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胃癌的病机特点与立法选方

摘要:胃的生理特性失常是胃癌发病的根本,因此通过对胃的生理特性“胃为仓廪,纳熟为常;胃为阳土,以润为要;胃气通降,升降之轴”的分析,阐明“虚、痰、瘀、毒”为胃癌的病机要素,确立“调气化痰,消瘀解毒”为胃癌的基本治法,从而探析胃癌之治当从胃的生理特性入手结合临床辨证选方,为中医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胃癌;生理特性;病机要素;治法;选方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言:‘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六邪于五脏当是“各随其所喜而得之”,五脏于六邪当是“各随其所不喜而为病”,说明脏腑生理特性在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1]。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胃的生理特性,以阐明胃癌的病机要素,从而探析胃癌的治法选方,为中医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胃的生理特性

1.1胃为仓廪,纳熟需常 《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之意,辞海释云:储藏米谷的仓库[2]。故仓廪主要系指胃腑而言。胃居中焦,为一腔大器,水谷受纳之所,精微化生之地,纳熟正常则气血津液有所生,五脏之气有所养。正如《素问·五胜生成篇》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原也,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脏气”[3]。纳熟正常前提有二,一则纳物正常,二则脾能健运。生理上:纳物正常为脾主运化奠定基础,脾主运化为胃腑纳物提供能源,两者共同维持胃腑纳熟之功。病理上:胃納水谷,全赖脾气为之运化,若脾能健运,则水谷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若纳物不常,或饮食劳倦致脾虚,脾失健运,不能为胃纳熟提供能源,化物不及则纳熟失常,以致水反为湿为痰,谷反为滞为瘀,阻于胃腑,蕴结日久而成胃癌。胃癌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密切[4],中医认为Hp感染多因饮食不洁,进食变质之物(纳物不常)而致脾胃亏虚,脾失健运,湿热毒邪侵袭胃腑所致。胃为仓廪,外型如褶皱之皮囊,褶皱之处便是藏毒之所,湿热毒邪久居胃腑而不化,导致痰瘀毒久积胃腑而不散,由毒致虚,因虚毒恋,虚毒相互为病,继而发展为癌前病变甚至胃癌。

1.2胃为阳土,以润为要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曰:“阳明阳(燥)土,得阴自安”,《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如沤。”胃者,中焦也;沤者,久渍也,长时间浸泡之义[5]。水谷入胃,必赖胃液浸渍和腐熟以化物。胃腑得润,阴液则用之为常,饮食水谷浸渍于胃腑之阴液中,“磨谷”化物以生气血津液。胃腑得润,阴液则动之为顺,饮食物入口,由食管到胃,经过胃的腐熟、消化,最后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其过程都需要阴液向下润滑流动,以保持水谷之传化,正如《医学求是·治霍乱赘言》所说“胃润则降”[6]。若素体阴虚,或寒凝阴液,或热灼阴液,而致胃失濡润,阴液匮乏,则无水不沤,胃之腐熟失常,“磨谷”无力,或润滑失利,传物失畅,则饮食水谷积滞于胃腑,气滞血瘀,终致痰凝血瘀,甚则化毒生癌。

1.3 胃气通降,升降之轴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升降相因,相反相成,共同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升降运动[7]。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升降有常,气机得畅则胃气通降而分清浊。若脾虚气陷,胃失和降,或胃腑通降失常,则清浊不分,清气在下、浊气在上而致水谷积滞于胃脘,气滞食积,终致血瘀,瘀久化积生成胃癌。

胃居中焦,与脾共为阴阳升降之轴。上焦阳气要下济于阴,下焦阴津要上济于阳,需经中焦脾胃升降之功。脾胃之枢纽,升降有序,则气血津液运行有常[8]。若六淫外邪侵袭胃腑,或饮食劳倦邪从内生,而致胃腑升降功能失常,阴阳气不相顺接,则阳居于上,阴居于下,寒热互结于胃腑,气血随之瘀聚于胃,久则痰瘀交结,不散而为恶变。

《血证论》有云:“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肝主疏泄,助胃通降以畅气津;疏泄胆汁,助胃消化以传化物[9]。若木郁乘土,或土虚木乘,致肝失疏泄,胃腑失职则气血津液无以升降,饮食清气无由出入,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津停为痰,血郁成瘀,食积痰凝血瘀阻于胃腑,久则化毒成癌。

