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调营卫、敛虚汗、益心血、扶心阳

龚某,女,33岁,中学教师。病员于1975年3月患重感冒后,出现心悸心累、多汗、畏风,伴面肿体痛、双肩酸楚、睡眠不佳、易感冒等。逐渐体弱不支,常需卧床休息。4月间赴省某医院检查,心尖区有2~3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段稍膨隆;心电图发现广泛性心肌损伤及缺血。拟诊风心病伴广泛性心肌损伤。经中西医治疗略有好转,但病情反复。1976年5月,复至某医院检查,发现肺动脉段更突出,搏动增强;血色素偏低,红细胞大小不均。复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及高位室间隔缺损、植物神经功能平衡失调等。先后给予巴氏合剂、抗风湿治疗,收效不大。既往10年有双膝关节酸痛史。

初诊:1976年5月。症见心悸心累,胸闷气紧,短气,多汗,怕风易凉,头顶及一身痛,面肿,少寐,尿少便秘,过劳即发,发则卧床不起,舌苔淡白,脉虚弱细数。

本例久病体弱,过用疏泄之品,致卫气受伤,膝理不固,汗出过多。汗为心液,汗多则营阴耗损,心阴心阳俱伤。宜调营卫、敛虚汗、益心血、扶心阳,拟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主之。

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10g 大枣2枚 甘草5g 龙骨(先煎)20g 牡蛎(先煎)20g 潞党参30g 黄芪26g 丹参26g 制附片(先煎)10g

本证为营卫俱伤,阴阳两虚之候,故用桂枝汤调合营卫,加龙、牡潜阳摄纳,以期固阳守阴,汗不外泄。并用丹参益心血,参、芪、附扶心阳。

服上方6剂后,汗止,头痛、胸闷消失,心悸、面肿减轻,惟感气短及月经后腹痛。此营卫已和,气阴初复之象,但夹瘀滞为病,宜气阴两顾,稍加化瘀之品。用生脉散加味。

红参4.5g 麦门冬20g 五味子10g 制附片(先煎)4.5g 龙骨(先煎)20g 牡蛎(先煎)10g 丹参26g 红花10g

参、附扶心阳,麦、味敛心阴,龙、牡潜镇安神,丹参、红花活血调经。服6剂后,诸症渐消,惟时有心悸感。上方去附片,巩固疗效以善后。

再服9剂,诸症若失,体力精神俱增,入冬亦不甚怕冷,不易感冒,眠食亦佳。以后凡有反复,上方服数剂即安。

按:《素问·痹论》说:“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本病多因先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肌肉,病延日久,或反复感邪,邪气内侵血脉,进一步累及心脏。心主血脉,为君主之官,心伤则血脉运行失常,心动则神摇,故出现心累怔忡、瘀血、失眠等症;由于肺朝百脉而司呼吸,心脉痹阻,则肺气亦壅塞不行,喘咳短气遂作。后期还多导致心肾阳衰,出现喘、悸、浮肿之症。故治疗本病,当以益气养阴、温阳固摄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温通心脉之品,以参附龙牡汤为基本方,用生脉散补心之气阴,附片温通心阳;以龙骨、牡蛎敛摄心肾之气,配枣仁、茯苓以宁心安神;丹参、当归、红花通络化瘀;风寒湿痹气未除,关节肌肉疼痛者,酌加桂枝、苍术、防已、葛根等祛风散寒胜湿;冷汗多,表虚甚者,加黄芪、白术实卫固表,随证施治,多能取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汗证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附片治疗产后体虚多汗一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8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鬼剃头

    (斑秃、秃顶)按“脱发、头屑、头痒”使用,并用老姜片每日擦头皮3~5次,与“脱发、头屑、头痒”同用半月,以后不出一月便重新长出一头浓发。

  •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用法

    川芎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又名芎劳,金元以后始称川芎,至于其治疗头痛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主中风入脑头痛”,李东垣更言明头痛必用川芎,其曰:“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6

    罗布麻叶30克。[制用法]煎汤代茶饮,每日3次,每日1-2剂。[适应证]高血压病初、中期。

  • 肩关节周围炎的秘方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或外伤引起关节软骨退变脱落,关节囊,滑膜、韧带及肌肉萎缩等病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中医称“漏肩风”、…

  • 阳痿的治疗偏方26

    小茴香、炮姜各5克。制用法:炮姜即炭姜,生姜煨干而成,2味共研末,加食盐少许,用人乳或蜂蜜调糊状,敷于脐,外加胶布固紧,5—7天换1料。疗效:3—5料即愈。

  • 《世医得效方》

    内容简介《世医得效方》是中医著名的方书之一,元代危亦林编撰,刊行于公元1345年(元至正五年)。全书按照元代太医院所分十三科的顺序编排,共二十卷。卷一至卷十为大方脉杂医科,卷十一至…

  • 治疗阴茎癌的偏方4

    马鞭草30克、瞿麦30克、扁蓄30克、银药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

  • 抗皱方三

    白芷、白蔹、白术各30克,白及15克,白附子、白茯苓(去皮)、细辛各9克。上药筛净,共为极细末,用鸡子清调和,为丸如弹子大或小指状,阴干,贮瓶备用。每晚洗脸后,用温浆水在瓷器内磨汁…

  • 二陈汤加减治疗疾病的研究

    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痰多,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证。本方为化痰和胃的常用方剂,现代实验研究亦表明此方具有祛痰、镇咳、降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等…

  • 脚气的中医辩证论治,脚气的主方

    子和云:脚气者,湿热之气并于足也。东垣云:南方卑湿雾露所聚之道,腠理疏密,阳气不得外固,因而步履之不节,起居之不时,外邪袭虚,病起于足,其症恶寒发热,有似伤寒之状,但头不疼,口多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