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中医治疗方剂,药物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走路不小心的话可能会摔跟头,轻一点的话,就是破皮,有点小的外伤,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哦。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带给人的伤痛,非同一般。对付骨折有没有什么中药良方可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到一些药方,仅供参考。

  1、消肿敷药

组成: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芙蓉叶15g,煅石膏30g,天花粉15g,紫荆皮15g,透骨草15g,侧柏叶15g,骨碎补15g,江南香150g。

方解:凡骨折、脱位、筋伤之初期,伤处必定肿胀,严重者或夹缚固定不当,则可造成整个肢体急剧肿胀。此时,可用消肿散治之。方中黄连、黄芩、黄柏合称三黄,为君,主清热解毒。芙蓉叶、煅石膏消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佐以天花粉清热散结;紫荆皮、透骨草祛风胜湿,消肿止痛;侧柏叶凉血止血;骨碎补补肝肾,续筋骨。江南香为使药,可消肿舒筋,且能调和诸药,增加黏性,便于外敷。上方共奏清热凉血、消肿止痛、舒筋续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筋伤初期。

用法:我们将以上的中药都研制出粉末状,再调拌成糊状,每天贴一次,每次八个小时。

  2、清热消肿汤

组成:黄连6g,黄芩6g,黄柏6g,栀子6g,生地黄15g,地骨皮15g,土鳖虫9g,灯心草3g,茯苓9g,车前子9g,甘草3g。

方解:跌仆损伤后,气滞血瘀,瘀血内留,郁而化热;或创伤感染,邪毒侵袭,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之火毒证候,也就是所谓的“感染”。本方以《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为基础增补而得。方中黄连泻中焦火热,黄芩泻上焦火热,黄柏泻下焦火热,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土鳖虫性寒入血,破血逐瘀;灯心草、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消肿之功。

主治:骨折、筋伤或挫伤后,局部红肿疼痛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3、舒筋壮骨汤

组成:桃仁6g,红花3g,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续断9g,补骨脂9g,骨碎补9g,煅自然铜9g,伸筋草15g,延胡索9g,甘草3g。

方解:骨折筋伤中期,瘀肿虽消而未尽,断骨虽连而未坚,且常因气血亏损或卧床少动,而致筋骨痿弱无力。此时,可予以舒筋壮骨治之。本方以《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加补肝肾、强筋骨药物而成。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具补血、和血、活血之功;续断、补骨脂、骨碎补、煅自然铜补肝肾、强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延胡索活血止痛;甘草通经强筋,调和诸药,共奏补血活血、舒筋壮骨之功用。

主治:骨折、筋伤的中期。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4、肢伤消肿汤

组成:当归12g,赤芍12g,鸡血藤12g,生地黄12g,红花9g,地龙9g,乳香6g,没药6g,柴胡9g,泽兰9g,桑枝9g,甘草6g。

方解:骨断筋伤之初期,气血瘀阻,脉络不通,伤肢必发肿胀、疼痛,盖3~7日内为甚,故先消之。方中当归、赤芍、鸡血藤、红花、地龙活血化瘀;乳香、没药祛瘀止痛;生地和血凉血;柴胡、泽兰、桑枝行气止痛;桑枝更有引经之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主治:上肢骨折早期,肢体肿痛甚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5、肢伤退肿汤

组成:桃仁12g,丹参12g,川芎12g,当归9g,牛膝12g,红花9g,土鳖虫9g,乳香6g,黄柏9g,木通9g,苏木12g,牡丹皮12g,甘草6g。

方解:大凡下肢骨折初期筋脉破损明显,离经之血留在筋肉之间,瘀阻不通,易生肿痛。治当活血行气,消肿止痛。方中桃仁、丹参、川芎、当归、红花、土鳖虫、乳香活血祛瘀;牛膝既活血,又引血下行,可为引经之药;黄柏清利下肢瘀阻;木通、苏木、牡丹皮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合而为方,共奏活血消肿之功。

主治:下肢骨折早期瘀血肿痛明显。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6、化瘀补骨汤

组成:鸡血藤12g,丹参12g,生地12g,当归9g,白芍9g,白术12g,补骨脂12g,茯苓12g,骨碎补12g,川续断12g,血竭6g,木香6g,苏木12g。

