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胃的方法,中医治疗胃病,胃溃疡的处方

  中医养胃的方法

  1.饮食疗法

饮食是中医养胃食疗的常见内容,除遵循饮食原则外,在日常中要多食牛奶、包心菜、汤水、茯苓、莲子、芡实、猪肚、羊肉、菠菜、红薯、桂圆、山药、南瓜、胡萝卜等容易消化且符合养胃特点的食物。同时要注意烹饪的方式方法,食物制作要多以炖,煲,煮为主。

  2.运动疗法

运动在身体保健方面的具有积极作用,胃部保健需求人群,同时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为充分发挥运动在养胃方面的作用,要注意根据人群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方法,进而避免盲目运动造成的各种系列后果。

  3.按摩疗法

适当的自我按摩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经常按摩胃部和足三里,能增加肠胃动力,促进消化。具体的按摩要注意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进而避免盲目按摩造成副作用,同时对养胃的没有好的帮助。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而东垣辩曰:“吐酸不仅属热,也属寒也。”临床中,凡寒、热、湿、食、痰火均可致酸,而嘈杂酸甚者必有热火。且酸多者,多与肝火有关。因肝之在味为酸,肝热犯胃则吐酸也。以下介绍10个中医治疗胃病,胃溃疡的处方。

  1.左金丸

处方:吴茱萸2g,黄连10g。

功效:疏肝清热,制酸止吐。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有胃痛、呕吐、泛酸等症。

方解:吴茱萸辛、苦,性热。有温中止痛,疏肝理气,和胃止呕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痉止痛、抑制胃运动而止呕止吐、抗溃疡并抑制胃酸的作用。

黄连苦寒,清胃热并燥湿,泻肝、胃之火并解湿热之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消炎、抑制渗出、抑制幽门螺杆菌、抗溃疡、调节胃运动、解痉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

两药同用,疏肝郁、泻肝火、清胃中湿热、降逆止呕、止痛制酸。吴茱萸辛热,黄连苦寒,一辛一苦,中医称为辛开苦降或辛开苦泻。而且一寒一热,寒为主,热为辅,称为寒热反佐,吴茱萸反佐黄连。

加减:胃痛甚者,加陈皮、佛手、白芍等,以加大理气止痛(解痉)效果;胃热甚者,选加黄芩、蒲公英、栀子、金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强清热抗菌力度;胃酸甚者,可选加高良姜、黄芩。

  2.瓦楞汤

处方:煅瓦楞子30g,元胡30g,炙甘草10g。

功效:消痰化瘀,制酸止痛。

主治:各种胃炎、溃疡病之胃酸过多,表现为烧心或泛酸或嘈杂。寒热虚实皆可用之。

  3.姜连汤

处方:干姜、黄连。

功效:辛开苦降,泻热消痞。

主治:慢性胃炎、溃疡、肠炎属于中焦,寒热互结者。症见心下痞满,泛酸或嘈杂,或肠鸣腹泻。

方解: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干姜温脾阳,除里寒。二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共奏平调寒热、泻热消痞、健胃厚肠之功。此对药是辛开苦降、清热消痞、调整胃肠功能、消炎解痉制酸止痛的较好对药。

  4.乌贝散

处方:乌贼骨、浙贝母(也有用川贝母)。

功效:消痰散结,制酸止血。

主治:凡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之胃酸过多,症见烧心或泛酸,或嘈杂,不论寒热均可用之。

  5.乌楞汤

处方:乌贼骨、煅瓦楞子。

功效:散结消痰,制酸止血。

主治:胃病胃酸过多者,不论寒热皆可用。

方解:二药均含大量的碳酸钙,为碱性药物。故能中和胃酸,有较强的制酸作用。

  6.茱连丸

处方:吴茱萸、黄连、黄芩、苍术、陈皮。

功效:疏肝清热,除湿和胃,制酸。

主治:湿热吐酸。

方解:方中苍术燥湿,湿除不生热;陈皮行气,气行不生郁;黄芩、黄连清热泻肝火,热去不吐酸;吴茱萸疏肝,温中降逆,辛热也制黄芩、黄连之苦寒。

  7.曲麦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神曲、麦芽。

功效:燥湿消食制酸。

主治:宿食不化,吞酸呃臭。

方解:《医方考》:“食经宿而不化,有热则令人吞酸,无热则但呃臭而已。”

