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病的中药塞鼻疗法

所谓中药“鼻疗”,就是将药物塞入鼻腔内治疗疾病,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常见外治方法(包括“涂”“嗅”“滴”等)。中医认为鼻为一身血脉所经及清阳交合之处,且黏膜下血管丰富,药物易于向血液和组织渗透吸收。该方法在历代的医学书籍中均有散在记载,可医治内、外、妇、儿各科100多种疾病,并且具有简、便、廉、验、捷等许多优点。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病的塞鼻疗法,相关患者不妨一试。

  偏头痛

川芎、白芷、远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细末,置瓶中密闭备用。每次头痛时,用药棉蘸少许药末塞入鼻腔中,疼痛症状即可迅速缓解或消失。亦可取川芎15克,白芷9克,冰片1克,细辛3克,羌活6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头痛时,依据患者年龄大小,取药末3~6克,放在纱布上卷成条状,左侧头痛塞右鼻,右侧头痛塞左鼻,全头痛左右鼻交替使用。每次持续10~20分钟,每天1~2次,连续5~7天,即可获得良效。

  感冒

鲜紫苏叶、鲜生姜适量。生姜捣烂取汁,紫苏叶揉碎,两者混匀后塞入双鼻孔(不能过紧),每日5~6次。或挤压少许药汁(1~2滴),滴入双鼻孔内,均可起到防治感冒的作用。

  神经性牙痛

荜拨、白芷、细辛、防风各5克,高良姜4克,焙黄研粉,贮瓶备用。痛时以药棉蘸药粉少许,塞入患侧鼻中,并深呼吸2分钟。

  痛经

川芎30克,生川乌20克,细辛10克,冰片2克。将上药择净,共研为细末,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2克,以纱布包后纳入鼻孔内。一般用药20~30分钟,疼痛即可减轻或停止,若用药30分钟仍疼痛不止,可取出药团,另取药再置另一鼻孔中20~30分钟,疼痛大多可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呃逆

    主治:脾阳虚弱,阴火乘之呃逆。 处方:党参、白术、黄芪、黄连、半夏、甘草、陈皮、云苓、羌活、柴胡、白芍各10克,全虫6克。 用法:上药浸泡15分钟,武火煎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

  • 妊娠腹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寒湿。【治法】健脾益气,温中祛寒。【方名】桂附理中汤。【组成】人参9克,炒白术9克,炒干姜9克,肉桂9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4.5克。【用法】上为散,每服…

  • 肝硬化腹水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郁气滞血瘀。【治法】理气化瘀,清热通腑。【方名】理气化瘀消肿汤。【组成】瞿麦30克,防己9克,椒目5克,葶苈子15克,制军9克,莪术5克,枳壳5克,失笑散1…

  • 荨麻疹方1

    荨麻疹方(原名三净汤)组成:净麻黄10克、净黄连9克、净蝉衣15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20克、紫背浮萍20克。主治:顽固性荨麻疹。指征:主要在于对皮疹的辨证,因本病迁延日久,往往…

  • 理中汤加味治疗中阳不振,脾寒胃弱,胃脘隐痛

    中阳不振脾胃虚,胃脘隐痛喜按暖。呃逆泛酸吐清水,面白无华疲无力。四肢不温便溏薄,舌淡润滑脉沉虚。温中祛寒健脾胃,理中加味参术芪。良姜干姜炙甘草,木香红蔻山药陈。阳气衰微加附子,泛酸…

  • 健骨强腰方11

    巨胜200克,干地黄250克,薏苡仁200克,无灰酒4000毫升。将巨胜炒香,薏苡仁、干地黄用绢袋包扎,放人酒内浸泡,密封严实,勿令泄气,一周后可开取,每次10毫升,每日1-2次。…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

    主治:急性胆囊炎。 处方:龙胆草、山栀子、柴胡、白芍、川楝子、枳壳、延胡索各10克,生大黄、黄芩各12克,茵陈15克,车前子20克,当归4.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3

    南星30g,醋适量。制用法:将天南星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涂两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纱布包扎,每次12小时。疗效:治疗多例,均愈。

  • 常用的润肤方5

    沙苑子2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将沙苑子洗净,用纱布包好,粳米淘洗净,砂锅置火上,注入清水1000毫升,放人粳米在中火上烧开,改用小火慢煮至米烂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放入冰…

  • 完带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完带汤组成】2 【完带汤方歌】3 【完带汤方解】4 【完带汤主治】5 【完带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完带汤的论述7.1 主证分析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