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叶

橘叶
(《纲目》)

【异名】橘子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叶。植物详"橘"条。

【采集】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药材】干燥叶多卷缩,平展后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光滑,对光可照见众多的透明小腺点。质厚,硬而脆,易碎裂。气香,味苦。

【化学成分】温州蜜橘的叶中含维生素c151毫克%:另含多种碳水化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等,其含量在开花时较高,果实成熟时渐减少,采摘后又增多。

各种橘叶均含挥发油。

【性味】苦辛,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

②《纲目》:"苦,平,无毒。"

【归经】朱震亨:"入足厥阴肝经气分。"

【功用主治】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治胁痛,乳痈,肺痈,咳嗽,胸膈痞满,疝气。

①朱震亨:"导胸脯逆气,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

②《滇南本草》:"行气消痰,降肝气。治咳嗽,疝气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2~4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咳嗽:橘子叶(著蜜于背上,火焙干),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一盏服之,吐出脓血愈。(《经验良方》)

③治伤寒胸膈痞满:橘叶捣烂和面熨。(《本经逢原》)

④治疝气:橘子叶十个,荔枝核五个(焙)。水煎服。(《滇南本草》)

⑤治水肿:鲜橘叶一大握。煎甜酒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⑥治气痛、气胀:橘叶捣烂,炒热外包,或煎服。(《重庆草药》)

⑦杀蛔虫,蛲虫:鲜橘叶四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橘叶,古今方书不载,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以诸证皆二经所生之病也。"

②《本草汇言》:"橘叶,疏肝、散逆气、定胁痛之药也。按丹溪言。此药共味苦涩,其气辛香,共性温散。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地榆

    【中文名】地榆(《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涩地榆(《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连鞍薯(《广西中兽医药植》),山红枣根(《河北药材》),赤地愉、…

  • 茜草_茜草的功效与作用_茜草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茹藘、茹卢本、茅搜、藘茹、搜、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

  • 蜡瓣花

    蜡瓣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连核梅、连合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皮。 【植物形态】中华蜡瓣花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有柔毛。叶卵形或…

  • 狮子草_狮子草哪些人不可以使用_狮子草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九头狮子草、滇香菜菜、小疙瘩、四棱草、血剑草小铁牛、疙瘩草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主感冒;风湿骨痛;偏瘫;食积;脘痛;痢疾…

  • 鸡屎藤_鸡屎藤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斑鸠饭、女青、主屎藤、却节、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冻、鸡矢藤、臭藤、毛葫芦、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母狗藤、白毛藤、狗屁藤、清风藤、臭屎藤、鸡脚藤、解暑藤、玉明砂…

  • 金樱花

    金樱花(《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花朵。植物形态详"金樱子"条。 【性味】酸,平。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纲目》:"酸涩,平,无毒。" 【功用主治】①…

  • 走马风_走马风有什么医用价值_走马风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牛耳草、员钟黄、水马胎、赶风茜、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伤风感冒;头风头痛;风寒湿痹;关节酸痛;跌打损伤…

  • 味牛膝_味牛膝的功能主治_味牛膝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未膝马蓝、牛客膝、谓牛膝、土牛膝、窝牛膝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主闭经;症瘕;腰膝酸疼;小便淋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腺…

  • 蘘荷_蘘荷的药理作用_蘘荷的医疗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苴莆、嘉草、葍蒩、専苴、芋渠、白蘘荷、覆葅、莆苴、阳藿、羊藿姜、山姜、观音花、连花姜、高良姜、野生姜、土里开发、野老姜、良姜、野山姜、野姜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

  • 大透骨消

    大透骨消(《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透骨消。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地檀香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地檀香常绿小灌木,有浓厚的香气。高约1.5米。茎淡绿色,枝条粗壮,小枝红色或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