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胃的方法,中医治疗胃病,胃溃疡的处方

  中医养胃的方法

  1.饮食疗法

饮食是中医养胃食疗的常见内容,除遵循饮食原则外,在日常中要多食牛奶、包心菜、汤水、茯苓、莲子、芡实、猪肚、羊肉、菠菜、红薯、桂圆、山药、南瓜、胡萝卜等容易消化且符合养胃特点的食物。同时要注意烹饪的方式方法,食物制作要多以炖,煲,煮为主。

  2.运动疗法

运动在身体保健方面的具有积极作用,胃部保健需求人群,同时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为充分发挥运动在养胃方面的作用,要注意根据人群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方法,进而避免盲目运动造成的各种系列后果。

  3.按摩疗法

适当的自我按摩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经常按摩胃部和足三里,能增加肠胃动力,促进消化。具体的按摩要注意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进而避免盲目按摩造成副作用,同时对养胃的没有好的帮助。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而东垣辩曰:“吐酸不仅属热,也属寒也。”临床中,凡寒、热、湿、食、痰火均可致酸,而嘈杂酸甚者必有热火。且酸多者,多与肝火有关。因肝之在味为酸,肝热犯胃则吐酸也。以下介绍10个中医治疗胃病,胃溃疡的处方。

  1.左金丸

处方:吴茱萸2g,黄连10g。

功效:疏肝清热,制酸止吐。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有胃痛、呕吐、泛酸等症。

方解:吴茱萸辛、苦,性热。有温中止痛,疏肝理气,和胃止呕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痉止痛、抑制胃运动而止呕止吐、抗溃疡并抑制胃酸的作用。

黄连苦寒,清胃热并燥湿,泻肝、胃之火并解湿热之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消炎、抑制渗出、抑制幽门螺杆菌、抗溃疡、调节胃运动、解痉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

两药同用,疏肝郁、泻肝火、清胃中湿热、降逆止呕、止痛制酸。吴茱萸辛热,黄连苦寒,一辛一苦,中医称为辛开苦降或辛开苦泻。而且一寒一热,寒为主,热为辅,称为寒热反佐,吴茱萸反佐黄连。

加减:胃痛甚者,加陈皮、佛手、白芍等,以加大理气止痛(解痉)效果;胃热甚者,选加黄芩、蒲公英、栀子、金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强清热抗菌力度;胃酸甚者,可选加高良姜、黄芩。

  2.瓦楞汤

处方:煅瓦楞子30g,元胡30g,炙甘草10g。

功效:消痰化瘀,制酸止痛。

主治:各种胃炎、溃疡病之胃酸过多,表现为烧心或泛酸或嘈杂。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3.姜连汤

处方:干姜、黄连。

功效:辛开苦降,泻热消痞。

主治:慢性胃炎、溃疡、肠炎属于中焦,寒热互结者。症见心下痞满,泛酸或嘈杂,或肠鸣腹泻。

方解: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干姜温脾阳,除里寒。二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共奏平调寒热、泻热消痞、健胃厚肠之功。此对药是辛开苦降、清热消痞、调整胃肠功能、消炎解痉制酸止痛的较好对药。

  4.乌贝散

处方:乌贼骨、浙贝母(也有用川贝母)。

功效:消痰散结,制酸止血。

主治:凡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之胃酸过多,症见烧心或泛酸,或嘈杂,不论寒热均可用之。

  5.乌楞汤

处方:乌贼骨、煅瓦楞子。

功效:散结消痰,制酸止血。

主治:胃病胃酸过多者,不论寒热皆可用。

方解:二药均含大量的碳酸钙,为碱性药物。故能中和胃酸,有较强的制酸作用。

  6.茱连丸

处方:吴茱萸、黄连、黄芩、苍术、陈皮。

功效:疏肝清热,除湿和胃,制酸。

主治:湿热吐酸。

方解:方中苍术燥湿,湿除不生热;陈皮行气,气行不生郁;黄芩、黄连清热泻肝火,热去不吐酸;吴茱萸疏肝,温中降逆,辛热也制黄芩、黄连之苦寒。

  7.曲麦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神曲、麦芽。

功效:燥湿消食制酸。

主治:宿食不化,吞酸呃臭。

方解:《医方考》:“食经宿而不化,有热则令人吞酸,无热则但呃臭而已。”

