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淋的症状及代表方,湿热下注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淋的症状

肾气不足,膀胱有热,小便赤涩,淋沥不畅,尿时刺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滑数。治以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治疗热淋的代表方

十味导赤汤
方源 《医宗金鉴》。
组成 生地、山栀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甘草、猪苓各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养阴,清热通淋。
主治 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

木通汤
方源 《圣济总录》。
组成 木通、石韦、瞿麦穗各6克,冬葵子9克。
用法 水煎,去渣,纳滑石末6克,分3次温服。微利为度。
功效 清热利湿。
主治 热淋,小便不利,茎中急痛。

牡丹皮汤
方源 《医醇剩义》。
组成 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花粉6克,瞿麦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甘草1.2克。
用法 用苡仁60克,煎汤代水,再入上药煎服。
功效 清利湿热。
主治 湿热内蕴,移于下焦,小溲混浊作痛。

八正散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
用法 上为散。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入灯芯少许,煎至100毫升,去渣,食后、临卧温服。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功效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下注,热淋、血淋、石淋,小便浑赤,溺时涩痛。或淋沥不畅,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宜忌 孕妇及虚寒病者忌服。本方多服会引起虚弱的症状,如头晕、心跳、四肢无力,胃口欠佳。
方解 本方所治,是湿热下注之淋证。方中木通、滑石、车前子、瞿麦、蓄众利水通淋之品以清利湿热;山栀清泻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灯芯导热下行,甘草缓急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黄救人无功?大黄的临床应用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曰:“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五脏积聚,留瘀……”沿用至今已两千多年,是我国重要药材之一,也是古今医家的常用药物。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4…

  • 清鼻合剂

    主要成份:鱼腥草、败酱草、白芷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通窍。用治鼻炎、鼻窦炎用法与用量:每次30ml,每日3次,口服或喷入制剂规格:合剂,1瓶270ml注意事项:服时摇匀

  • 明目方八

    海盐、细茶各适量。将2物以久开之水冲泡,每早用之洗眼。本方可以防止眼部组织老化,并使眼眸清澈。

  • 无花果叶治痔疮

    药物:鲜无花果叶。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疗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 花生壳治高血脂

    花生壳5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再用文火煮20秒,滤净残渣,取汁服用。每日一剂,连服1-2周,可见效。

  • 莱阳梨冰糖治咳嗽

    用料:莱阳梨一个,冰糖10克。制法:放入瓷碗中入锅蒸熟。用法:食用。每日三次。

  • 定喘汤组成,方歌,功效与作用

     定喘汤 出自《摄生众妙方》 【组成】 白果去壳,砸碎炒黄,二十一枚(9g) 麻黄三钱(9g) 苏子二钱(6g) 甘草一钱(3g) 款冬花三钱(9g) 杏仁去皮、尖 一钱五分(4.…

  • 妇女黄带中药方剂

    【方名】黄带方剂一。【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治法】清热利湿止带。【主治】带下。症见:带下量多…

  • 久咳验方

    原料:新鲜枇杷叶10张。用法:用刷子刷光枇杷叶背面的毛,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然后加入少量冰糖和匀即可。一天两次,连服7天。功用:止咳降逆。

  • 十全育真汤组成,方解,功效与作用,临床加减运用医案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治阴虚劳热方》。 【组成】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骨四钱,捣细 生牡蛎四钱,捣细 丹参二钱 三棱钱半 莪术钱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