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睡觉流口水怎么办

很多人睡觉的时候都会不经意的流口水,一般都是因为,睡姿不当、口腔卫生不好以及使用了一些药物引起的。而中医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气不摄,或多为胃中有热,或为宿食内停、或为痰热内蕴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睡觉时常常从口角流出。那么睡觉流口水怎么办?怎样调理好了?以下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本文目录

1   (一)中医辨证治疗2   (二)食疗调理3   流口水多为脾胃虚弱
  (一)中医辨证治疗

1.中气(脾气和胃气合则是中气)不足之人,即脾胃不和之人易流口水,症状是:不思饮食,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20g,茯苓15g,白术15g,半夏15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0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日常生活中可以进食山药炖排骨及莲子羹。

2.脾喜燥恶湿,脾被湿困,脾气不能上升而下陷之人易流口水,症状是:头目眩晕,神疲乏力,腹胀满闷,便溏泄泻,舌苔白腻。

  治则:温中健脾除湿。

  方药:理中汤合二陈汤加减

人参15g,白术15g,半夏15g,苍术10g,藿香15g陈皮15g,厚朴10g,茯苓10g,甘草6g,加水1升,煎取半升,一日分三次。

3.胃中有热者:面颊发热,喜冷恶热,或牙龈出血,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胃泻热。

  方药:清胃散加减。

生地黄6g,当归6g,牡丹皮9g,黄连6g,升麻9g,加水1升,煎取半升,一日分三次。

4.饮食内停者: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则: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山楂180g,神曲60g,半夏90g,茯苓90g,陈皮30g,连翘30g,莱菔子30g,研为末,炒饼为丸,每次服七八十丸(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因为寒热虚实不同,因此我们在治疗的时候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治疗。

  (二)食疗调理

  1、莲子

清代《本草备要》说,莲子“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坏,人得食之,发黑不老”。宋代《太平圣惠方》载莲子粉粥,每次取莲子粉15~2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可以治疗年老体弱、慢性泄泻、多梦失眠、夜间多尿,令人强健。

  2、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

  3、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4、玉米两个,排骨200克

制用法:排骨和玉米放在锅内煲汤,熟后吃玉米、排骨喝汤。

  5、胡萝卜2个,青椒适量

制用法:放在锅内,加入调料爆炒,待熟后食用。

  6、南瓜、小米

制用法:南瓜和小米放在锅内煮熟后食用。

  7、大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8、健脾

可用山药、白术、苡仁、土豆、白扁豆、红薯等,只要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炖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醒脾效果会更好。

  9、用瘦牛肉30克,香菇10克

牛肉先用粉面裹好。汤沸后入泡好香菇,再拨进牛肉片,同时点入适量味精、食盐、香油,煮沸后即可。

  10、四神沙参猪肚汤

猪肚半个、薏仁100克、盐适量、沙参25克、莲子200克、茯苓100克、新鲜山药200克、芡实100克。做法:先猪肚洗净烫水,切成大块;芡实、薏仁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沥干;山药削皮、洗净、切块;莲子、沙参冲净。然后将除莲子和山药外的材料放入锅中,煮沸后,再转文火炖30分钟,加入莲子和山药。再续炖30分钟,煮熟烂后,加盐调味即可。

在临床中,还有一部分睡觉流口水的人,是因各种疾病引起,如面瘫、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口腔疾病患者,应积极到医院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勤加锻炼,饮食规律,勿饥饱无制,勿暴饮暴食,忌食肥甘厚味,宜清淡,注意口腔卫生,保持乐观开朗的良好心态。

睡觉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然而一旦睡着了,有的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流口水。如果是小宝宝,大家还会觉得无伤大雅,但是如果是成年人就会引起很多问题,这种睡觉时爱流口水的人是不是得病了呢?

  流口水多为脾胃虚弱

专家介绍,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开窍于口,成年人睡觉流口水与脾虚有关,即俗称脾胃虚弱。脾虚运化失常,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肌肉弹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着后,会张开口,形成口水外流。这种情况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所致,即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专家提醒,睡觉的时候爱流口水,可能是一些“小问题”引起的,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首先不要有精神负担,先到正规医院去检查,针对流口水的原发疾病予以治疗,例如神经官能症、口腔炎症等;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后不要立即就寝,晚饭不要吃得过多或过多食用油腻、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养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口腔内炎症的发生。

另外,睡前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或过度用脑。如果你经常睡眠流口水,最好多加注意身体,及时调补。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脾虚一般不会单一出现,或夹寒,或兼热,或有气滞之象等,所以一般没有固定的方剂,最好不要自己选择中药调补,调理脾虚一定要请中医师为你辩证清楚后,用药才会见到效果,否则虽脾虚有所好转,而其它症随之而起,得不偿失。

  睡觉姿势不对

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可能是睡觉姿势不当引起的,如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等。这种情况下,只需要适当调整睡觉姿势,就可减少流口水情况的发生。

  兴奋过度

身体疲劳、用脑过度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可能会诱发神经紊乱,睡觉时大脑会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流口水。这种情况应从调节生活、饮食习惯入手,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注意休息。平时可多吃一些薏米、莲子、山药、扁豆、胡萝卜、香菇、大枣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四味汤,二至丸加减治疗迁延性肾炎与慢性肾炎

    迁延慢性肾炎病,急性肾炎转变成。脾肾两虚蛋白尿,阴虚血热尿血红。脾肾阳虚水泛肿,肾衰贫血气血羸。 注:急性肾炎不愈,则转变为迁延性肾炎与慢性肾炎。肾炎到这个阶段,临床表现往往错综复…

  • 感冒有什么危害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中70%-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由细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曼塞、流涕、咽痛、头痛、发热、咳嗽和四肢乏力等。感冒可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引…

  • 男性不育症方一补肾益精汤

    方名:补肾益精汤【功能主治】功能补肾虚,益精髓。主治肾虚体弱、阳萎之男性不育症。【处方组成】熟地30克、杞子15克、淮山药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

  • 中药滑石的功效与作用,上开腠理而发表

    滑石的性味、主治,我们已经熟知。但刘老在临床中却经常运用滑石治疗外感疾病,认为它能解肌发汗,它发汗而不伤气阴,这一特点胜过羌活等药。刘老的理解是:滑石之所以能够“上开腠理而发表”,…

  • 黄土汤的组成配方,方歌,功效与作用

    黄土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各9g) 灶心黄土半斤(3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先将…

  • 中医治疗痰饮咳喘的方剂

      1.麻银定喘汤方歌 哮喘痰饮有便方,二钱甘草与麻黄。银杏去壳用五个,煎汤温服转平康。 注:此方以麻黄6克 甘草6克 银杏去壳5个 合煎服之。   2.痰饮咳喘简便方歌 痰饮咳喘…

  • 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名】菌痢汤。【组成】银花50克,黄连20克,白头翁50克,秦皮50克,大黄30克,炒地榆…

  • 秋天吃藕润肺补血

    藕属睡莲科植物,它的品种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藕性温,含丰富的单宁酸,具有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功能。生食鲜藕或挤汁饮用,对咳血、尿血等患者能起辅助治疗作用。莲藕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

  • 治疗感冒的偏方5

    紫苏叶30克(干品),生姜5片。[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连服1-2天。[适应证]重感冒。

  • 青黛粉的功效与作用:用青黛粉自制面膜养肤美肤

    当岁月的痕迹一点一点在脸上显示出来,女人们开始不断寻求各种方法。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小秘密,用青黛粉吧,让你的肌肤日渐美丽,青春永驻—— 年过三十,也许你并不觉得肌肤有什么大的变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