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

苦丁
(《四川中药志》)

【异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

【来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的全草。

【植物形态】台湾莴苣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厘米。全体均含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圆柱形,疏生长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通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5厘米,羽状分裂,裂片边缘复作齿牙状,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廓状抱茎,耳缘具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主脉上具有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内列苞片披针形,较长,外列苞片短小;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色,细软。花期5~9月。
生于路边及荒野。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采集】3~4月采收。

【性味】①《草木便方》:"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疥癣,疔疮,痈肿,蛇咬伤。

①《草木便方》:"解毒,散热,清火,利筋骨,治中恶,羊疔,同蕌用。蛇伤起疱,捣涂。"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调经种子。治疮毒痈肿及蛇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治疗扁桃体炎
采用蛾子草未抽薹幼苗的主根,鲜者3~5钱,干者1~3钱,水煎两次,混合,分3次服;或制成丸、散剂服用,每次0.5~1钱。据100例的随访观察,一般服药1~2日即获痊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6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苣荬菜

    苣荬菜(《中药志》) 【异名】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中药志》),苣菜(《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苣荬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苣荬菜多年生草本…

  • 马牙半支_马牙半支功效主治_马牙半支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基础信息 别名:酱板草、石上马牙苋、酱瓣半支、旱半支、酱瓣草、酱瓣豆草、铁梗半支、山半支、佛甲草、半支莲、仙人指甲、马牙板草、石马齿苋、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 性味:苦;酸;凉 功…

  • 松香

    松香(《滇南本草》) 【异名】松脂、松膏、松肪(《本经》),松胶香(《刘涓子鬼遗方》),沥青(《卫生宝鉴》),白松香(《滇南本草》),松胶(《纲目》),黄香(《本草原始》),松脂香…

  • 石龙胆_石龙胆是中药吗_石龙胆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鬼点灯、绿花草、六月绿花草、龙胆地丁、米布带、小龙胆、细蛇药、兰桃花、千线花 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清热利湿。主疔疮疖肿;瘰疬…

  • 眼子菜_眼子菜是中成药吗_眼子菜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牙齿草、牙拾草、水案板、金梳子草、水板凳、扎木板、弹木叶、案板芽、水黄连、檀木叶、滑油丹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止血;驱蛔。主湿热痢疾;黄…

  • 蓬蘽_蓬蘽的副作用_蓬蘽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覆盆、陵蘽、阴蘽、割田藨、寒莓、寒藨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缩尿。主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

  • 蟾蜍胆

    蟾蜍胆(《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胆。动物形态详"蟾蜍"条。 【化学成分】蟾蜍的胆汁成分,可分为高级胆汁酸与胆汁醇两部分。高级胆汁酸部分中有:三…

  • 假韶叶

    假韶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韶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假韶"条。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无毒。" ②《本草求原》:"苦辛,温。" 【功用主治】…

  • 石决明_石决明的功能主治_石决明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鳆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海南决、关海决、鲍鱼壳、九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 薄荷脑_薄荷脑可以吃吗_薄荷脑有什么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薄荷冰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全草中提炼出的结晶。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