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_蝼蛄的医用功效_蝼蛄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蝼蝈、天蝼、蝚、蟪姑、蝼窒、蟓蛉、杜狗、炙鼠、津姑、蝼蜮、仙姑、石鼠、硕鼠、蛄、土狗、地狗、拉拉古、土狗崽、地牯牛、拉拉狗、拉蛄

性味:味咸;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消肿解毒。主小便不利;水肿;石淋;瘰疬;恶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蝼蛄科动物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的全虫。

原形态:1.非洲蝼蛄,成虫全体淡黄褐色或暗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软毛。体长2.8-3.3cm。头圆锥形,暗褐色,触角丝状,复眼卵形,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坚硬膨大,卵形,背中央有一条下陷的纵沟。前翅革质软短,黄褐色。后翅大,膜质透明,淡黄色,前足发达,扁铲状;中足较小;后足长大,腿节发达,在胫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活动的刺。腹部纺锤形,柔软,尾毛1对。2.华北蝼蛄,与前种的主要区别是体形较大,体长3.9-4.5cm,体色略浅,腹部圆筒形,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活动的刺1根,有时消失。数量较少。余同前种。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庭院、田园及潮湿处,尤其是在大量施用过有机肥料的地方,多而密集。昼伏夜出,有很强的趋光习性。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纲目》:蝼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鸣而飞,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飞翔。吸凤食土,喜就灯光,人药用雄。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1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青果

      青果  FructusCanarli  (英)ChineseWhiteOlive  【别名】 橄榄、白榄、甘榄。   【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Rae…

  • 凤仙花

    凤仙花(《救荒本草》) 【异名】金凤花(《世医得效方》),灯盏花(《滇南本草》),好女儿花(《纲目》),指甲花(《草木便方》),海莲花(《河北药材》),指甲桃花(《山东中药》),金…

  • 野棉花根

    野棉花根(《滇南本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的根,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 【采集】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 【药材】干燥根略呈圆柱状,常扭曲,全长约10~25厘米…

  • 雉脑

    雉脑(《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脑,动物形态详"雉"条。 【功用主治】《纲目》:"涂冻疮。" 【选方】治冻面、冻耳并诸冻疮久不瘥,年年发歇,先痒后痛,然后肿破黄水及血出不止…

  • 游草

    游草(《四川中药志》) 【异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的全草。 【植…

  • 芸薹_芸薹吃多了有影响吗_芸薹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胡菜、寒菜、薹菜、芸薹菜、薹芥、青菜、红油菜 性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麻蕡

    麻蕡(《本经》) 【异名】麻勃(《本经》),麻蓝、青羊、青葛(《吴普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

  • 卵叶蜘蛛抱蛋_卵叶蜘蛛抱蛋可以食用吗_卵叶蜘蛛抱蛋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粽巴叶、蜘蛛抱蛋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接骨止痛;解蛇毒。主风湿痹痛;肾亏腰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卵叶…

  • 青蒿_青蒿的功效与作用_青蒿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蒿、草蒿、方溃、(犭凡)蒿、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细叶蒿、香青蒿、苦蒿、臭青蒿、香丝草、酒饼草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除…

  • 牛膝

    【中文名】:牛膝(《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百倍(《本经》),怀牛膝(《本草便读》),鸡胶骨(《闽东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藤的根。 【植物形态】牛膝多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