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

海龙
(《纲目拾遗》)

【异名】水雁(《现代实用中药》),海蛇(《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或尖海龙除去皮膜及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①刁海龙
体形狭长而侧扁。体全长37~50厘米。体高远大于体宽。躯干部五棱形;尾部前方六棱形,后方逐渐变细,为四棱形;尾端卷曲。腹部中央棱特别突出,体上棱脊粗强。头长,与体轴在同一水平线上,或成大钝角。眼眶四周、吻管背腹面及顶部的后端,均被有大小不等粗糙颗粒状棘;颈部背方呈棱脊状,具颈棘2个。吻特别延长,约为眶后头长的2倍。眼大而圆,眼眶突出。鼻孔每侧两个。口小,前位。鳃盖突出,具明显的放射状线纹。鳃孔小,位近头佣背缘。全体无鳞,外覆环状骨片,体部的骨环25~26,尾部骨环56~57;背鳍较长,41~42,始于尾环第1节,止于第10或11节。臀鳍4,极短小。胸鳍23,短宽,侧位,较低。无尾鳍。体淡黄色,于躯干部上侧棱骨环相接处有一列黑褐色斑点。
栖息于沿海藻类繁茂处。分布南海近陆海域。

②拟海龙
体长20~22厘米,体宽大于体高。躯干部粗强,近四棱形;尾部细尖卷曲,前方六棱形,后方渐弱,为四棱形。头长,与体轴在同一水平线上。胸鳍基部前方,各具一较大而突出的结,头上除眼嵴上缘各具一向后的小棘外,余无棘刺。吻长而侧扁,约为眶后头长的2倍。眼眶稍突出。骨环体部16~17,尾部51~53。体上棱嵴粗杂。背鳍40~41,起于体环最末节,止于尾环第9~10节。臀鳍5~6,很小,紧位于肛门后方。胸鳍20~22,短宽,侧位,较低。无尾鳍。体鲜绿黄色。体侧及腹面均有大小不等鲜黄斑点,吻侧及下方具有不规则深绿色网纹。
分布我国南海近陆海域。

③尖海龙,又名:杨枝鱼、钱串子。
体细长呈鞭状,全长11~20厘米,体高及宽近相等。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尾后方渐细,不卷蚀。头长而细尖。吻长超过头长的1/2。骨环体部19,尾部36~41。背鳍较长,39~45,始于最末体环,止于第9尾环。臀鳍4,短小。胸鳍12~13,扇形,位低。尾鳍9~10,后缘圆形。体黄绿色,腹侧淡黄,体上具多数不规则暗色横带。背鳍、臀鳍及胸鳍淡色,尾鳍黑褐色。
分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近陆海域。

【采集】全年均可采捕,洗净晒干。或除去外面皮膜及内脏后,洗净晒干。通常以4~9月间产量最大。

【药材】①刁海龙的干燥全体,呈长条形而略扁,中部略粗,尾部渐细而弯曲。全长20~40厘米,中部直径2~2.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灰棕色。头部前方具管状长嘴,嘴基部有深陷的眼睛1对。躯干部具5条纵棱,尾部前段具6条纵棱,后殴具4条纵棱。全体有圆形突起的图案状花纹。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以条大、色白、完整者为佳。
主产广东。

②拟海龙的干燥全体(又名:海钻),呈长条形而平扁,中部略粗,尾部细而略弯,全长约20厘米,中部直径约2厘米。表面灰棕色。嘴长管状。眼大而圆。躯干部具4条纵棱,尾部前段具8条纵棱,后段具4条纵棱。全体具图案状花纹。体轻,骨质,坚硬。气味同前种。
主产福建、广东。

③尖海龙的干燥全体(又名:小海龙),呈细长条形而扭曲。全长约15~20厘米,直径0.4~0.5厘米。尾长约为躯干的2倍。表面背部灰褐色,腹部灰黄色。躯干部有7条纵棱,尾部有4条纵棱。骨环不甚明显。质轻而脆,易折断。气腥,味淡微咸。
主产山东。

广东民间尚以粗吻海龙的全体入药。

【炮制】海龙:用水刷净,切块或捣碎。酒制海龙:取净海龙,用黄酒润透,微火烘烤至黄色酥脆即成。

【性味】咸甘,温。

①《药材资料汇编》:"甘,温,无毒。"

②《中药材手册》:"味咸。"

③《中药鉴别手册》:"咸甘,温。"

【功用主治】补肾壮阳。治阳痿。

①《纲目拾遗》:"功倍海马。催生尤捷效。"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药,有兴奋作用,用于老人及衰弱者之精神衰惫。治血气痛。"

③《中药鉴别手册》:"补肾壮阳。治阳萎、不育。"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5~8分。

【宜忌】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3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鹿茸草

    鹿茸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茵陈、白丝草、土茵陈(《湖南药…

  • 绿豆升麻

    绿豆升麻(《贵州草药》) 【异名】马尾升麻。 【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类叶升麻的根茎。 【植物形态】类叶升麻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茎块状,须根多数,粗短,黑褐色。茎绿色,直立…

  • 落葵_落葵可以入药吗_落葵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艹终)葵、繁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染绛子、紫草、燕脂豆、木耳菜、潺菜、紫葵、紫豆藤、红藤菜、软藤菜、红鸡屎藤、藤罗菜、…

  • 柿子

    柿子(《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采集】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

  • 蛴螬

    蛴螬(《本经》) 【异名】蟦(《尔雅》),蟦蛴(《本经》),应条(《吴普本草》),地蚕(郭璞),蜰齐、敦齐(《别录》),乳齐(陶弘景),土蚕(《安徽药材》),老母虫(《四川中药志》…

  • 蔓荆子叶

    蔓荆子叶(《岭南采药录》) 【异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植物形态详"蔓荆子"条。 【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

  • 金钱橘饼

    金钱橘饼(《纲目拾遗》) 【异名】金橘饼(《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或金弹的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植物形态详"金橘"条。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消食,下气…

  • 野百合

    野百合(《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间常…

  • 大叶狼豆柴

    大叶狼豆柴(《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 【植物形态】梯氏木蓝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17枚;小叶对生,有短柄,矩形,长2…

  • 红帽顶

    红帽顶(《陆川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叶。植物形态详"大毛桐子根"条。 【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功用主治】治湿疹,褥疮,背癣。 ①《陆川本草》:"凉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