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高血脂症

詹xx,女,53岁,四川某学院副教授。
1981年9月8日初诊。
自诉:头胀头痛十余年,西医诊断为高血脂症,甘油三酯为510毫克%,胆固醇为400毫克%,血压经常是150-180/100毫米汞柱。1971年作过子宫全切手术。服西药后,甘油三酯曾降到200毫克%,后又回升到400毫克%,现在已上升到510毫克%,转服中药亦无效,已半年未上课。因人介绍,特来求治。
检查:诊脉沉弱,时有歌止,右手脉为甚。面部自觉冲热,每日3-4次,冲热时面部发红,汗出,舌有薄黄苔,口咸口苦,眠差多梦。精神疲惫,走路更累,说话多了也觉累。走路头重脚轻,有飘飘然之感。大便日二次,非溏便,也不干燥。手麻,足跟痛,两胁痛。
辨证:气阴两虚,肝阳上亢。
治法:育阴补气,潜阳降逆。
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30克 山药3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山楂10克 代赭石30克 党参15克 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 怀牛膝30克 川楝子6克
二剂
10月15日二诊:病人服上方二剂后,感觉舒适,因又服二剂,头胀痛、汗出等症状已减。手麻、足跟痛止,冲热次数减少为每天二次,且时间缩短。在学院医务室量血压为130/90毫米汞柱。脉象如故,苔薄黄,余症如故。
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域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30克 山药30克 枸杞20克 菊花12克 茯神10克 丹皮10克 川楝子10克 黄连10克 山楂10克 代赭石30克 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 怀牛膝30克 生麦芽10克
四剂
10月22日三诊:病人头昏胀痛大减,冲热白天已消失,但每天凌晨5点前后冲热,冲热头即胀,揭开被盖,汗可不出。口咸口苦大为好转,胁痛略有减轻,但结肠处疼痛拒按已经月余。脉沉弱而数,苔粗黄,口干喜饮。
处方:知母10克 黄柏10克 代赭石30克 生地黄30克 丹皮10克 生龙骨30克 山药30克 茯神10克 生牡蛎30克 黄芪30克 石膏30克 五灵脂10克 延胡索10克 菊花12克 五味子10克 枸杞20克 女贞子20克
四剂
10月29日四诊:病人黄苔退净,口干消失,早上5点前后冲热大减,左侧结肠处痛亦大大减轻,梦减少,睡眠转佳。
处方:上方去石膏,加白芍30克,甘草10克,仍服四剂。
11月26日五诊:病人服上方四剂后,效果很好。因又服六剂,于11日23日去某医院检查,胆固醇由400毫克%降到251毫克%,甘油三酯510毫克%降到417毫克%,血压130/80毫米汞柱。两胁痛大减,结肠处痛基本消失。过去经常腰痛,现在已有两月未痛。头痛虽止,但尚昏胀。冲热虽已减轻,但晚上或黎明时仍有冲热现象。脉沉弦弱,舌质淡,无津。
处方:生地黄20克 枸杞20克 青蒿10克 鳖甲20克 知母10克 丹皮10克 首乌30克 黄芪30克 黄精20克 郁金10克 山楂10克 地骨皮30克 桑寄生20克
十剂
12月25日六诊:病人服上方十剂后,甘油三酯降到227毫克%,胆固醇降到256毫克%,冲热完全消失,两胁痛止,头昏胀亦止,精神已振,准备下期上课。近又感冒,咳嗽较剧,因治外感,嘱其感冒愈后,续服上方十剂。
1982年4月,于街头相遇,她说续服十剂后,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均已恢复正常,身体健康状况比过去为好,现已上课。