  2 胃癌病机特点

胃癌属中医“胃脘痛”、“反胃”、“伏梁”等范畴,与“胃、脾、肝”关系密切,其病机要素可归为“虚、痰、瘀、毒”。胃腑纳熟为常而气血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胃腑传化物以润为要,濡润则其“沤物”有力、传物通畅;气机升降有序,阴阳相互顺接,则胃气通降有常。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常,津液代谢不利而为痰湿,血液不行而生瘀血,痰湿血瘀积于胃腑,日久酿为浊毒、瘀毒;胃腑失润可致胃疾,润之太过生痰生湿亦可为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若脾气亏虚,气不散津,阴液敷布不均致燥湿失衡,或水湿停聚为湿为痰,困阻中焦,气机不利,津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聚久成积;木郁克土,或脾胃虚弱,土虚木乘,致气机不畅或逆乱,胃腑通降失常,则气血津液运行不利,停滞于胃腑,气滞水湿渐聚成痰化瘀,久病则郁而化热,终致热毒痰瘀交结于胃腑,积聚成块,日久酿为癌毒。

总之,胃癌之病多与“胃、脾、肝”密切相关,其病机要素可归为“虚、痰、瘀、毒”,痰凝血瘀交结于胃腑,毒聚化瘤为癌为胃癌的病机特点。

  3 胃癌立法选方

3.1基本治法 胃癌之病,皆因各种致病因素使胃之生理特性失常,导致脾胃亏虚,正气不足,痰瘀毒等病理产物停聚胃腑,久则交结难解,毒聚成癌。究其“虚、痰、瘀、毒”之病机要素,胃癌为病应以“调气化痰,消瘀解毒”为基本治法。补其虚损,消其痰瘀,调其升降。补脾胃之虚,以助其健运,从而充实基础物质的亏损;化痰消瘀解毒,使积者去而塞者通,胃腑及气血津液通畅;调胃之气机,使逆乱的气血津液恢复升降出入之常,通过“补、消、通、调”之法,以期恢复胃之生理。

3.2 辨证选方 胃癌之治当从胃的生理特性入手,结合临床辨证选方。

胃为仓廪,纳熟需常。若因嗜食肥甘厚味,或Hp感染致湿热邪毒内侵;或食积胃腑,气血瘀阻于胃腑而不散;或过用寒凉攻伐而损伤胃阳;或胃癌术后,胃腑缺损,使胃纳熟失常而为病,则胃癌之治,应求恢复胃纳熟之常。若见胃脘胀满疼痛,口中黏腻,以湿热蕴结为主者,治宜健脾化湿,消痰散结,可选当平胃散、归贝母苦参丸加减,王晞星[10]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治疗膀肤癌、前列腺癌、宫颈癌、胃癌等也取得明显疗效。若见胃腑胀满,食欲不振,或是有呕吐胃内容物,以食积痰阻为主者,治宜消食通滞以散结,可选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消痞丸加减;若见胃脘疼痛较甚,痛有定处,以气滞血瘀为主者,治宜理气活血,消瘀止痛,可选膈下逐瘀汤、抵挡汤,或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临床研究表明[11],失笑散合丹参饮对瘀血阻胃之消化性溃疡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可观的预防消化性溃疡向胃癌的发展;若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呕吐宿谷不化,以脾胃阳虚为主者,治宜补阳健脾,散寒止痛,可选理中汤、建中汤之类加减,临床研究发现[12],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性胃癌时,具有提高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增长的作用;若见面色不华,脉虚弱无力,食欲不振,以脾胃亏虚较甚,或胃癌术后者,治宜健脾益胃,补气养血为主,可选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类加减,临床研究表明[13],胃癌术后采用八珍汤辅助肠内营养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胃为阳土,以润为要。若嗜食辛辣,或久病化热伤阴,或胃癌放疗,均致胃失濡润而为病。此时胃癌之治,以恢复胃之阴液求其润。若见胃内灼热,口干欲饮,胃脘嘈杂,五心烦热为主者,治宜补益胃之阴液,佐以清虚热,可选益胃汤、麦门冬汤类加减,临床研究表明[14],一贯煎合麦门冬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疗效显著,可减缓慢萎发展到胃癌的几率,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很可观。

