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外敷秘方:白芥子贴膏治疗面瘫

白芥子贴膏

[功能] 祛风化痰,散结通络。

[主治] 周围性面瘫。

[用法] 生白芥子50克,研成细末,米酒50克,调制成膏状,将膏药摊在纱布上,贴敷患侧阳白、地仓、颊车、四白4个穴位处,胶布固定,4~6小时取下,3天内防止患侧受风,7天后贴敷第2次。局部可出现水泡,乃药物刺激所致,可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出,自行脱屑愈。

[疗效] 治疗147例,痊愈(症状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136例;有效(眼睑闭合稍差,示齿时轻度口角歪斜)7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4例。治愈时间最短12天,最长28天。其中69例贴敷2次而愈,40例贴敷3次愈。

[案例] 冉某,女,56岁,1986年6月24日诊。右侧周围性面瘫3个月,经针灸、鳝鱼血外敷效不佳。检查见右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右眼不能闭合,面肌松弛,不能鼓腮,嘬嘴,口水流出,舌稍红,苔薄黄,脉略浮。属风中经络,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予上方敷贴2次,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痊愈。

[来源] 冀风云,等.河北中医,1991(5):22

[按语] 面瘫的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二种。周围性面瘫是由于神经炎所致,最多见为非特异性面神经炎,因局部受凉或风吹引起。

中枢性面瘫则为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畸形、脑挫伤以及颅内肿瘤等疾病所伴发。中医将口眼歪斜列于中风范畴,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大抵中经络口眼歪斜与周围性面瘫相类同。

辨证多责之风邪外袭,痰浊内停,风痰互结,壅滞经络。治宜祛风化痰,散结通络为法。白芥子有辛散利气,温通豁痰,散结消肿之功效。得米酒之助,则药效更易发挥。且阳白、地仓、颊车、四白是针治面瘫的4个常用穴,膏药通过穴位的渗透更易直达病所,故而能收佳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7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软坚化石汤治疗肝胆系结石

    主治: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亦可用于肝胆结石术后调理,预防复发,或术后残石未尽者。 处方:海藻、昆布、玄参、炒枳壳各15克,浙贝母、炒白芍各12克,焦白术、陈皮、砂仁…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低热,瘀血内滞

    瘀血内停营卫阻,发热烦躁目青黑。面黄肌瘦口唇紫,肌肤甲错舌黯瘀。活血化瘀和营卫,桂枝茯苓加味宜。桂枝茯苓赤白芍,泽兰桃仁丹皮参。羸瘦善忘和低热,肌肤甲错舌黯黑。此病名为“干血痨”,…

  • 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丙肝102例

    【摘要】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加味类中药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2例,采用加味茵陈五苓散(茵陈、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等)配合西药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58例对比…

  •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3

    地肤子、蛇床子各15g,枯矾9g。制用法:水煎浓液,每天1剂,分2次涂擦患处。疗效:2—3剂痊愈。

  •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科、精神科杂病的医案

    天王补心丹出自《摄生秘剖》由酸枣仁、柏子仁、麦冬、天冬、五味子、党参、当归、生地黄、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主治阴虚火扰证[1]。西苑医院周…

  • 骨折的中医治疗方剂,药物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走路不小心的话可能会摔跟头,轻一点的话,就是破皮,有点小的外伤,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哦。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带给人的伤痛,非同一般。对付骨…

  • 耳部美容操

    中医理论认为耳为肾之窍,是“宗脉之所聚”。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说:“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俗话“要想全身少得病,勤揉耳朵与聆听”(听音乐等),是有一定道理的。生理学家的研究结果…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25

    人参、陈皮各3克,鹿尾、母鸡各1只,火腿肉、猪瘦肉、水发蘑菇各50克,料酒、精盐、白糖、葱、姜、高汤适量。将鹿尾巴用开水稍泡取出,洗净污秽,再下沸水滚烧10分钟捞出煺去毛洗净(可反…

  • 桑杏汤,苏葶丸,生脉散加减治疗肺炎合并心衰

    肺炎合并心衰症,治须抓紧病情重。精神蒌靡烧不退,咳嗽气喘面苍晦。气促息短动喘甚,四肢逆冷脉弱细。宣肺平逆和益气,桑杏苏葶生脉治。杏芩桑叶桑白皮,川贝苏子苦葶苈。银花麦冬前五味,人参…

  • 治疗咳嗽的偏方4

    杏仁、桑叶、牛蒡子各9克,桔梗、薄荷叶各5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适应证]风热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