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临床新用解析

附子汤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 温经镇痛,驱除寒湿。

方药组成 附子2枚(炮,去皮,破8片),茯苓3两,人参2两,白术4两,芍药3两。

服法与禁忌 上药5味,以水8 L,煮取3 L,去滓,温服1 L,日3服。

  经方方论

本方为真武汤去生姜易人参加重白术、附子的剂量组成,意不在宣散水气,而在驱寒湿,温肾阳。方中附子温经镇痛,驱寒壮阳,加白术健脾渗湿,两药相合,温阳化湿,助健脾肾,人参益气养心,与白术茯苓配,益气健脾,温运中州。芍药和血止痛,益营以通血痹,故阳虚身痛之症消矣。

  经方新用

●附子汤加干姜15g,甘草12g,治疗中焦虚寒,脘腹冷痛。

●附子汤加当归18g,阿胶15g(烊化),桂枝12g,鸡血藤30g,治疗血虚寒滞之周身疼痛。

●附子汤加防己10g,五加皮10g,豨莶草20g,羌、独活各12g,地龙20g,治风寒湿痹痛。

●附子汤配制草乌9g(先煎,服前调蜜1两冲服),桂枝15g,细辛6g,治疗寒痹骨痛。

  医案举例

患者,女,39岁。素体薄弱,外出做生意,露宿街头,贼风寒侵肌腠,常觉下肢冒冷气,遇寒更甚,重着麻木,行动不便,夜掣痛,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紧。

辨证:寒湿痹痛,血瘀络阻。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附子汤加制草乌9g(先煎),黄芪30g,当归15g,羌、独活各12g,青风藤20g,丹参30g,土元15g,服前调蜜1两冲服,旬余而愈。

  按语

附子汤与真武汤同属温化水湿之剂,共治阳虚寒盛之少阴病。附子汤侧重治疗寒湿流注关节而致周身疼痛,真武汤同为阳虚而设,兼理脾虚,湿渍脏腑而致水气,方药配伍所不同者,附子汤倍术附加人参,温补元阳除寒湿,止痹痛,真武汤中重用生姜,目的在于温散水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3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的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桂枝汤证而有心下痞硬,或拘挛及喘者,加人参,并加芍药,生姜量。——《伤寒论》 桂枝、大枣、人参各6克,芍药、生姜各9.5克,甘草5克。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

  • 乳腺癌的治疗方10

    瓜蒌1个,当归、甘草各15克,乳香3克,没药8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乳腺癌。

  •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何首乌图片,何首乌怎么吃

    何首乌功效主治   补益肝肾 何首乌味甘涩,性温,具补益肝肾,强筋骨,益精髓,养血,滋阴,涩精之功,故可用于肝肾阴虚诸证。《本草纲目》:“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

  • 二陈汤加味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痰湿中阻型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

  • 猪板油的功效与作用

    猪板油,即猪腹内油脂。猪内有网膜油和板油,呈大片的俗称板油、生猪板油为常用的动物脂肪油。看似普通的猪油,但以之外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以下是猪板油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风热火…

  • 黄芪验方

    黄芪又名绵芪、北芪、箭芪、玉孙、戴椹、独根等。它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等作用。近年来,临床实践中发现该药除传统应用外,尚有诸多的临床新用途,现简介如下,供读者试用。1.脑梗塞生黄芪…

  • 抗皱方十

    白术、茯苓、杜衡各45克,萎蕤、藁本、芎劳、土瓜根、瓜蒌各37.5克,木兰皮、白僵蚕、蜀水花、辛夷仁、零陵香、藿香各125克,菟丝子60克,栀子花、麝香(酒浸并绵裹)、鹰屎白各22…

  • 荨麻疹方六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

  • 鼻咽癌方十七

    辛夷、苍耳子各12克,白芷、川芎、黄芩各3克,连翘、蒲公英各12克,牡蛎60克,夏枯草12克,半枝莲30克,蜀羊泉15克,鹅不食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

  • 月经病方十二

    黄芩、栀子各10克,麦冬、杭白芍各12克,茯苓15克,泽泻9克,酒大黄、升麻各1克。水煎,于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药连进7—15剂,若服药期间月经来潮,应即停服。待月经干净后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