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淋的症状及代表方,湿热下注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淋的症状

肾气不足,膀胱有热,小便赤涩,淋沥不畅,尿时刺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滑数。治以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治疗热淋的代表方

十味导赤汤
方源 《医宗金鉴》。
组成 生地、山栀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甘草、猪苓各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养阴,清热通淋。
主治 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

木通汤
方源 《圣济总录》。
组成 木通、石韦、瞿麦穗各6克,冬葵子9克。
用法 水煎,去渣,纳滑石末6克,分3次温服。微利为度。
功效 清热利湿。
主治 热淋,小便不利,茎中急痛。

牡丹皮汤
方源 《医醇剩义》。
组成 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花粉6克,瞿麦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甘草1.2克。
用法 用苡仁60克,煎汤代水,再入上药煎服。
功效 清利湿热。
主治 湿热内蕴,移于下焦,小溲混浊作痛。

八正散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
用法 上为散。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入灯芯少许,煎至100毫升,去渣,食后、临卧温服。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功效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下注,热淋、血淋、石淋,小便浑赤,溺时涩痛。或淋沥不畅,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宜忌 孕妇及虚寒病者忌服。本方多服会引起虚弱的症状,如头晕、心跳、四肢无力,胃口欠佳。
方解 本方所治,是湿热下注之淋证。方中木通、滑石、车前子、瞿麦、蓄众利水通淋之品以清利湿热;山栀清泻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灯芯导热下行,甘草缓急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中暑的偏方6

    [用料]藿香、陈皮、法半夏、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云苓、青蒿各15克,竹茹、连翘各l2克,滑石18克,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中暑暑热夹湿证。

  • 人参茉莉花茶

    东北五年老参、茉莉花、黄芪、绿茶。水煎。不拘时,代茶饮。功能补气虚。适用于气短乏力,病后亏虚,倦怠神疲,自汗不已,饮食不香,心悸、口干。

  • 治疗感冒偏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虚外感。【治法】辛凉解表。【方名】桑枝茅根汤。【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肛窦炎方一大黄元明煎

    方名:大黄元明煎【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主治肛窦炎。【处方组成】大黄20克、元明粉5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2次灌肠,每次40-…

  • 治疗脱发的偏方15

    何首乌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何首乌放人砂锅中煎取浓汁后去药渣,然后放人大米和冰糖,将米煮成粥即成,食用。本方尤适用于脱发久不愈。

  • 石膏知母人参汤加减治疗糖尿病

    胃火炽盛阴液虚,口渴多饮消谷饥。形体消瘦便燥结,舌苔黄燥滑数脉。养阴润燥清上火,加减石膏知母参。元参麦冬细生地,花粉石斛鲜芦根。 方药: 石膏知母人参汤加减: 元参13g 生地20…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脾虚胃弱运失职,泄泻便溏食不消。食后脘闷面萎黄,浮肿肠鸣疲乏力。舌淡苔滑脉濡弱,补脾和胃兼渗湿。参苓白术扁豆草,药莲砂梗苡仁陈。寒甚腹痛加姜附,滑泄升麻诃蔻医。 方药: 参苓白术散…

  • 清骨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清骨散组成】2 【清骨散方歌】3 【清骨散方解】4 【清骨散主治】5 【清骨散医案】6 【医案分析】【清骨散组成】 银柴胡5g 胡黄连 秦艽 鳖甲(先) 地骨皮 青…

  • 通脉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应用医案

    【组成】金银花 玄参各9g 当归6g 甘草3g 【主治】脱疽。患肢皮色黯红,灼热微肿,疼痛剧烈,久则溃烂,脓水淋漓,烦热口渴,舌红脉数。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病案】高某,男,…

  • 咯血的病因病机,咯血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咯血的中药

    咯血须分久与新,虚实二火要分明。泻火滋阴两大法,人尿添来效更神。 咯血一证,以一咯即出为主证,如《景岳全书》说:“凡咯血者,于喉中微咯即出,非若咳血嗽血之费力而甚也”。本证有新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