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加术汤组成,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具麻黄汤证,而小便不利,加术。——《金匮》

【麻黄加术汤组成】 麻黄、杏仁各9克,桂枝6克,甘草3克,白术12克。煎法、用法同麻黄汤。

【症状表现】原文: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补充:有无汗,发热,恶寒,或浮肿,小便不利之证(引叶橘泉氏说。)

【立方意义】上方证由水湿停滞,外不达于肌表,内不通于水道,故加白术,以健运脾胃,脾胃健运,则水湿通行矣,况术得麻黄可以行表里之湿,麻黄得又可不至多汗(引喻嘉言说)。且有桂枝宣达血气;杏仁下气散结;甘草缓咳祛痰,于是湿之肌表者,可从汗而出,在脾胃等处者,可从小便而出,凝结在胸上已成为痰者,可从痰而出,然大抵可以而解矣。

【治疗范围】叶橘泉氏,以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或浮肿,小便不利为主。

【诸家经验谈】《类聚方广义》:山行冒瘴雾或入窟穴中,或于麦曲室,浴堂诸湿气郁闷处,晕倒气绝者,可连服大剂麻黄加术汤即苏。

叶橘泉:当治浮肿型脚气,恶寒,发轻热,无汗而喘,小便不利,脉沉实者,以本方合鸡鸣散(槟榔、橘子汁、木瓜、吴萸、苏叶、桔梗、生姜),每服辙效。

《汤本求真医谈》痛风病状,急激变化,有一种不堪名状之疼痛而影响于起居动作者,以麻黄汤为良。

【诸家绪论】《三因方》:麻黄白术汤(即本方),治寒湿,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者。

东洞氏:治麻黄汤证之小便不利者。

《类聚方》:治麻黄汤证,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者,随证加附子。

【凭证使用】古方临床运用:急性关节偻麻质斯,妊娠肾炎浮肿,流感性急性肾炎,喘咳浮肿,浮肿脚气(《古方临床之运用》〉。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9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红色盲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心血不足,肺气有余。【治法】调补阴阳。【方名】加味补阴益阳汤。【组成】大生地30克,生龟板12克,生牡蛎12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

  •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药食两用的常用药材之一。薏苡仁药用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认为薏苡仁擅长治疗风湿痹痛,能够下气除湿,长期服用还可以轻身益气。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

  • 鼻塞怎么办速效办法,鼻塞不通气中医小偏方

    鼻咽炎以及感冒的病人常常都会有鼻塞的症状,那么如何治疗鼻塞,在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治疗鼻塞的民间偏方,如果你有鼻塞的话,不妨试试看。   1、鼻气窒塞 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

  • 新加香薷饮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小儿恶寒发烧,湿困脾阳

    外感挟湿侵脾肺,发热恶寒面黄白。厌食不渴头晕倦,恶心呕吐便溏稀。舌苔白腻或黄腻,舌红滑数濡数脉。解表透邪清湿热,藿香香薷连翘芩。半夏银花厚朴橘,苍术苓如佩兰叶。 方药: 新加香薷饮…

  • 泻心汤治疗痤疮

    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我们用《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方药:黄芩10克,黄连10克,大黄15克,丘疹型加玄参15克,赤芍12克;脓疱型加蒲公英30克,连…

  • 小便失禁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小便失禁方。【组成】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干草3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防风6克,陈皮6克,升麻3克,葛根6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 脾脏肿大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脾脏肿大方。【组成】鳖甲。【用法】焙黄研末,一日三次,每次3-6克。调红糖服用。【备注】此方虽然仅仅一味中药,但药效却十分显著。【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

  • 蜂蜜治疗便秘偏方

    治习惯性便秘:蜂蜜100克,黑芝麻76克,把芝麻捣烂,搅入蜂蜜中用温开水送服,每日早晚分服有效。治神经衰弱失眠:每天临睡前饮蜂蜜水l小杯,连饮多天则见效。治低血色素性贫血:取蜂蜜1…

  • 青礞石

    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泥沙和杂石。【性状】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下班样光…

  • 重用土茯苓可治疗激素副作用,激素过敏性皮炎

    陈老认为土(土尖苓)、忍(忍冬藤)、翘(连翘)、薇(白薇)利湿解毒,能拮抗激素副作用。《本草纲目》载:“土茯苓性味甘平淡,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络。”附方"搜风解毒汤”治梅毒,即以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