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龙

过江龙
(《滇南本草》)

【异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伸筋、木金草、公鱼秧草、风尾草、马尾松(《湖南药物志》),猴子草、猴子尾巴、舒筋草、乌龙不过江、过山龙、扫天晴明草、扁叶石松(《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地刷子石松的全草.

【植物形态】地刷子石松
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蔓生;直立茎高30~40厘米,黄绿色;营养枝扁平,呈扇状多回两歧分叉。叶稍呈交叉对生,4列;侧生两列叶鳞片状菱状钻形,下延愈合,先端刺尖,向腹面弯曲,背面叶线状披针形,先端短刺尖,夹于两侧叶间;腹叶很小,鳞片状钻形,为背叶的1/3~1/2长,短刺尖。孢子枝远高出侧生营养枝,顶端2回分叉;末回分枝顶端各生孢子囊穗1个;孢子叶阔卵圆形,先端急狭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细齿,基部有柄。孢子囊圆肾形。孢子四面体球形,有网纹及小突起。
生于山地疏林下和阳坡上,分布东北、西南、华南等地。

本品在四川与同属植物石子藤石松的全草,通称舒筋草,且同等使用,参见"舒筋草"条。

【化学成分】含石松碱、扁平石松碱、α-玉柏碱等生物碱,以及三萜成分山芝烯二醇和山芝三醇。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大温,味辛。"

②《云南中草药》:"辛,微温。"

【功用主治】疏风胜湿,舒筋活络,利尿,散瘀。治湿痹麻木不仁,筋骨疼痛,淋病,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行周身经络,发散风寒湿气。治手足湿痹,不仁麻木,湿气流痰,筋骨疼痛,或打伤筋骨,误伤经络。能强筋舒筋,活络定痛。"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肺咳。"

③《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及脚转筋。"

④《湖南药物志》:"利尿,舒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

【选方】①治膀背疼痛,手足麻木不仁,周身经络疼痛,或用力过多,周身经络发困,脚腿转筋,寒湿作胀酸痛:过江龙五两(去叶),八仙草二两,牛膝五钱,全当归三两,真谷子酒十斤。将药入罐内,罐口扎紧,无令泄气,于锅内重水煎一炷香为度,取出露一夜,去火毒,临用将酒炖热随量服。(《滇南本草》)

②治风湿腰痛,关节痛,骨折:地刷子五钱,水煎服或泡酒服。(《云南中草药》)

③治淋病:过江龙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0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铁箍散_铁箍散怎么入药_铁箍散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狗屎花、蓝布裙、白母猪油子、拦路虎、铁板道、铁链子、白牛舌头、贴骨散、摁天绳、牛舌头草、生扯拢、野烟、青菜参、粘粮粮、猪尾巴、小生地、绿花菜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

  • 牛尾泡

    牛尾泡(《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山泡刺藤、黄泡叶(《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泡子的叶和根。 【植物形态】黄泡子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高1~1.5米.茎细长,…

  • 千针万线草

    千针万线草(《滇南本草》) 【异名】麦参、筋骨草(《云南中草药》),大鹅肠菜(《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的根。 【植物形态】云南繁缕多年生散生草本,高50~…

  • 蒙古山萝卜

    蒙古山萝卜(《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蒙古山萝卜的花。 【植物形态】蒙古山萝卜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直立,平滑或生短毛。根生叶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椭圆状披…

  • 雄黄

    雄黄(《本经》) 【异名】黄金石(《本经》),石黄(《唐本草》),天阳石(《石药尔雅》),黄石(《品汇精要》),鸡冠石(《石雅》)。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矿物形态…

  • 芙蓉叶

      芙蓉叶  FoliumHibisciMutabilis  (英)CoffonroseHibiscusLeaf  【别名】 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   【来…

  • 古羊藤

    古羊藤(《广西药植图志》) 【异名】老鸦咀、毛青才(《南宁市药物志》),南苦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有毛老鸦嘴(《广…

  • 鳜鱼_鳜鱼的用法用量_鳜鱼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鳜豚、水豚、石桂鱼、蘮鱼、锦鳞鱼、桂鱼、鯚鱼、鳌花鱼、母猪壳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血;益脾胃。主虚劳嬴瘦;脾胃虚弱;肠风便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鹿寿草

    鹿寿草(《陕西中药志》) 【异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日本鹿蹄草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立,近圆形,或略具角棱。单…

  • 泥鳅

    泥鳅(《滇南本草》) 【异名】鳛、鳅(《尔雅》),鳅鱼(《本草拾遗》),和鳅(《泉州本草》)。 【来源】为鳅科动物泥鳅的肉或全体。 【动物形态】泥鳅体细长,长约15厘米,前段略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