  8.火郁越菊丸

处方:苍术、香附、川芎、青黛、栀子。

功效:行气解郁,清热制酸。

主治:气郁化火之吐酸。

方解:苍术、香附、川芎,用解诸郁,尤解气郁;青黛、栀子,清热泻火。

  9.茱萸六一散

处方:滑石6g,甘草1g,吴茱萸1g。

功效:清利湿热制酸。

主治:湿热所致之吐酸。

方解:滑石,淡而寒,清利湿热;吴茱萸,辛热为其佐,疏其肝;甘草性温气平,和中泻火。三药合用,共奏清热去湿、和中制酸之效。

  10.痰火越鞠丸

处方:海浮石、胆南星、瓜蒌仁、青黛、栀子、苍术、香附、川芎。

功效: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

主治:痰火引起的嘈杂。

方解:嘈杂者,痰火内动也,令人不安。方中海浮石咸能软坚祛顽痰;胆南星,燥可祛湿痰;瓜蒌,苦可下逆痰;栀子、青黛,苦寒清热泻火;苍术、香附、川芎,行气解郁。合用共奏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之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哮喘秘方

    桑白皮15克、苏子15克、炙麻黄10克、杏仁15克、甘草10克、天花粉10克、冬瓜子15克、地龙15克、石膏30克、熟地15克、山药15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功效…

  • 苓桂术甘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心脾阳虚,气滞血瘀,心脉不通

    心脾阳虚气血瘀,心悸欲按阵发疼。短气喘息面唇青,头昏眼花结代脉。胁下痞块胀且痛,中度浮肿舌黯瘀。温补心脾治血气,苓桂术甘失笑医。苓桂荷梗炙草芪,苍白蒲黄五灵脂。气血虚甚加归芪,血瘀…

  • 桑螵蛸

    临床应用:1.治疗滑精、尿频、小便白浊。2.阴虚火旺者忌用。

  • 黄连解毒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黄连解毒汤组成】2 【黄连解毒汤方歌】3 【黄连解毒汤方解】4 【黄连解毒汤主治】5 【黄连解毒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黄连解毒汤的论…

  • 抗皱方三

    白芷、白蔹、白术各30克,白及15克,白附子、白茯苓(去皮)、细辛各9克。上药筛净,共为极细末,用鸡子清调和,为丸如弹子大或小指状,阴干,贮瓶备用。每晚洗脸后,用温浆水在瓷器内磨汁…

  • 慢性胃炎胃寒胃下垂

    生猪肚半斤,洗净切片,加白胡椒半两,老生姜半两,油盐少许,煮烂,一次吃完(胡椒、生姜不吃),一日两次,饭前食用,连吃一星期,可治多年胃病。忌酒、辣、冷食。

  • 鸡眼、瘊子

    先用快刀将患处外部老皮削去。再涂上清凉油,用香烟火熏烤,至疼时稍坚持后拿掉烟火,一日二次,连用10天,半月后可脱落不发。

  • 雀斑方五

    旋复花若干。将族复花检去杂物,去除梗叶,筛净泥土,研成细粉备用,用时洗脸。本方适用于雀斑,亦可使皮肤润泽、驻颜。

  • 胆汁具有护肝、保肝、养肝的作用,治疗肝硬化偏方一则

    某日,柴老至食品单位诊病,诊余杂谈,偶尔谈及购食猪肝。当时有一经验丰富之职工云:“购食猪肝,如新买即食,可摘去胆囊;如延数日后再食,可保留胆囊储藏,候煮食时再摘除胆囊。其煮熟之肝,…

  • 腹泻验方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一不小心吃了污染或变质食品,就会出现腹泻的情况,有的甚至发热、呕吐。本人有一个治疗该病的简易方法,现介绍如下。方法:采新鲜马齿苋100克,或到药店购马齿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