  8.火郁越菊丸

处方:苍术、香附、川芎、青黛、栀子。

功效:行气解郁,清热制酸。

主治:气郁化火之吐酸。

方解:苍术、香附、川芎,用解诸郁,尤解气郁;青黛、栀子,清热泻火。

  9.茱萸六一散

处方:滑石6g,甘草1g,吴茱萸1g。

功效:清利湿热制酸。

主治:湿热所致之吐酸。

方解:滑石,淡而寒,清利湿热;吴茱萸,辛热为其佐,疏其肝;甘草性温气平,和中泻火。三药合用,共奏清热去湿、和中制酸之效。

  10.痰火越鞠丸

处方:海浮石、胆南星、瓜蒌仁、青黛、栀子、苍术、香附、川芎。

功效: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

主治:痰火引起的嘈杂。

方解:嘈杂者,痰火内动也,令人不安。方中海浮石咸能软坚祛顽痰;胆南星,燥可祛湿痰;瓜蒌,苦可下逆痰;栀子、青黛,苦寒清热泻火;苍术、香附、川芎,行气解郁。合用共奏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之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哮喘中医早定名,呼吸急促喉哮鸣。多由体内痰深伏,诸因触发哮喘成。气痰搏结气道阻,反复发作难根除。 注: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喘”范围,临床以阵发性呼吸急促,喉间哮鸣,…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

    脾虚泄泻运无权,久病久泻体瘦弱。面色苍黄皮松软,喜卧懒动神疲乏。参苓白术苡仁炒,白芍五味山药陈。四肢冷凉人参附,津亏乌梅痛桂姜。久泻滑脱诃肉蔻,榴皮龙米禹余粮。呕吐竹茹姜半夏,外感…

  •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苗某,男,64岁,干部。初诊:1982年6月12日。患者于1977年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常腹泻,便溏不爽,1981年后胃脘疼痛发作加剧,胃镜检查为胃炎,服胃炎合剂等痛势缓解…

  • 胃溃疡的症状及治疗,胃溃疡怎么调养最好,吃什么食物好

    胃溃疡症状 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这种疾病不及时治疗,导致胃出血,穿孔,严重会引起癌症,所以胃溃疡的常见症状是什么呢?   疼痛性质的改变 溃疡病的特…

  • 白果功肉粥治带下

    原料:白果6克莲肉15克江米50克乌骨鸡1只去内脏。制法:先将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用法:食肉饮粥,日服2次。功效:补肝肾,止带浊。主治:适用于下元虚惫…

  • 老人睡眠三注意

    合理睡眠是老年人长寿之秘要,须注意三点:睡足、睡安、睡暖。1、少寐是老年人之大忌,故首先要睡足。老年人睡眠时间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难以用一个数字来问答。但总以醒来全身舒适、疲劳消除…

  • 妊娠呕吐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胃阴不足。【治法】健脾益肾,降气安胎。【方名】土金双倍汤。【组成】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

  • 白菊羊肝汤可养血驻颜

    [组成]羊肝60克,谷精草10克。白菊花10克。[制法与用法]用水熬煮羊肝、谷精草、白菊、去滓,分3次饮,1日量。[功效与应用]柔肝、熄风、清热、养血、驻颜。凡因肝阴血虚,虚风内动…

  • 鼻咽癌方四

    地黄18克,郁金9克,巴豆7.5克。各药共研细末,以醋注丸,如绿豆大小,每次2丸,2小时1次,浓茶送下,服至吐泻停止。本方攻毒抗癌,对鼻咽癌有效。

  • 枇杷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枇杷的吃法

    枇杷也叫做芦橘、金丸、芦枝,因为叶子的形状像枇杷乐器而得名,它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可以入药。与大多数果树不同,它在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