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藤

黄鳝藤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熊柳藤、铳子藤、老鼠藤、皱皮草(《福建民间草药》),羊母锁(《中国药植图鉴》),花眉跳架、鼻朴子、厝箕藤(《闽东本草》),勾儿茶(《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茎叶。

【植物形态】多花勾儿茶,又名:熊柳。
蔓性落叶灌木,高达1.5米。树皮黄绿色,略光滑,有黑色块状斑。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5~5.5厘米,宽0.5~1.7厘米,基部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全缘,上面淡绿色,下面灰白色,具7~12对侧脉;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5~15厘米;花小,粉绿色;花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藏于花盘内,但彼此分离,2室,花柱2深裂。核果卵圆形至铡卵形,基部为萼管所包围,初绿色,后变红色,最后为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于山地路旁和灌木林缘。分布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黄鳝藤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陆川本草》:"寒凉。"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衄血,黄疸,风湿腰痛,经前腹痛,风毒流注,伤口红肿。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漂蛇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藤茎:利尿解毒。治湿热黄疸。"

③《陆川本草》:"清凉解毒,凉血,止血。治血热衄血,伤口红肿。"

④《中国药植图鉴》:"枝条与羊肉掺水、酒炖服,治骨结核,腰椎结核。"

⑤《广西药植名录》:"消肿,补血。治疮疥,风湿腰痛,经前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湿热黄疸:熊柳藤一至二两,玉柏(金不换草)四至五钱。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风毒流注,恶疮寒热:熊柳全草(根、茎、叶合用)每次一至一两半(干者酌减)。水煎服。(《泉州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9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浙桐皮

    【中文名】:浙桐皮【类别】:皮类【英文名】:Ailanthus-likePricklyashBark【别名】:椿椒、鼓钉树、海桐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

  • 无患树皮

    无患树皮(《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韧皮。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功用主治】治白喉,疥癞,疳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疳疮。" ②《南宁市药…

  • 行夜_行夜有副作用嘛_行夜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负盘、屁盘、夜行、屁盘虫、放屁虫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寒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瘀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步…

  • 伯乐树

    伯乐树(江西《草药手册》) 【异名】山桃树。 【来源】为钟萼木科植物钟萼木的树皮。 【植物形态】钟萼木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粗壮,其上有大而圆形的叶痕。单数羽…

  • 大金银花

    大金银花(《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山金银花的全草。 【植物形态】山金银花藤本。茎中空,外表红褐色;小枝疏被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长约8.5厘米,宽约3.8厘米,先…

  • 梅花_梅花多吃有影响吗_梅花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 性味:味苦、微甘、微酸,性凉。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主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本…

  • 黄花稔_黄花稔哪些人不能吃_黄花稔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本黄花草、吸血仔、四吻草、索血草、山鸡、拔毒散、脓见消、单鞭救主、梅肉草、柑仔蜜、蛇总管、四米草、尖叶嗽血草、白素子、麻芡麻、灶江、扫把麻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

  • 驱风通_驱风通有哪些作用_驱风通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有刺盐肤木、刺椿木、天星木、满天星、木满天星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除风湿;消肿解毒;止痛止血。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跌打骨折;外伤出血;烧烫伤;毒蛇咬伤 …

  • 大刺儿菜_大刺儿菜吃了是不是会吐血_什么时期的大刺儿菜药效更好

    基础信息 别名:大蓟、藏大蓟 性味: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吐血;衄血;尿血;子宫出血;黄疸;疮前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贡的蓟的全草。 原…

  • 通城虎_通城虎功效与作用_通城虎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五虎通城、定心草、天然草、血萎、血藤暗消 性味:苦;辛;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镇痛;消肿;解毒。主风湿骨痛;胃脘痛;腹痛;咽喉炎;跌打损伤;小儿惊风;毒蛇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