按:病人面部冲热发红,并伴汗出,是为阴虚;阴虚则阳亢,故头胀头痛,足跟痛乃肝肾阴血不足,口咸为肾阴亏虚,肾液上乘,口苦、苔薄黄为肝胆郁火内炽。胁为肝胆经脉所过,故胁痛。肝阳上亢,上盛下虚,故头重脚轻,走路有飘飘然之感、脉沉弱,沉为在里,弱为气血两虚,时有歇止,属结代之脉,为脏气衰微之象。右主气,故气虚之证多在右手之脉和右半身表现出来。大便日行二次乃脾气不摄之故;脾气亏而未甚,故尚未便溏。根据脉证,诊为气阴两虚,肝阳上亢,从而以育阴补气,潜阳降逆为治。方用知柏地黄汤滋阴降火;加党参补气血,兼补脾气;加代赭石清火平肝,重镇逆气;龙骨、牡蛎滋阴潜阳,二药合用对阴虚阳亢所致之头胀头痛、失眠多梦有良好效果,怀牛膝引血下行,川楝子引肝气下达。气虚者往往血滞,故用党参补气,同时以山楂行瘀化滞。山楂含有多种有机酸,具有健胃、强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因药房无山萸肉,故二诊时以滋补肝肾之枸杞子代之。三诊时出现粗黄苔,口干喜饮,属阳明气分热盛之象,故加石膏配知母以清热;症状消失,即去而不用。前一阶段乃气阴两虚,故用党参补气益阴。此时阴虚渐复,故改用黄芪补气兼以扶阳。痛证,多因气滞血阻,运行不畅,故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五灵脂、延胡索以治胁肋及少腹疼痛。五诊时诸证或消失、或减轻,血压已恢复正常,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乃专用青蒿鳖甲汤养阴清热,加何首乌补肾固精、益肝养血,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黄芪补气兼以扶阳,黄精补脾、润肺,有金水相生之义,郁金行气兼以行血。连服二十剂,诸证悉平,恢复工作。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0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消渴从心论治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属祖国医学“消渴”等范畴。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可引起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最终易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李冀提出,对“消渴”应从心…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膈肌痉挛,呃逆不止

    主治:顽固性膈肌痉挛。 处方:柴胡、半夏、党参、厚朴、枳实各12克,制附子9克,赭石30克,砂仁10克,莱菔子15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5枚。3剂。 用法:上药反复…

  • 夜啼方八

    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

  • 乳腺癌方二十四

    蒲公英、地丁各9克,炮甲珠6克,瓜蒌60克,双花15克,当归30克,黄芪15克,花粉6克,白芷、橘梗各15克,赤芍6克,薤白15克,远志、宫桂各9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

  • 安神助眠方6

    梨3枚,砂糖25克。将梨洗净,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钟,以砂糖调味,分2次服用,饮汤食梨。原方用于“风热攻心,烦闷恍惚,神思不安”之症。风热攻心,则心神不宁,烦闷恍惚,夜不成寐…

  • 四季保健奇效蔬菜单之冬季

    冬天冬天之时,血液循环常受阻,平时菜单须要通气之素菜。早晨菜单1、花生油炒木耳。此菜可通气、清血、通血。做法:花生油下锅,待热时放下姜片炒,二分钟左右放下木耳,加些盐和味素煮汤。此…

  • 桂枝生姜枳实汤的症状表现,立方意义,临床医案

    桂枝去芍药汤证,胸满上冲而呕者,去大枣、甘草,加枳实。——《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生姜各9克,枳实15克。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或冷服。 【症状表现】原文:心中…

  • 白发方十

    熟干地黄2000克,杏仁50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诃黎勒皮250克。将药捣研为末,人杏仁令匀,炼蜜和调,用杵捣200-300下,做成梧桐子大丸药。每眼用温水送下刃粒,…

  • 肋间神经痛药膳19

    红花烧豆腐配方:红花6g,豆腐500g,姜10g,葱15g,盐4g,淀粉30g,素油30g。制作:红花洗净,豆腐用水煮透,沥干水分,切成小块;姜切片,葱切段。素油放在炒锅内,加热至…

  • 四妙勇安汤的临床应用医案

    四妙勇安脱疽方,心悸脉代加味尝。胸痹短气心痛病,肝区绞痛重剂量。 此方载《验方新编》,为治脱疽验方。作者发现它对冠心病有疗效。因脱疽系气滞血瘀,经络阻塞,不通则痛,而冠心病因寒冷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