胃气通降,升降之轴。若胃腑通降失常,或脾胃升降失常,或因情志不遂,气机不畅而病。此时胃癌之治,应求恢复胃之气机,调其升降。若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以寒热错杂为主者,治宜调寒热,畅气机,可选泻心汤类加减,研究发现[15],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若见胃脘胀满疼痛,串及两胁,嗳气陈腐为主者,治宜调气疏肝和中,佐以化瘀,可选柴胡疏肝、逍遥散类加减,研究表明[16],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萎,能减轻患者的各项症状,且可减缓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4 总结

胃之生理特性失常是胃癌发病的根本,从其生理特性分析胃癌的病机,总结出胃癌之治当从胃的生理特性入手,结合临床“审证求因”,以证之不同辨证选方,使胃之生理得复,从而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亦是为中医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罗熙林,马维骐,刘丽霞.六邪合五脏论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03):241-243.

[2]吴少祯.脾胃为仓廪之本的含义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8-9,18.

[3]郑学农.“仓廪”的临床意义[J].吉林中医药,1992,4(04):5-6.

[4]郭云霞,王郁杰,朱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7):1700-1701,1704.

[5]唐智,高兵兵.“胃疾和降为顺,阳土润养为先”的理法阐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1-3.

[6]张晓妮,李慧杰,齐元富.论胃癌疼痛从肝论治[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06):433-434.

[7]王洪鹏.“胃主和降”的理论与临床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8]邵忠球.气机升降理论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C].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13(13):4-5.

[9]康秋华,张沁园,胡春雨,杨建.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J].河南中医,2008,28(07):10-12.

[10]李宜放,高向军,王晞星.王晞星应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肿瘤的经验[J].山西中医,2011,12(27):4-5+7.

[11]田建荣,李小江,韩宏伟,等.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08):1168-1169.

[12]王其进,张达坤,蔡媛媛.黄芪建中汤防治脾胃虚寒型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4(02):108-111,115.

[13]王宏星.八珍汤辅助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02):97-99.

[14]刘开发.一贯煎合麦门冬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J].西部中医药,2015,28(08):82-84.

[15]徐升,刘敏琪.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5(06):495-496.

[16]张静芬.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5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0):39-41.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6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男性不育症方一补肾益精汤

    方名:补肾益精汤【功能主治】功能补肾虚,益精髓。主治肾虚体弱、阳萎之男性不育症。【处方组成】熟地30克、杞子15克、淮山药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

  • 鼻咽癌方十五

    蛇泡勒、丹参、钩藤、走马胎各30克,老鼠刺、铁包金、人地金牛、茜草根、刺蒺藜、穿破石、山慈菇各15克,大枣60克,细叶七星剑15克。水煎服,日1剂。本方攻瘀抗癌,清热解毒,适用于鼻…

  • 5种鼻炎的防治方法

    万物复苏的春天,是众多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高峰期,而作为人体呼吸“最精巧的空调机”———鼻子的健康1,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为慢性鼻炎患者带来预防和治疗的良方。慢性…

  • 治疗痹症,关节炎的中药方剂

    肝肾亏损痰湿凝,关节僵硬肿畸形。举动困难体消瘦,手足麻木脉沉弱。舌苔薄白舌质淡,祛风活络兼止疼。大活络丹加减用,苓术党参草地龙。归芍熟地芎全蝎,胆星肉桂五加皮。木通乳没和鹿角,伸筋…

  • 牛蒡子治偏头痛

    将30克炒黄的牛蒡子研成细末,每日取9克牛蒡子和9克红糖煎后温服,一般两日即可见效。

  • 治疗咳嗽的偏方3

    桑叶25克,杏仁、冰糖各15克。[制用法]用水2碗,煎成1碗,趁热温服,出汗即愈。[适应证]风寒咳嗽。

  • 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牡丹皮的副作用与禁忌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

  • 升麻葛根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升麻葛根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升麻 芍药  甘草炙,各十两(300g)    葛根十五两(450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治法】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方名】乌龙煎剂。【组成】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用法】水煎服…

  • 八正散组成,主治,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木通 瞿麦 车前子 萹蓄 滑石 炙甘草 山栀子仁 煨大黄各10g 【主治】湿热下注之热淋或癃闭。尿频尿急,尿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