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白虎汤治疗高热64例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生石膏、甘草、知母、粳米组成。功能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严格掌握“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之白虎汤证治要点,随症加减使用,治疗高热6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64例患者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6~62岁,平均21.7岁;病程3~16天;体温均>39℃。其中伤寒、副伤寒19例,肺炎16例,夏季热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7例,风湿热9例,其它8例。

  2、治疗方法

处方:生石膏60~100g,甘草10g,知母15g,粳米20g(小儿减量)。随症加减:按照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进行加减,伴有表证者加连翘、银花、大青叶;湿热内阻加苍术、滑石;热人营血加羚羊角、水牛角;津气两伤加西洋参、天花粉、芦根;热盛引动肝风加钩藤、广地龙;阳明实热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湿热蕴结于筋骨,表现为关节肿痛加苍术、桂枝。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显效:体温降至37.0℃以下,且无反复;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有效:体温降至38.0℃以下,但时有反复,理化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无效:体温>39.0℃,理化检查指标经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64例中,显效5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

  4、病案举例

病案一:李某,女,56岁,因发热10余日而就诊。症见:高烧(体温39.4℃)、烦渴多饮、大便干、舌红少津、脉洪大。中医辨证为阳明经热证,治宜辛寒清热,投以加味白虎汤,药用:生石膏100g(先煎),知母20g,甘草10g,粳米20g,天花粉15g,连翘20g,大枣15g,服用2剂后,体温降至38.5℃,再服2剂体温恢复正常。此例患者经血培养确诊为“伤寒”,规范治疗10日痊愈。

病案二:张某,男,4岁,患者因“发热、咳嗽4天”而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9.6℃)、咳嗽、痰黄稠、口渴多饮、大便于,舌干燥少津,脉洪大。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右下肺可见少量斑片状阴影,诊断:小儿急性肺炎,热在气分,治以白虎汤加味,药用:生石膏50g(另包先煎),知母6g,甘草3g,金银花10g,黄芩6g,杏仁6g,芦根10g,薄荷5g,鱼腥草10g,浙贝6g,水煎日服1剂,日服3次,连服上方2剂后,体温降至37.8℃,照原方再服2剂,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上方略有加减再服4剂,热退咳止,半月后复查胸片双肺恢复正常。

  5、体会

高热为一常见症状,若热势持续,高热不解,不恶寒,反恶热,体温在39~40℃之间,甚至更高,属阴阳经热,热在气分证候,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遇有高热患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高热待诊者,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退热效果。白虎汤是治疗阳明经证和气分热盛的主方。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气分,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泻胃火而透肌热;知母苦寒,滋阴降以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滋胃燥,知母与石膏相配伍,清肺胃之热而除烦渴;甘草、粳米益胃生津,养胃和中。在适应证方面,古人有“仲景白虎汤三证”之说,(1)“伤寒脉浮滑者,必里有热,表有邪,白虎汤主之”。(2)“伤寒,脉浮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3)“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也有白虎汤证3条,(1)“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2)“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日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3)“手太阴暑温,或已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现代实验研究白虎汤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笔者在临床中严格掌握“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之白虎汤证治要点,随症加减治疗流脑、乙脑、伤寒、副伤寒、肺炎,大叶性肺炎、产后发热、夏季热,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等出现的高热,具有气分热盛症状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   作者:陈春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牙周炎、牙龈炎

    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火止痛,并痊愈。

  • 失眠的原因与对策

    胡先生,五十多岁,平日较易为芝麻小事操心,是个容易紧张、焦虑的人,平常睡眠品质并不是很好。这几年来,经济不景气,生意不好做,使他忧心如焚。白天工作时,深怕事情办不好,总是放心不下,…

  • 肺癌方十七

    大蒜20瓣,木瓜、百部各9克,艾叶18克,陈皮、生姜、甘草各9克。水煎服,日1剂。本方来源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功能祛痰止咳,健胃止呕,适用于肺癌咳嗽剧烈,胸疼气短,略脓样…

  • 虚寒久痢、休息痢验方歌

    久痢贵在寒热分,议方当先议病明。四末不温虚寒痢,当归四逆汤法珍。脉细欲绝或沉弱,内无伏热辨要清。发作有时休息痢,中寒气虚病之因。恶寒踡卧腹中痛,理中加减妙义深。痢久脾虚中气陷,清阳…

  • 中西医如何治疗早泄?

    对早泄的中药治疗一般同阳痿一样,因为早泄往往是阳痿的前兆,二者在病因病历上基本一致。A.相火亢进:性欲亢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眩头昏、目赤耳鸣、面部烘热、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

  • 呕吐方八

    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先煎良姜,去渣取汁,后下米煮粥,空腹食。本方适用于胃寒所致呕吐。

  •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 肝胆肾卷》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肝胆肾卷》系统总结了16位国医大师临证治疗常见肝胆肾病的20余种病症、227例医案,及129首效验方。总分为肝胆病和肾膀胱病两大部分,验案包括案例、按语和出处,…

  • 九味羌活汤组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九味羌活汤组成2 九味羌活汤的功效与作用3 九味羌活汤医案4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九味羌活汤的论述九味羌活汤组成 羌活10g 防风6g 苍术6g 细辛6g(先)…

  • 湿阻型湿疹的治疗方

    候:多为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液水浸淫,常伴有胃纳不香,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治法:健脾除湿,养血润肤。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15g,白术…

  • 补脾益胃法治疗脐痈

    少数脐痈病深殊,粘液尿液脐孔出。感染毒邪湿疹起,肿胀疼痛脓臭秽。胬肉高突口不收,条索硬结脐瘘成。患者面黄肢乏力,补脾益胃治相宜。参苓术芪赤白芍,半夏陈皮麦楂曲。外治参照一般痈,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