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针

棘针
(《本经》)

【异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植物形态详"酸枣仁"条。

【性味】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无毒。"

【功用主治】消肿,溃脓,止痛。治痈肿有脓,心腹痛,尿血,喉痹。

①《本经》:"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

②《别录》:"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疗腰痛,喉痹不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汁涂或研末搐鼻。

【选方】①治诸恶肿失治有脓:烧棘针作灰,水服之,经宿头出。(《千金方》)

②治丁肿:曲头棘刺四百枚,橘皮三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半升,服一合。涂肿上亦得。(《古今录验方》)

③治肾脏冷气卒攻,脐腹疼痛拘撮甚者:槟榔一分(弼),棘针钩子一合(微炒)。上药,捣粗罗为散,都作一服,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又入好酒半中盏,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计时侯,稍热分为二服。(《圣惠方》)

④治头风疼痛:倒钩棘针四十九个(烧存性),丁香一个,麝香一皂子。为末,随左,右塞鼻。(《圣惠方》)

⑤治尿血:刺针二升。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外台》)

⑥治小儿一切疳:棘针、瓜蒂等分。捣细罗为散,每用黍粒大,吹入鼻中,日二度佳。(《圣惠方》吹鼻散)

⑦治小儿喉痹:棘针烧灰,水服半钱。(《圣惠方》)

⑧治小儿天风口噤,乳不下:白棘烧末,水服一钱匕。(《子母秘录》)

⑨治倒睫拳毛:木鳖子二个(令炒),木贼一百二十节,地龙二条(去土),赤龙爪一百二十个。上为细末,摘去倒睫,每日以纸捻蘸药搐之,一日三、五次。(《普济方》)

⑩治齿虫:腐烂棘针二百枚(即是枣木刺朽落地者)。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含之,日四、五度,以瘥为度。(《小品方》腐棘刺漱汤)

【名家论述】《本草述》:"《准绳》治溲血,有鹿茸丸,用棘刺逐队于诸补剂中,且有桂、附,是则《别录》所云疗丈夫虚损云云,非无据也。第如《本经》之治,似以溃脓止痛决刺结为先者,得非此味补益,乃有为之前导而致其功乎?是则行而补者,在诸药味中,或未有如斯之兼善也。惟是白棘、棘针,在《别录》主治,若有稍别,更当以寇氏之说明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廉姜_廉姜治什么病_廉姜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绥、姜汇、箭杆风、山姜、小良姜、姜叶淫羊藿、九连姜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消食;散寒止痛;活血;止咳平喘。主胃寒冷痛;噎膈吐逆;腹痛泄泻消化不良;风湿关节…

  • 石见穿

    石见穿(《纲目》) 【异名】月下红(《苏州本产药材》),华鼠尾草、乌沙草、黑面风、大发汗(《广西中兽医药植》),石打穿、石大川(《全展选编·妇产科》)。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

  • 豌豆七_豌豆七治什么病_豌豆七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白三七、一代宗、打不死、还阳参、接骨丹、三步接骨丹 性味:微辛;甘;涩;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止血;安神。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痛经;失眠 生长采…

  • 南天竹梗

    南天竹梗(《纲目拾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植物形态详"南天竹子"条。 【化学成分】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蝙蝠葛碱、南天竹碱、南天竹碱甲醚、南天青碱、异波尔…

  • 水松

    水松(《本草经集注》) 【异名】刺海松(《拉汉孢子植物名称补遗》),刺松藻(《中国经济海藻志》)。 【来源】为松藻科植物刺松藻的藻体。 【植物形态】刺松藻藻体黑绿色,海绵质,富汁液…

  • 竹精

    竹精(《纲目拾遗》) 【来源】为新竹管腔内之液汁,剖竹取之。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

  • 蒙自草胡椒_蒙自草胡椒需要晒干才能食用吗__蒙自草胡椒有散瘀的功效吗

    基础信息 别名:散血丹、狗骨头、海尼豆瓣绿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吐血;衄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蒙自草胡椒的全草。 原形态:蒙自草胡椒一年生丛生草…

  • 脐带_脐带的功效与作用_脐带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坎气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益肾;纳气。主肾虚喘咳;虚劳赢弱;气血不足;盗汗久疟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人科初生健康婴儿的脐带。 文献 出处:出自《…

  • 葱须

    葱须(《食疗本草》) 【异名】葱根(《别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植物形态详"葱白"条。 【性味】《食疗本草》:"平。" 【功用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 ①《别…

  • 白芥

    白芥(《唐本草》) 【异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纲目》)。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 【植物形态】白芥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较粗壮,高达1米,全体被稀疏粗毛。叶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