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人参白虎汤频服治疗阳明证

郭某某,男,年20余,1958年就诊。
患者系同村人,因掘树剧劳,劳后汗出着衣迟而冒寒邪。年轻体壮,不予注意,未曾就医;旋即赴邻县探亲,当晚即恶寒发热起病。当地医予治(药不详),次日未见病减而归。就诊时,风热象俱,疏方为柴葛解肌汤加减。病家惑于谗言,说此方才一角五分钱,哪会管用而更医。接诊者处方为辛热发散,药是羌、独、辛、芎。病风热,得此辛热芳香,无异火上加油,病益甚,乃又更医。某医用药,鉴于热势嚣张,为一改前法,方中重用芩、连。病在气分而用苦寒,已违治则,而苦寒劫阴,反助邪长,病益笃。此时患者,汗出如洗。而热不为汗衰,体若燔炭,鼻如烟煤,脉大无伦,一分钟达120次,舌生芒刺,中心色黑,呼吸声粗,宛如拽锯,大渴贪饮,体温满水银柱而无可再升。证俱阳明“四大证”。若再治不如法,顷刻即有阳随汗脱之虞。沃焚救阴,迫不容缓,拟大剂人参白虎汤频服。

西洋参7g,石膏100g(先煎),知母15g,山药15g(代粳米),炙甘草10g。
用药徐徐吞服,一小时后,体温降到38℃左右,汗亦缓和,热势稍敛。于是继进第二剂,又经过三时许,脉已从120次/分减至90次/分,洪大之势锐减。但病者仍主诉心下有一股热气,时时上逆,逆则作咳汗出。是阳明宜息息下行之机仍未扭转,继与下方:西洋参7g,麦冬10g,五味子10g,枳实10g,桔梗10g。
上方又用二剂,意在滋阴以济阳,用枳实降逆安中,用桔梗斡旋于内。此时各种险象均除,但舌中心之黑苔仍未全清,仍不断汗出,阳劫后余波,仍须滋阴,更下方:西洋参7g,麦冬10g;五味子1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三剂。
复诊时,黑胎已化,汗不复出,脉静身和,已臻愈境。但食欲未复,大便干难,继用小柴参脉散复方善后。方用:
柴胡15g,黄芩10g,西洋参7g,麦冬10g,陈皮10g,五味子10g,炙甘草5g,生姜7片,大枣4枚。
病情稳定,将息月余,才能步行,盖劫后余波亦焦头烂额之客了。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鸡蛋食醋治咳嗽

    用料:鸡蛋一个、食醋一匙。制法:打碎鸡蛋搅匀,再加入食醋再搅匀。用法:早晨饭前一小时空腹食用。每天吃一次,连续吃五天。

  • 葛根汤临床医案举隅

    葛根汤源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具有解肌发表功效。长久以来,大多医家将该方视为麻黄汤、桂枝汤之类方,然伤寒之方并非专为伤寒而设,若仅从太阳伤寒着眼,将本方视为解表之剂,其应…

  • 红眼病中药验方

    中医管红眼病叫“天行赤眼”。中医采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疗法,以及用民间的熏洗疗法,效果也十分明显。预防办法:1.在红眼病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野菊花、夏枯草、金银花、大力子、黄芩、…

  • 病毒性脑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内蕴,痰热互结,蒙蔽心窍。【治法】清热利湿,化痰开窍。【方名】宣清解郁汤。【组成】藿香12克,佩兰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壳18克,黄连9克,黄芩12克…

  • 流感的治疗

    治疗原则流感患者应及早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病情轻者,选用1、2种中成药或中西药复合制剂或以简易验方治疗。病情重者,按辨证分型服用汤剂,同时加用抗病毒药物;高热惊厥者加用…

  •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湿疹怎么食疗,湿疹不可以吃什么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认为治疗湿疹多为邪侵、毒邪、血瘀、血燥证、治湿疹大多采用热、降温法,再利用寒物、早期有效,但往往不能去根。 长期使用湿疹治疗造成皮肤病转为慢性迁延反复发作,脾胃…

  • 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肝脾不足,腹部胀满,高度浮肿

    肝脾不足精血亏,身重腹胀病初起。继则高度浮肿甚,㿠白光亮神不支。按之凹陷皱纹细,腹部膨隆面色萎。尿量极少肢体麻,舌淡胖大边齿痕。补益肝脾填精血,十全大补加减宜。参芪归芍术熟地,苓草…

  •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湿热泻26例药物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湿热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间52例小儿秋季湿热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 葛根黄芩…

  • 胃癌方十七

    半夏、白术各30克,血竭、木香各9克,瓦楞子30克,雄黄6克。共研细末,分成刃份,每服1份,日3次。本方见《福建中医药》1989.3期,功能活血化瘀,化痰散结,适用于胃癌。

  • 疮痈阳毒汤:治痈疽疖肿

    功用:杀菌解毒,消肿退烧。治痈疽疖肿,疔疮无名肿毒。证见:初起发烧,口渴,脉数有力,舌赤、苔黄。局部红肿热痛者,可按部位加一、二味药服之。若发病在三日以内者可使消散,三日以上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