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姜苓术汤(肾着汤)原方方歌,主治,功效与作用

【组成】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方歌】干姜苓术入甘草,寒湿为患痛在腰;温阳散寒祛脾湿,苔润脉细皆可疗。

【方解】本方由甘草干姜汤加茯苓、白术而成。茯苓、白术并用,温中祛寒,故反治小便不利。甘草干姜汤主在温中生津液,而起救逆和强壮作用。重用干姜,伍茯苓、白术更治湿痹,因此,本方治肾着而腰以下冷痛,故古代称该方为肾着汤。

【仲景原文解读】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解读】古人以腰属肾,湿痹在腰而名为肾着。腰被寒湿,故其人身体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与一般的水气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饮食如故。病在下焦,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此病多由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而久久得之,宜以甘姜苓术汤主之。

【方证要点】本方证是里虚寒太阴证,以腰冷重、小便自利为主证,用于腰痛、水肿,以及遗尿、尿床等证均有验。张仲景总结前人方证经验,完善和发展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方证名“但以某药名之”,因把肾着汤改为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诸多经方家在临床上以腰部或身体下部冷重、胀痛为主诉的疾病,且辨证属里虚寒之太阴病者,用之皆效,体会到以八纲辨六经,明了六经继辨方证,有是证用是方,疗效显著。

肾着汤是胡希恕先生常用于腰痛水肿及遗尿、尿频的效方,但前提是只有当病人出现肾着汤证时才可用,而且每用必效。冯老将本方证归于太阴病,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也指出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为“腰冷重,小便自利者”。这里所说的“小便自利”并非指小便正常,而是一病理性名词,意指“尿频”或“尿失禁”。其发生机制与“小便不利”相同,只是临床表现有别而已。正如日本人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所说:“‘小便自利’犹曰‘不禁’。术、附子、茯苓皆治小便不利、自利,犹桂、麻治无汗、自汗。”冯老临证常以本方治疗腰痛、腰酸而口中和者,也常以本方治疗小便异常而伴见腰酸痛、口中和者。推而广之,小便异常病变,如尿频、遗尿、尿不尽、尿不畅等,如属寒湿内滞,口中和者,即使无腰酸、腰痛,冯老也多以此方治疗。舌苔白腻者,常以苍术易白术,并且通常会合用治疗太阴病“诸疮有痈脓恶血者”之赤小豆当归散。

本文摘自《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方正对应临床实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8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肝癌方三

    活蟾蜍3只,大蒜1枚。将其剥去皮,把大蒜捣烂涂在蟾蜍皮上,外敷于痛处。本方为中医苏宝根方,功能解毒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 萆薢分清饮合济生肾气丸治疗慢性前列腺肥大

    【组成】益智仁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各9g 【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病案】桑某,男,72岁,2004年3月24日初…

  • 潜阳封髓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体会

    潜阳封髓丹由潜阳丹与封髓丹合方而成。此二方为清末名医、火神派开山祖师郑钦安先生所创。对于二方方义,郑钦安在其著作《医理真传》曰: “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

  • 润肤方十八

    黄牛乳250克,生姜汁120克,椒红末0。3克,白茯苓末、人参末各15克。先将姜汁和牛乳煮熟,再入后3味药末,熬成膏,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饭前温开水下。本方健脾开胃,益气血生…

  • 李敬孝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医案二则

    摘要:本文为总结归纳胸痹病辨证及治疗规律,根据《金匮要略》一书中张仲景对胸痹的论述,通过对导师李敬孝教授临床治疗胸痹的病例的分析总结,从临床典型病例中选取能体现导师治疗思想的病例加…

  • 增白方十三

    绿豆粉60克,白芷、白及、白蔹、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各30克,甘粉、山奈、茅香各15克,零陵香、防风、藁本各6克,肥皂荚2锭。共研细末,每次洗面时用。本方祛风润肤,通络香肌,令面…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辩证治疗

    邱某,女,45岁,在某社队企业局工作。初诊:1973年10月20日。主诉近两年来腹痛、腹泻,大便黏涎,中夹白色黏冻,反复难愈。经某院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服中西药治疗年余未效。现脘腹胀…

  • 消斑饮

    消斑饮:黄豆、绿豆、赤豆各100克,白糖适量。将上述豆洗净浸泡至胀后混合捣汁,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用白糖调味饮服,1日3次。

  • 半夏泻心汤组成,加减,功效与作用

    半夏泻心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半夏半升,洗(12g)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各9g) 黄连一两(3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甘草三两,炙(9g) 【用法】 上七味,以…

  • 白疕(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处方

    白疕红斑银屑多,点状出血是沉疴。血热为因分三证,克银方病可安和。 白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银屑病。初起时,皮肤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或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的鳞屑,刮除鳞屑可出现许多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