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草

剪刀草
(《饮片新参》)

【异名】塔花(《植物学大辞典》),玉如意(《苏州本产药材》),山薄荷、土薄荷(《泉州青草药》),野薄荷(《泉州本草》),野仙人草、小叶仙人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节节花、野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风轮或瘦风轮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光风轮
多年生草本,高7~25厘米。茎方形,光滑或有微柔毛。叶对生;叶片菱形至卵形,长0.8~2厘米,宽6~1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光滑,有柄。花10余朵排成轮伞花序,对生于叶腋或顶生于枝端;花萼管状,紫色,外面无毛,5齿裂,下唇齿缘有羽状缘毛;花冠紫红色,2唇形,上唇很短,下唇3裂,稍长;能育雄蕊2,退化雄蕊2。小坚果倒卵形,淡黄色,光滑。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路边、山脚下、荒地。分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②瘦风轮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形态与上种近似,惟茎细而柔软,单一,稀分枝,无显著的四棱。萼外面脉上有短毛。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于荒地、路边及山坡等处。分布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采集】6~8月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枝柔细,直径不过1毫米;表面紫棕色,有纵棱;折断面黄棕色。叶皱缩卷曲,黄棕色或淡绿色;质脆易落。上部花穗仅留黄绿色的花萼,花冠多已脱落,有时残存黄白色的小坚果。气微,味微苦。以干燥、黄棕色至青棕色、无泥土者为佳。
产于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性味】苦辛,凉。

①《饮片新参》:"苦,平。"

②《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苦辛,凉。"

【功用主治】祛风清热,散瘀消肿。治感冒头痛,菌痢,肠炎,乳痈,疔疮,跌打损伤,血崩,荨麻疹。

①《饮片新参》:"消疮肿丹毒,虫咬伤。"

②《苏州本产药材》:"止血。治乳痈,疔疮。"

③《泉州青草药》:"祛风,止血,消痈,止痢。"

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消痈止痢。治妇人血崩,乳痈,赤白痢。外敷痈疽肿毒。"

⑤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散热。治肠炎,白喉,咽喉肿痛,痈疽疮疖,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⑥《江西草药》:"散瘀解毒。治跌打损伤,感冒头痛,中暑腹痛。"

⑦《湖南药物志》:"行气,散血,消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感冒头痛:光风轮三钱,生姜二片,葱白二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中暑腹痛:光风轮五钱,青木香根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痢疾:鲜瘦风轮菜一两,水煎内服,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

④治乳痈:鲜瘦风轮菜一两,红糖一两,酌加开水炖服。另用鲜叶一握,加红糖捣烂外敷。

⑤治跌打损伤,积瘀疼痛:㈠鲜瘦风轮菜绞汁泡酒服。(③方以下出《泉州青草药》);㈡鲜瘦风轱菜,用甜酒酿糟捣烂,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⑥治妇人血崩(属血热者):瘦风轮菜一两,生地黄、侧柏叶各五钱,入冰糖少许。水煎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⑦治小儿食积:瘦风轮、公母草各二钱,隔山消一钱半,槟榔、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每日服三次。(《湖南药物志》)

⑧治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光风轮菜适量,煎汁洗。(《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菌痢、肠炎
取瘦风轮18斤和仙鹤草7斤,粉碎,过120目筛,得8斤细粉,将所剩之粗粉再与瘦风轮22斤混合水煎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到一定程度后拌入8斤细粉,烘干研粉,过120目筛后装入0号胶囊中,每粒胶囊相当于瘦风轮生药2克,仙鹤草0.35克。每次内服4~5粒,每天4次。治疗214例急、慢性菌痢及肠炎,疗效标准如下: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镜检阴性,阶月内无复发;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病程较长,追踪观察有复发;㈢好转:症状缓解,便次减少,大便镜检有好转;㈣无效:服药后无明显变化而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者。结果急性菌痢54例,痊愈51例,显效3例;慢性菌痢14例,痊愈6例,显效2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急性肠炎128例,痊愈121例,显效6例,好转1例;慢性肠炎18例,痊愈12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2例。平均治愈天数为6~7天。初步观察,疗效似高于黄连素、痢特灵等常用药物;特别是对急性菌痢和肠炎,疗效更为明显。若用煎剂,则控制症状似比胶囊更快。治程中除少数病例用量过大时出现便秘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冰糖

    冰糖(《纲目》) 【来源】为白沙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参见"白沙糖"条。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嗽,化痰涎.(性…

  • 西番莲

    【中文名】西番莲(《植物名实图》) 【类别】全草类 【异名】玉蕊花((花镜》),西洋鞠、转心莲(《植物名实图考》),转枝莲(《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西番莲的全草。…

  • 松花粉

    松花粉(《唐本草》) 【异名】松花、松黄(《唐本草》)。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植物形态详"松节"条。 【采集】4~5月开花时,将雄球花摘下,晒干,搓下花粉,…

  • 玄明粉

    玄明粉(《药性论》) 【异名】白龙粉(《御药院方》),风化硝(《本草篆筌》)。 【来源】为芒消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无水硫酸钠。矿物形态详"芒消"条。 【制法】将芒硝放入平底盆内或…

  • 蒟蒻

    蒟蒻(《开宝本草》) 【异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瑞香花_瑞香花治什么病_瑞香花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麝囊、蓬莱花、雪花、夺香花、野梦花、山梦花、雪地开花、红总管、雪冻花、雪里开花、蔓花草 性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散结。主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风…

  • 四念癀

    四念癀(福建) 【异名】龙吐珠、九龙吐珠(福建)。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海绿的全草。 【植物形态】海绿,又名:琉璃繁缕。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

  • 菟丝

    菟丝(《本经》) 【异名】唐(《诗经》),蒙(《毛诗传》),王女(《尔雅》),菟芦(《本经》),鸮萝、复实、赤网(《吴普本草》),兔丘(《广雅》),菟缕、菟累(《别录》),野狐浆草…

  • 团叶槲蕨_团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_团叶槲蕨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肉碎补、骨碎补、石蜈蚣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益肾气;壮筋骨;散瘀止血;。主肾虚耳鸣;牙痛;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槲…

  • 雪山鼠尾草_雪山鼠尾草_雪山鼠尾草

    基础信息 别名:紫花丹参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痛;崩漏;症瘕;瘰疬;红疹;跌打损伤;漆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