治法:养心阴,降心火。
处方:清营汤合增液汤加减

生地黄30克 玄参30克 天门冬15克 麦门冬15克 黄连6克 栀子6克 淡竹叶10克 上桂1克(研细分二次吞服)
二剂
4月16日二诊:病人舌痛减轻,舌质渐转正常,大便已易解出,睡眠转佳,心烦减轻,效不更方,再进四剂,四剂后诸症悉平,以天王补心丸善后,并嘱其忌食辛辣油炸煎炒之物。

按:营血亏耗,心阴不足,阴不敛阳而心阳偏亢,故心悸而烦,脉细数乏力。舌为心之苗,心阴虚,心阳上亢,故舌痛。阴虚已甚,水涸火炎,故舌质嫩红无皮,舌尖红绛。心肺同居上焦,心阳偏亢,则肺阴亦虚,故鼻孔干燥。肺合大肠,肺阴虚、肺气不降,故大便干燥难解。肾司二便,金不生水,则大便亦干燥。心阴虚,神不内守,故失眠多梦。方用生地、麦门冬养心阴,淡竹叶、栀子、黄连降心火;又用玄参、天门冬滋肾水以上济心火,天门冬合栀子养阴清肺,加上桂于大队养阴药中意在引火归元。药切病机,故二剂而痛减,四剂而痊愈。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9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小儿黄疸的偏方2

    茵郁板枣汤药物:绵茵陈、蒲公英各10-30克,郁金8-12克,板蓝根、大枣、虎杖各10-15克。用法:每天1剂,文火水煎,取液300-400毫升,每天3-4次。疗效:次方治小儿急性…

  • 治疗红眼病有偏方

    夏季是红眼病流行时期,这里介绍2则防治红眼病的偏方:1.木贼草(笔壳草或笔筒草)15克、苦瓜250克(干苦瓜125克)煎汤(中老年人1次服用量)。先将鲜苦瓜洗净剖开去瓤,切成小薄片…

  • 乌梅丸合四逆散金铃子汤治疗胆道蛔虫症

    胁腹剧痛出卒然,痛引肩背呈阵发。汗出肢冷恶心呕,脉象弦沉吐蛔出。此为胆道蛔虫症,缓急止痛驱蛔安。乌梅四逆金铃治,乌梅参归附干姜。桂枝柏连川椒细,柴芍枳草金铃子。腹痛喜按得热减,畏寒…

  • 方剂20

    朱砂0.3克,全当归、高梁米各12克。[制用法]共研末,用猪心血调丸。晚上临睡前服。[适应证]心烦不眠和常年服安眠药者。

  • 六味地黄丸(汤)古今临床应用

    摘要: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属于中成药,由熟地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白茯苓9g[1]组成。其组方简单,治疗面广。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

  • 偏头风的中医治疗医案

    韩×× 男 45岁[主证]病已5日,始因夜班依暖气卧,寤后受风所致,证见头之右侧疼痛,延串下关至地仓穴处,恶寒发热,重时疼痛坐立不安,胃纳尚佳,大便不畅,色淡黄,舌薄白稍黄,质略暗…

  • 托里定痛散的临床应用

    托里定痛外科方,痈疽溃后血虚尝。内科用治心痛者,血虚血涩服之良。 托里定痛散,来源于《疡医大全》,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乳香、没药、肉桂、罂粟壳组成。为治痈疽溃后,血虚痛不可忍…

  • 阴茎癌方六

    山慈菇30克,丝瓜络500克,海藻3克。每日l剂,水煎服。本方清热通络,化痰散结,适用于阴茎1癌患者。

  • 张建伟教授应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盗汗临证经验

    【摘 要】 肝肾阴虚证是盗汗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张建伟教授在长期临证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盗汗多为虚证,同时亦常兼肝火、湿热等实证。因此,在给予知柏地黄丸加减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的基础上…

  • 失眠方剂3

    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制用法]捣烂如泥状,做成丸,每丸重3克。每服9克,每日2次。[适应证]同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