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英的功效与作用,紫石英治疗心悸病的临床经验

紫石英首载于《本经》,其性辛温,味甘,归心、肺、肾经,有镇心安神、温肺平喘、温肾助阳之功。历代医家多用其治疗女子宫寒不孕,肺虚寒咳等证。在治疗心悸病方面前贤医家应用相对较少,罗老根据《别录》所载紫石英有“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之用、《本草再新》有“定心定神”之说以及《本草便读》认为紫石英有“温营血而润养,可通奇脉”等功效,临床中辨证论治用于治疗气阴两虚、阳虚水泛、气血亏虚之心悸病,疗效显著。

摘要:结合病案分析介绍罗铨教授应用紫石英治疗心悸病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名医经验;罗铨;心悸病;紫石英

`罗铨教授为全国第二、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罗老擅长诊治心系疾病,临床遣方用药知常达变,在辨治心悸病时对紫石英的应用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侍诊在侧,感悟颇深,现将病案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案例1

王某某,女,69岁。因阵发性心慌、气短反复发作1年就诊。患者近年来阵发性心慌、气短反复发作,多次查心电图均无异常,服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及多种中成药等效果皆不明显。症见:阵发性心慌、气短,发作无规律,口干欲饮,失眠多梦,舌体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诊为心悸病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安神定悸。处方:太子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黄芪30 g,石斛 15 g,炙黄精15 g,玉竹15 g,炒酸枣仁20 g,琥珀末3 g(吞服),甘草10 g。3劑后复诊诉气短、口干改善,但心慌仍频作,舌脉同前。原方加紫石英15 g(先煎),再进3付。1周后复诊,诉心悸已减十之七八,余诸症明显好转,原方再进3剂巩固疗效,随访3月,心悸未再复发。

按:本病案为气阴两虚之心悸病,罗老在益气养阴方中佐以紫石英,意在取其紫石英之温性,使阴得阳升,以阳中求阴,从而增强养阴药之功效,加之紫石英还有定悸安神,通经脉之作用,在此用之一举两得,确有显效。

  案例2

侯某某,男,86岁。因心慌、气短10 a,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来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慢性心力衰竭病史10年。长期服用“贝那普利片、螺内酯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病情能基本稳定。1周前因劳累出现心慌气短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在当地诊所就诊服用“呋噻米片”后双下肢水肿减轻,但心慌气短无明显改善。刻下:心慌气短,遇劳则剧,形寒肢冷,食少纳呆,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阳虚水泛之心悸病,治以温阳利水,益气定悸。处方:制附子30 g(开水先煎2小时),生晒参15 g(另煎兑服),黄芪30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桂枝15 g,紫石英15 g(先煎),益母草30 g,泽兰15 g,车前子15 g(包煎),五加皮15 g,丹参15 g,葶苈子15 g,炒枳实10 g,甘草5 g。内服3剂,1周后复诊自诉服药后心慌气短明显减轻,小便量明显增多,畏寒改善,双下肢水肿基本消退,舌边齿痕明显改善。续服3剂以增疗效。

按:紫石英有温肾助阳之功,罗老在治疗阳虚水泛型心悸病时,用紫石英与附子、桂枝相伍,意在增强附子、桂枝的温阳之力,同时还取其安神定悸之功,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案例3

周某,女,20岁。因心慌反复发作8年就诊。患者既往有心肌炎病史8年,心慌反复发作,一周前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HR:82次/分;2、频发室性早搏(8026次/24h),呈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3、部分导联T波改变。长期服用“盐酸美西律片”效不显。刻下:心慌阵作,遇劳加剧,面色苍白,神疲声怯,口干不欲饮,多梦易醒,纳食不馨,月经量多,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结代,诊断为心悸病气血亏虚证,治以益气养血,复脉定悸。处方:炙甘草30 g,阿胶12 g(烊化兑服),桂枝15 g,小枣10 g,生姜3片,生地15 g,太子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紫石英15 g(先煎),琥珀末3 g(吞服),炒酸枣仁20 g。因患者居于外地交通不便,嘱服完3付后如自觉效佳可按方在当地继续抓药。1月后患者来复诊,诉服完12剂后在当地医院复查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已降至2406次/24h,心慌症状减半,效不更方,继服5剂,随访三月心慌无复发。

按:罗老治疗气血亏虚而致的心悸病时,常在炙甘草汤中佐以紫石英,使紫石英与桂枝相合,一则增强温阳通脉之力,二则监制补血滋阴药之滋腻,使气血易于流通,脉始复常。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67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乌梅丸医案

    【处方】 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制法】 上十味,各…

  • 盆腔结缔组织炎方五慢盆灌肠方

    方名:慢盆灌肠方【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主治盆腔结缔组织炎、输卵管炎等盆腔炎症。【处方组成】蒲公英15克、败酱草20克、赤芍10克,煎水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

  • 斑秃方二

    白矾、郁金各等分。将白矾、郁金制成丸,每次4-5克,每日2次。

  • 肾精亏虚,下元不摄,消渴的中医治疗医案

    郭某,男,60岁,老干部。初诊:1981年5月14日。患糖尿病16年,一直未得痊愈。现血糖偏高,尿糖(++),控制饮食,日不超过250g,喝水较多,一日3~5kg,夜尿频,每晚6~…

  •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睡觉流口水怎么办

    很多人睡觉的时候都会不经意的流口水,一般都是因为,睡姿不当、口腔卫生不好以及使用了一些药物引起的。而中医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出口外,若脾胃…

  • 民间补血方法5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猪里脊即猪…

  • 治疗咳嗽的偏方3

    桑叶25克,杏仁、冰糖各15克。[制用法]用水2碗,煎成1碗,趁热温服,出汗即愈。[适应证]风寒咳嗽。

  • 治疗便秘的秘方

    1)治疗便秘的成方:①苁蓉丸(《济生方》):肉苁蓉2分,沉香1分为末,麻子仁汁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方中肉苁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沉香降气导滞;麻子仁汁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共奏温肾降气…

  • 急性结膜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外感风热时邪,脉络瘀滞。【治法】祛风清热,活血化瘀。【方名】明目汤。【组成】川芎3克,归尾3克,白芍3克,生地3克,黄连3克,黄芩3克,栀子3克,石膏3克,连…

  • 民间常用的健骨强腰方

    健骨强腰方骨指骨骼,乃人体一身之支架;骨骼的健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是否强壮,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更需要有一副好骨架;腰乃一身之轴,直接关系着全身的运动,从整体看,腰部的围径应小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