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白虎汤治疗高热64例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生石膏、甘草、知母、粳米组成。功能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严格掌握“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之白虎汤证治要点,随症加减使用,治疗高热6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64例患者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6~62岁,平均21.7岁;病程3~16天;体温均>39℃。其中伤寒、副伤寒19例,肺炎16例,夏季热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7例,风湿热9例,其它8例。

  2、治疗方法

处方:生石膏60~100g,甘草10g,知母15g,粳米20g(小儿减量)。随症加减:按照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进行加减,伴有表证者加连翘、银花、大青叶;湿热内阻加苍术、滑石;热人营血加羚羊角、水牛角;津气两伤加西洋参、天花粉、芦根;热盛引动肝风加钩藤、广地龙;阳明实热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湿热蕴结于筋骨,表现为关节肿痛加苍术、桂枝。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显效:体温降至37.0℃以下,且无反复;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有效:体温降至38.0℃以下,但时有反复,理化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无效:体温>39.0℃,理化检查指标经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64例中,显效5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

  4、病案举例

病案一:李某,女,56岁,因发热10余日而就诊。症见:高烧(体温39.4℃)、烦渴多饮、大便干、舌红少津、脉洪大。中医辨证为阳明经热证,治宜辛寒清热,投以加味白虎汤,药用:生石膏100g(先煎),知母20g,甘草10g,粳米20g,天花粉15g,连翘20g,大枣15g,服用2剂后,体温降至38.5℃,再服2剂体温恢复正常。此例患者经血培养确诊为“伤寒”,规范治疗10日痊愈。

病案二:张某,男,4岁,患者因“发热、咳嗽4天”而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9.6℃)、咳嗽、痰黄稠、口渴多饮、大便于,舌干燥少津,脉洪大。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右下肺可见少量斑片状阴影,诊断:小儿急性肺炎,热在气分,治以白虎汤加味,药用:生石膏50g(另包先煎),知母6g,甘草3g,金银花10g,黄芩6g,杏仁6g,芦根10g,薄荷5g,鱼腥草10g,浙贝6g,水煎日服1剂,日服3次,连服上方2剂后,体温降至37.8℃,照原方再服2剂,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上方略有加减再服4剂,热退咳止,半月后复查胸片双肺恢复正常。

  5、体会

高热为一常见症状,若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反恶热,体温在39~40℃之间,甚至更高,属阴阳经热,热在气分证候,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遇有高热患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高热待诊者,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退热效果。白虎汤是治疗阳明经证和气分热盛的主方。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气分,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泻胃火而透肌热;知母苦寒,滋阴降以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滋胃燥,知母与石膏相配伍,清肺胃之热而除烦渴;甘草、粳米益胃生津,养胃和中。在适应证方面,古人有“仲景白虎汤三证”之说,(1)“伤寒脉浮滑者,必里有热,表有邪,白虎汤主之”。(2)“伤寒,脉浮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3)“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也有白虎汤证3条,(1)“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2)“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日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3)“手太阴暑温,或已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现代实验研究白虎汤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笔者在临床中严格掌握“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之白虎汤证治要点,随症加减治疗流脑、乙脑、伤寒、副伤寒、肺炎,大叶性肺炎、产后发热、夏季热,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等出现的高热,具有气分热盛症状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   作者:陈春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经期饮食自疗法

    饮食自疗法鲜藕捣烂绞汁,每次50-100毫升,加糖适量口服,每日1~2次。鲜芹菜150克,煎汤服,每日2次,用于血热实证。淡菜50-100克、猪肉适量煮食,吃肉喝汤(经前即服用),…

  • 《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医案卷)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载案逾千,轻浅之病记载稍略,重病、久病或专示病案者,观察记载无不详细贴切,首尾完整。当时国内西医病案及论文也多不及其著述资料翔实。文中以中医立论者,必征诸实验…

  • 龟鹿二仙胶的功效与作用

     龟鹿二仙胶 出自《医 便》 【组成】 鹿角用新鲜麋鹿杀角,解的不用,马鹿角不用,去角脑梢骨二寸绝断,劈开,净用十斤(5000g) 龟版去弦,洗净,五斤,捶碎(2500g) 人参十…

  • 慈禧太后美容方

    用料:海珍珠(海产贝类生成的)、茶叶各适量。制法:海珍珠研细。用法:每次3克,每隔数日1次,茶水送服。

  • 经前期综合征方-柴黄汤

    方名:柴黄汤【功能主治】功能斡旋肝胆,交通阴阳。主治经前期综合征。【处方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党参12克、白术8克、姜半夏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在本征出现前1-2天开始服药…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目录第一章 美容老偏方,让您水嫩年年如少女——您不缺少美丽,只是缺少美容的知识和动力。1.香菇做面膜,让脸蛋嫩得能弹出水来 / 22.甘草鲜奶敷脸,去痘不留痕 / 53.脸上油腻,…

  • 防皱方十五

    白蔹、白芷、玉竹、白及、细辛、当归、鹿角胶、土瓜根、白茯苓、商陆、鸬鹚屎、密陀僧、瓜蒌仁、桑根白皮、橘仁、川芎、白附子、冬瓜仁、桃仁、硇砂各30克。将药捣为散,先将鹿角胶并硇砂,以…

  • 佝偻病方九

    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炒鸡蛋壳20克,白糖30克。共研细末,每次0.5克,1日3次,宜久服。本方适用于因肾气亏损所致小儿佝偻病。

  • 呕吐方八

    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先煎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空腹食。本方适用于胃寒所致呕吐。

  • 蛲虫

    (经常肛门痒)每晚睡前用一块2寸对方的胶布贴肛门,次日晨揭下,连用3天,可将虫子、虫卵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