方解:骨折中期肢体气滞血瘀渐消,脾胃虚弱者,生化不足,血少气弱,故肿痛难袪,更兼纳少神疲。治当化瘀行血,补骨续损。方中生地黄、当归、白芍补血行血敛阴;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生血;鸡血藤、丹参、血竭祛瘀行血通络;补骨脂、骨碎补、川续断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苏木活血散瘀,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瘀生血补骨之功效。

主治:骨折中期肿痛未消,肢体作痛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药物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

生活中治疗骨折的方法有很多,有西医治疗骨折的方法,也有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

其中中医的针灸主要用于治疗闭合性骨折,另外中医还有药物治疗骨折的方法。中医药物治疗骨折一般分三期来治疗。

  1、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

基本处方是在活动止痛汤的基础上加减。如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地必虫、骨碎补、落得打、川续断、延胡索各9克、桑枝12克。片剂可用化瘀活血片,七星散等。

  2、中期以和血生新为主

治疗基本以片剂为主,可用不同种类的片剂,如接骨片、接骨紫金丹等。汤剂可用续骨活血汤,如当归、白芍、主地、泽兰叶、地必虫、骨碎补、川续断、落得打、延胡索各9克、陈皮、枳壳各6克、鸡血藤、桑枝各12克。

  3、后期以固本培克为主

可用健步虎潜丸,每次服5克,服二次,或用汤剂,如生血补髓汤加减(当归、白芍、川断、狗脊、补骨脂、牛藤、杜仲、生地、熟地、黄芪、桑枝各9克,络石藤15克,也可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04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肩关节周围炎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2…

  • 适度少睡眠可以保长寿

    在现代社会,睡眠问题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你似乎总觉得睡不够,而即使睡够了,又会觉得睡得不好。牛津大学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的凯特·福克斯认为,人们总觉得自己睡眠不足,更大程度上说是心…

  • 治疗白发的偏方17

    经霜桐叶子。多收捣碎,以甑蒸之,生布绞汁,沐头

  • 小承气汤加味治疗脊柱术后腹胀

    主治:脊柱手术,伤及督脉,导致六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腹胀、腹痛(脊柱术后肠麻痹)。 处方:大黄15克,厚朴、枳实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少量多次服用。用药后见排气,腹胀消失,…

  • 治疗男性不育的偏方6

    萝摩全草、鹿角胶、龟版胶、阿胶、雄蚕蛾、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各80克,紫河车100克,淫羊藿、韭菜子、覆盆子、仙灵脾各30克,鸡胚10只。[制用法]授精鲜鸡蛋孵化14天去壳烘干研…

  • 妊娠水肿各种治疗方法

    妊娠水肿妊娠水肿指妊娠后,肢体面目等部位发生浮肿。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素体脾肾阴虚,孕后更感不足,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肾阳虚则上不能温煦脾阳,下不能温化膀胱,水道不利,泛溢肌肤,遂致…

  • 三七的临床应用体会与疗效

    三七除化瘀止血、活血消肿止痛功能外,又是一味补血、益气的补虚强壮佳品。近年来,周老在临床上,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病理特点,凡治疗一些久病不愈、虚实夹杂、气虚血瘀的慢性疾患,多使…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21

    粳米100克,鹿角胶15克。粳米煮粥,粥熟后加鹿角胶,姜米、精盐少许,食用3—5天为1疗程;本方主治不孕症。

  • 小柴胡汤医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和解剂,是一则疗效卓著、应用广泛的名方。笔者通过临床学习逐渐领悟到:小柴胡汤在制方上体现了平调阴阳的原则,即调节的双相性;小柴胡汤证的基本病理是正邪分争、休作有…

  • 新加香薷饮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小儿恶寒发烧,湿困脾阳

    外感挟湿侵脾肺,发热恶寒面黄白。厌食不渴头晕倦,恶心呕吐便溏稀。舌苔白腻或黄腻,舌红滑数濡数脉。解表透邪清湿热,藿香香薷连翘芩。半夏银花厚朴橘,苍术苓如佩兰叶。 方药: 新加香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