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大黄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桂枝加芍药汤证,脉实,腹内有停滞之感者,加大黄。——《伤寒论》

【桂枝加大黄汤组成】

桂枝、大枣.、生姜各7克,芍药14.5克,甘草5克,大黄2.5克。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渣。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者,属太阳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补充:(1)腹部虽膨满拘急有痛,但腹内不实,(2)腹部较有抵抗,按之实而诉痛,大便或秘结或下痢。

【立方意义】(1)桂枝汤中已有芍药用治腹筋挛急矣,此证因挛急过甚,故加芍药量以治之,(2)此证除有腹筋挛急外,而兼有宿食、疝瘕痼癖等为害,故再加大黄以推荡之,作为解表通里之剂。

【治疗范围】(1)以腹筋挛急为主。(2)以腹部挛急膨满而实,有抵抗作痛,脉沉实有力为主,兼有秘结、下利等。

【诸家经验谈】《中国内科医鉴》:痢疾初起,腹痛甚者,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随手可愈。

又:疝痕之腹痛,或外邪兼宿食之腹痛,或发疮疹之腹痛,用此方皆有效。_

方舆鲵:有固有之毒之人,其腹拘挛,或有块者。又:毒剧痛不止者,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主之。

又:痢疾初起,有表证腹痛,而里急后重不甚者,用此方。

《麻疹一哈》:一男子发热如燃,而无汗,经四五日,疹子不出,腹满拘痛,二便不利,时或腰甚痛,作桂枝芍药大黄汤饮之,微利二三行,拘痛渐安,兼用紫丸下之,下水五六行,其夜熟眠,发汗如洗,疹子随汗出,疹收复旧。

【凭证使用】(1)桂枝汤证,腹部拘挛作痛特甚,及肠炎、下痢,腹痛者。(2)加芍药汤证,而有消化不良性下痢,里急后重,及轻症赤痢,结肠炎,腹痛,或呕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9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哮喘的偏方22

    蛴螬若干。[制用法]洗净,用油炒。每日2-3次,每次7个。[适应证]顽固性哮喘。

  • 柴平汤加减治疗晚期肝硬变(腹水期)

    肝郁气滞脾虚湿,脘腹胀大叩如鼓。青筋暴露胁胀痛,食欲不振面萎黄。下肢浮肿苔白腻,小便短涩脉弦沉。健脾利湿疏肝气,加减柴平苍白术。厚朴陈皮醋柴胡,党参冬瓜车前子。生姜炙草醋香附,泽泻…

  • 肋间神经痛药膳7

    配方:人参lOg,白术lOg,甘草6g,番茄250g,鸡蛋2枚,姜10g,葱15g,蒜5g,素油30g,盐4g。制作:人参润透切片;番茄洗净切片,甘草润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炒锅…

  • 热水袋敷背止咳

    一到冬季稍受风寒,我就咳嗽不止。后经朋友介绍,用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包好,敷于背部肺的位置,这样可以加速驱寒,能很快止住咳嗽。此法对伤风感冒早期出现的咳嗽尤其灵验。经亲身尝试…

  • 皮肤瘙痒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配方

    皮肤瘙痒常见病,全身局限两般分。实证当从驱邪治,虚证须究脏腑明。 瘙痒,简称痒,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理、病理现象,也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自觉症状。 痒的含义,文字学认为是形声字,同蛘、…

  • 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 出自《医学心悟》 【组成】 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 甘草五分(1.5g) 【用法】 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 早期视神经萎缩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肾虚弱。【治法】补益肝肾。【方名】四物五子丸加减。【组成】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复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参…

  • 八正散加减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症

    急性肾盂肾炎症,发烧尿频尿痛急。此症亦称脓尿症,尿有白细胞脓球。尿道膀胱肾盂肾,实质化脓脓尿成。湿热毒蕴迫膀胱,气机不利尿不畅。 注:急性肾盂肾炎或其它泌尿道感染,包括尿道,膀胱,…

  •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治疗医案

    高血压病乃现代医学之病名。属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肝阳”、“肝风”等范畴。本病大多是由肝火上扰、痰热内盛、脉络瘀滞、肝阳偏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所致。多年来笔者临床对高…

  • 逍遥散方歌,逍遥散的组成与功效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