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饮加减治疗湿温一例

王某,男,59岁。初诊:1981年10月14日。
5日前患感冒,恶寒发热,自服中成药无效并加剧。4日来持续发热达40℃左右,入院经西医处理(吃药、输液等),服中药2剂(小柴胡汤加羌活、防风、白芷,三仁汤加石膏、知母等)发汗后,恶寒解,但高热不退。化验血象及透视心肺无异常,亦无其他病史。现症为高热(午后尤重)无汗,气短喘促,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四五日未解,小便短赤,舌红、苔厚腻,脉滑数。辨证为湿温证,湿热中阻,邪不外透,弥塞三焦。拟清热利湿、宣畅气机为法,甘露消毒饮加减。
金银花18g 连翘12g 板蓝根12g 杏仁10g 黄芩18g 射干10g 石菖蒲10g 郁金12g 茵陈18g 滑石(先煎)18g 藿香10g 通草6g 芦根60g
嘱其立即煎服,每3小时服一次,每服150mL,昼夜分服。
二诊:10月16日。上方连夜煎服,药后通身出汗,夜半体温降至38.5℃,凌晨退至37.6℃,小便通利。2剂服完体温降至正常,小便转清,腻苔消退,饮食知味,脉象转缓,惟胸脘满闷未解。湿热已获透泄之机,再予芳化淡渗、和中养胃为治。三仁汤加味。
杏仁10g 白蔻仁10g 薏苡仁18g 法夏10g 陈皮6g 藿香10g 茵陈10g 石斛10g 白扁豆10g 滑石(先煎)12g 通草6g 芦根30g
服3剂后,脘闷消除,未再发热,余症悉解而出院。
按:本例初用和解表散、辛凉渗利而不见效,即因湿与热合,两邪胶结,未得渗泄之机。以甘露消毒饮加减,意在清三焦邪热与解毒并用,解郁豁痰、芳化浊湿与渗利并投,以期解胶结、孤邪势、宣通气机,共奏分消走泄之效。有谓善治湿温病者,必善开胸膈、治热痰,确属真知灼见。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5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润肤方十三

    黄牛乳240克,生姜汁120克,椒红末0.3克,白茯苓末、人参末各15克。先将生姜汁和牛奶煮熟,再人后3味药末,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饭前温开水下。本方补中养脏,润体…

  • 乳腺癌的治疗方11

    蜈蚣、全蝎各10克,穿山甲12克,海马10克。上药焙干研末,每日2次,每次1克,黄酒送下。本方源于《肿瘤的辨证论治》,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 《金匮要略》肾气丸泄实机理浅晰

    摘要:肾气丸是一首广泛运用于临床的经典方剂,近现代医家对其讨论多以补虚为主,而对其泄实的一面少有重视,其实肾气丸是一个补虚与泄实兼顾的方剂,肾气丸方补虚确为本方重点,但其泄实的方面…

  • 二甲复脉汤加减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

    肝肾阴虚肝风动,全身消瘦四肢挛。项背强直时瘛疭,心悸盗汗自汗出。柔肝荣筋滋阴血,熟地当归芍麦冬。瓜蒌阿胶生牡蛎,葛根百合元地龙。 方药: 二甲复脉汤加减: 熟地10g 当归10g …

  • 妇女白带

    (白带多、有异味)生鸡蛋一只,从一头敲一小洞,将7粒白胡椒装入蛋内,用纸封好蒸熟,去胡椒吃蛋,每日一只,连吃一星期,忌吃猪血,绿豆。

  • 增白方四

    白附子、鹿角胶、石盐、白术、细辛各30克,鸡蛋白11枚。将细切,先以水1500毫升,煎白术,以布胶取汁600毫升,于银锅中,隔水蒸取200毫升,下诸药,更煮至150毫升,以绵布滤过…

  • 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心脏现代名,中医悸怔喘肿属。心悸气喘和水肿,症状特征不可忽。风湿病邪犯血脉,伤及心脏病因生。 注:风湿性心脏病属中医“心悸”“怔忡”、“喘症”、“水肿”范围。以心悸,气喘,水肿…

  • 苡仁治老年斑

    取苡仁40克左右煮熟或蒸熟,再加入白糖适量,一次吃完。老年斑轻者两个月左右可痊愈,重者可继续服用至有效为止。

  • 小儿咳喘的偏方

    大蒜治小儿久咳不止用料:大蒜1头,蜂蜜1匙。制法:将大蒜去皮捣烂,加水煮,浓缩。用法:调上蜂蜜食用。每日3次。

  • 《颜正华中药学讲稿》

    本书是在颜正华教授的《中药学》讲稿基础上,并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临床实用中药学》,以及五版《中药学》等教材编写而成。 本书主要以中医药理论阐述药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