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血栓性脉管炎的中医治疗经验

益西朗杰,男,50岁,藏族干部。1969年下肢骨节开始疼痛、红肿,趾节尤甚。延至1971年初,双膝肿大变形,下肢瘫痪不用,曾到内地治疗3次,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血栓性脉管炎。经中西医药及针灸治疗,有所好转。1980年5月,因爱人病逝,哀伤过度,加之劳累受凉,病复发,从病足掣引腰臀剧痛,彻夜难眠,发热不退,再次转来成都求治。

初诊:1980年10月24日。患者瘫痪,身半以下麻木疼痛,肌肉萎缩;耳郭、膝部及左手中指均有硬结小核,按之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右下肢尤剧,足触地则痛引股膝;天阴加重,如针刺火灼,需毛毡厚裹,他人背负就诊;面红目赤,白睛血丝满布,唇色暗红;发热无汗,口干渴,不思饮食;小便短赤热痛,大便干结,日2~3次,解便时肛门灼热;舌质深红,苔厚腻,脉弦大而数。脉症合参,乃湿热蕴毒,深入筋骨,瘀阻血分,滞塞经络所致。先予大剂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银花藤30g 连翘12g 茜草根15g 红花10g 桃仁10g 赤芍10g 茵陈18g 薏苡仁24g 防己10g 怀牛膝10g 松节10g 桑枝24g 丝瓜络15g 蚕沙10g 滑石(先煎)18g 茅根30g

二诊:10月27日。服4剂后,足心微汗,诸症有减。前方去桃仁、赤芍、怀牛膝、丝瓜络、茅根,加海风藤15g,黄豆卷18g,丹皮10g,苍术10g,黄柏10g,木瓜10g。

三诊:10月30日。服4剂后,由于气候转变,收效不显。于前方中,加生石膏30g,三七粉6g,冲服,增强清透之力,骨节烧灼掣痛微有减轻。深思此症乃湿热蕴毒深入血分,蟠踞经隧,浸淫筋骨,故清解气分过量,反有凝滞湿邪之虑,而一般除湿通络之剂,难入经隧而达筋骨,乃改用入络清透重剂,深入营血筋骨,直捣邪气蕴伏之所,选千金犀角散、当归拈痛汤二方随证施用。先以千金犀角散加减。

犀角3g 羚羊角1.5g(二药锉末先煎1小时) 山栀12g 大黄10g 茜根10g 升麻6g 苍术6g 黄柏10g 银花藤30g 桑枝24g 滑石(先煎)18g

张石顽说:“遍身骨节疼痛,肢节如槌,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乃痛风之甚也。必饮酒当风,汗出入水,遂成斯疾。”《张氏医通》用千金犀角汤、当归拈痛汤加味治疗热毒流入四肢之历节疼痛。犀角、羚羊角凉血解毒,佐升麻散发伏郁之邪,佐大黄通下血分实热,伍栀子、茯苓、银花、茜草、滑石等清解透达络脉中之湿热邪毒。

四诊:11月10日。服上方4剂后,泻溏热大便数日,潮热消除,掣痛大减,脉象数大有减。再于原方加茵陈、苦参、防己各10g。

五诊:服上方4剂后,骨节肿大减退,皮下结节变软,黄腻厚苔转薄,病情明显好转。继续清透余邪,以防复萌,拟当归拈痛汤加减,清解阴分余毒、透利关节湿热,以奏全功。

粉葛18g 升麻6g 羌活4.5g 独活4.5g 当归10g 知母10g 茵陈12g 白术18g 苦参15g 寒水石10g 红花10g 薏苡仁24g 泽泻10g 豆卷24g 怀牛膝10g 桑枝18g 猪苓10g

六诊:11月23日。服上方12剂,下肢疼痛消除,诸症若失,仅双足略感麻木强硬。改用通经络、利关节,佐以养血活血、蠲痹除湿之品,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生地黄15g 苍术10g 薏苡仁18g 豆卷24g 松节10g 木瓜20g 怀牛膝10g 红花10g 独活10g

七诊:11月28日。服上方8剂后,历节之症基本消除,只于气候剧变、天气阴沉时,肢体略感强硬麻胀。舌苔微腻,脉濡数无力。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活络效灵丹化裁,补气血、活经络,以图善后。

黄芪24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怀牛膝10g 防己10g 红花10g 丹参18g 乳香10g 木瓜10g 甘草6g服上方至1981年3月,已可单独行走,惟步履迟缓、灵活度较差。后经运动锻炼痊愈。

按:本例湿热蕴毒,早期不可误用滋补,但久病络虚,未有不伤及气血者,故于后期邪少正虚时,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景岳全书》指出:“痛痹之症,多有昼轻而夜重者,邪犯阴分也;得暖遇热而甚者,湿热伤阴之火症,有火者宜从清凉;若筋脉拘滞,伸张不利者,此血虚血燥也,非养血养气不可。”故从六诊起,酌减清利而增养血益气之品以收功。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产后病方

    产后惊风:冬瓜根一钱半天花粉一钱半杏叶沙参三至五钱红糖作引煎产后恶露不净:珍珠菜鲜根一两小青皮一钱老酒适量煎服产后腹痛:1、白英一两水煎服红塘作引2、一枝黄花一两水煎服红塘作引3、…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哮喘中医早定名,呼吸急促喉哮鸣。多由体内痰深伏,诸因触发哮喘成。气痰搏结气道阻,反复发作难根除。 注: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喘”范围,临床以阵发性呼吸急促,喉间哮鸣,…

  • 葛根汤合半夏厚朴汤加生石膏治疗刚痉一例

    李某,女,38岁,成都中医学院职工。初诊:1983年5月26日。 5日前受凉感冒,恶寒发热未解,复感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白色黏痰壅塞喉间,咯吐不利,延及两侧及颈后疼痛,渐次颈项拘急…

  • 产后排尿异常治疗方法

    产后排尿异常产后排尿异常指妇女产后小便不通或尿意频数,甚至小便失禁者。本病发生原因是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临床又可分为气虚、肾虚、膀胱损伤3种,常用的治疗小便异常的偏方如下。[方一]鲫…

  • 产后尿潴留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虚失约。【治法】益气通尿。【方名】益气通尿汤。【组成】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厚肉桂2克(后下),荆芥穗9克,琥珀末3克(冲服),甘草梢3克。【用法】水煎…

  • 泻黄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泻黄散组成】2 【泻黄散方歌】3 【泻黄散方解】4 【泻黄散主治】5 【泻黄散医案】6 【医案分析】【泻黄散组成】 藿香叶10g 栀子(碎)6g 生石膏(先)15g…

  • 消化性溃疡的偏方2

    溃疡散药物:三七10克,乌贼骨60克,甘草30克。用法:上药研末,每天早晚各服5克温开水送服。

  • 治疗早泄的偏方11

    细辛、丁香各20克,90%乙醇100毫升。制用法:将2药浸泡入乙醇内半月即可。使用时以此液涂擦阴茎1之龟头部位,经1.5—3分钟即可行房事1。疗效:治疗156例,均愈。

  • 《偏方治大病合编》

    内容简介1987年编者编写的《偏方治大病》,共印行40万册,一本普通的中医书,印行这么多,当时科技出版社可谓极一时之盛。2005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又出版了《偏方治大病续编》,同…

  • 肺结核的各种治疗方法

    本病是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外因即“痨虫”传染,是致病的条件;内因指下体气血虚弱,阴精亏损,正气不足。临床常用的有效的偏、验方主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