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的症状,中医补气血养生法

本文目录

1 气血不足的症状2   中医对气血的认识3   中医饮食调养方法3.1   滋补五脏面色红润食疗方气血不足的症状

下例一些症状可以由自己作简易的判断。

(1)肤色暗淡,甚至长斑,唇色、指甲颜色淡白。

(2)常觉得头晕、眼花,感觉疲劳。

(3)最近一段时间消瘦、口干、心悸。

(4)睡眠质量不高,经常无缘无故失眠。

(5)经常会有手足发麻的情况发生。

(6)月经颜色比正常情况偏淡并且量少。

如果上次的六点,你占到三点或以上的话,那么小编建议大家就去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或者找中医调理下。

  中医对气血的认识

气血,是中医专用名词。中医说的“血”,因为可见较好理解,是指流动在经脉中的红色液体;中医说的“气”,肉眼看不见显得较玄,是指人体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如眼之视、手之握、口之张、足之步、胃的消化功能等等,中医认为,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都属“气”的范畴。

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循行于人体之中,无处不到。气血的运行受影响,表现为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无以鼓动血行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伤瘀凝,壅塞脉道,必阻碍气机流通。《金匮》强调,从患者反应于外的面色,脉象入手,了解患者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以预测疾病的凶吉。

中医认为,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不息,它内至五脏六腑,外达形体各组织官窍,为全身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才足以保证生命的健康发展。

我们只有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了,这样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够正常的活动起来,人才能够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实践证明,人的血随气运行,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气塞则血滞。

中西医对血的认识,两者不同地方:西医认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是由全身的血管,而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途径,是依赖经络进行。

那么中医认为“经络”又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经络包括了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有形可见的部分,但还可能是现代科技无法测知的其他物质。

血管相当于地球上广布的公路、铁路,这是人们最常用交通路径;人体的经络,除了公路、铁路,可见部分外,还包括航空航线、航海航线等,这些航线却是人们看不到的通路;但是,事实上却能把人们送往世界各个角落。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医学实践,确切已经证明经络是存在的。在经络上的“接触点”或“转输点”都是气血传输、拥集、积聚、敏感的地方,中医称作穴位。在每条经上的穴位,都能调节这条经络的通畅,通过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再由经络去调节脏腑,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些穴位,想象成车站、机场、码头,通过调节这些交通要塞,达到疏通交通的目的。气血在经络循行的时候,也可能有不畅通的情况,通过对这些穴位的作用,我们可以达到通畅气血的目的。这就是中医传统的疗法理论依据。

中医对气血的关系,与现代哲学里讲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相类似。血是物质基础,性质属阴;气是上层建筑,性质属阳。人体生命活动表现为阴阳交换循行、动态平衡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始终如一,生命才有朝气,人们所向往的延年益寿与活得健康愉快才能得到解决。

不仅,人体需要气血阴阳平衡,而且,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平衡。中华文化之最周易的阴阳八卦图,正是表达这种哲理。人类打破了这种平衡,必然招致种种祸端。

  中医饮食调养方法

中医认为,只有气血充足,阴阳平衡,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行,精神才能体现饱满,肤色才能体现红润,眼睛才能视物清晰。

观察我们女性朋友许多表象,就可以知晓健康状态。如口唇红润是表示脾胃健康、气血充足;面色红润是表示心功能正常、气血旺盛畅通;头发乌黑、毛发正常是表示精血充足。

如果我们女性朋友肤色发黄、口唇色淡、毛发无光泽,至少是气血虚弱之人;如果我们女性朋友肤色口唇晦暗、皮肤毛发干燥,至少是血瘀导致其症;如果我们女性朋友皮肤油腻粗糙、易生痤疮,至少是血热导致其症。由此可见,气血是女性美容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现代科技虽然提供了品种繁多的化妆品,虽然也可以临时应对,但是追求内外兼美的健康女性,更应该选择补气活血,由内而外的美容方法。

  滋补五脏面色红润食疗方

  (1)补心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人体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将营养物质输送全身。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脸色就会苍白晦滞或萎黄无华

桂莲粥:桂圆肉、莲子肉各30克,糯米100克;作法,加水烧沸后,改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即可。

此方特别对心气虚、心血亏少者,有奇效。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

  (2)补肝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瘀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银杞菊花粥:银耳、枸杞、菊花各10克,糯米60克;作法,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

此方对肝脏失调者,有奇效。常服此粥能养肝、补血、明目、润肤、祛斑增白之功。

  (3)补脾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萎黄不泽。

红枣茯苓粥: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作法,将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

此方对脾运障碍者有效。常服此粥能滋润皮肤,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有养颜美容作用。

  (4)补肺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的气机以宣降为顺,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

百合粥: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作法,将百合、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再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代早餐食。

此方对肺功能失常者,需补肺气、养肺阴,可常食用。特别用于各种发热症治愈后,遗留的面容憔悴,长期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更年期妇女的面色无华者,常食有较好的恢复容颜色泽的作用。

  (5)补肾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将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当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未老先衰。

芝麻核桃粥: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100克;作法,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

此方对肾功能失调者,引起的容颜受损者,常服用能帮助毛发生长发育,使皮肤变得洁白、丰润。

关爱自己,关爱健康,是女人美貌的真谛。

在食疗养生过程,不要忘了适当运动,也是养生秘诀,适当运动是调养身体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

女性朋友们,只要开心生活、注意规律,用心调养,补气养血,女人拥有一份美丽容颜,不再是一件难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5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褥疮的偏方

    鸡蛋治褥疮用料:鸡蛋数个制用法:鸡蛋煮熟,迅速放入凉水中,凉透后去外壳,取鸡蛋清外表的薄膜贴在患处。

  • 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糖尿病56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研究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

  • 不孕症方十四

    紫石英、党参、川断各15克,仙灵脾9—15克,黄岑、徐长卿、菟丝子、当归、白芍、白术、云苓、炙甘草各9克,熟地12克,川椒1.5克,鹿角霜、川芎各6克。水煎服,每月从月经第七天开始…

  • 鼻咽癌方十

    太子参30克,玄参、麦冬、生地、女贞子各15克,石斛10克,花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开始放疗即服中药。本方为中医李连华方,功能益气养阴,适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

  • 入冬怎样防治感冒

    伴着萧瑟秋风带来的阵阵寒意,进入了感冒多发的季节。感冒为常见病,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由于感冒使机体抗病力下降而易于导致其它疾病,如感冒可以并发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急性心肌炎…

  • 治疗哮喘的偏方14

    仙茅12克,人参6克,阿胶10克,鸡内金8克,糯米15克。[制用法]仙茅须米泔浸,阿胶应另烊,共水煎服。[适应证]心肾不足、肾不纳气而致的喘咳。

  • 方剂20

    朱砂0.3克,全当归、高梁米各12克。[制用法]共研末,用猪心血调丸。晚上临睡前服。[适应证]心烦不眠和常年服安眠药者。

  • 八珍益母丸加减治疗不孕症

    结婚三年不能生,男方无病不孕成。肾亏血损宫虚寒,肝郁气滞冲任虚。 注:妇女结婚三年以上,不能生男育女,男方无病不缺乏生育能力,是为不孕。排除先天因素,病理变化而造成的不育,主要是肾…

  • 治疗咳嗽的偏方15

    竹沥20克,川贝母l2克,枇杷叶3克,侧柏叶9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久咳不愈。

  • 盐漱法

    用一杯温开水,加入一茶匙食盐。将盐水含于口中,然后使劲反复鼓漱,接着用牙刷反复刷两三分钟,除可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外,还有消炎灭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