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效方汇海》

全书目录

感冒(7方)
目录
发热(5方)
咳嗽(13方)
咳血(11方)
急性支气管炎(3方)
慢性支气管炎(9方)
哮喘(16方)
支气管扩张症(5方)
肺炎(7方)
一、内科病症方
尘肺(3方)
肺脓肿(5方)
肺气肿(5方)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5方)
气胸(1方)
返流性食管炎(6方)
胃脘痛(13方)
吞酸、嘈杂(3方)
急性胃炎(5方)
慢性胃炎(10方)
急性胃肠炎(2方)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11方)
上消化道出血(4方)
吐血(4方)
胃下垂(4方)
胃痉挛(2方)
胃扭转(2方)
结肠炎(10方)
胰腺炎(5方)
肝硬化(11方)
肝脓肿(2方)
胁痛(5方)
不欲食(6方)
呕吐(4方)
呃逆(6方)
便秘(10方)
泄泻(10方)
冠心病、心绞痛(30方)
心肌梗塞(2方)
心律失常(18方)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方)
风湿热(3方)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3方)
高血压病(34方)
低血压(10方)
心肌炎(7方)
心肌病(2方)
心力衰竭(6方)
心脏神经官能症(1方)
急性肾小球肾炎(12方)
慢性肾小球肾炎(21方)
肾病综合征(6方)
隐匿性肾小球疾病(1方)
水肿(9方)
慢性肾衰竭(7方)
紫癜性肾炎(3方)
狼疮性肾炎(2方)
糖尿病肾病(2方)
泌尿系感染(13方)
急性肾盂肾炎(6方)
慢性肾盂肾炎(3方)
尿血(5方)
乳糜尿(10方)
紧张排尿驰缓征(1方)
肾盂积水(1方)
排尿晕厥综合征(2方)
淋证(9方)
癃闭(9方)
遗尿(10方)
缺铁性贫血(3方)
再生障碍性贫血(4方)
贫血(8方)
白细胞减少症(5方)
过敏性紫癜(12方)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方)
血友病(1方)
溶血性黄疸(1方)
系统性红斑狼疮(3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11方)
风湿性关节炎(18方)
痹证(9方)
腰痛(13方)
皮肌炎(1方)
硬皮病(3方)
大动脉炎(4方)
白塞氏综合征(6方)
结节性多动脉炎(1方)
干燥综合征(2方)
脂膜炎(2方)
大骨节病(2方)
糖尿病(34方)
不安腿综合征(2方)
高脂血症(11方)
肥胖病(5方)
痛风(2方)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6方)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3方)
尿崩症(2方)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方)
头痛(28方)
眩晕(10方)
中风(19方)
脑动脉硬化(3方)
脑萎缩(1方)
遗传性共济失调(1方)
肝脑综合征(1方)
帕金森氏病(2方)
多发性硬化(2方)
扭转痉挛(1方)
视神经脊髓炎(1方)
脊髓空洞症(1方)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1方)
急性脊髓炎(1方)
面神经炎(12方)
面肌痉挛(2方)
臂丛神经炎(1方)
周围神经炎(1方)
三 叉神经痛(5方)
眶上神经痛(1方)
坐骨神经痛(12方)
肋间神经痛(3方)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方)
周期性麻痹(1方)
重症肌无力(3方)
迟发性运动障碍(1方)
发作性睡病(1方)
脑血管病痴呆(1方)
老年性痴呆(2方)
精神分裂症(10方)
更年期忧郁症(1方)
周期性精神病(2方)
癫痫(12方)
神经衰弱(7方)
癔症(3方)
郁证(5方)
疖(6方)
痈(2方)
丹毒(2方)
急性淋巴结炎(1方)
蜂窝组织炎(2方)
急性淋巴管炎(1方)
甲沟炎(1方)
脓性指头炎(3方)
疮疡外伤久不收口(5方)
褥疮(5方)
颌下腺炎(1方)
无名肿毒(2方)
脂肪瘤(2方)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1方)
海绵状血管瘤(2方)
纤维脂肪血管混合瘤(1方)
单纯性甲状腺肿(6方)
甲状腺囊肿(2方)
甲状腺腺瘤(3方)
淋巴结结核(10方)
乳腺增生病(15方)
急性乳腺炎(12方)
乳房纤维腺瘤(2方)
乳腺结核(2方)
乳管内乳头状瘤(1方)
乳痛症(1方)
乳头皲裂(4方)
急性胃扩张(1方)
食管裂孔疝(1方)
幽门梗阻(1方)
结核性腹膜炎(2方)
二、外科病症方
急性阑尾炎(9方)
慢性阑尾炎(2方)
阑尾周围脓肿(2方)
术后腹胀(2方)
术后发热(1方)
肠粘连(3方)
肠梗阻(8方)
疝(2方)
肛裂(3方)
肛门搔痒(1方)
脱肛(9方)
痔(14方)
痔疮出血(9方)
胆囊炎(7方)
胆石症(8方)
泌尿系结石(17方)
细菌性肝脓肿(1方)
慢性前列腺炎(6方)
前列腺增生症(14方)
鞘膜积液(3方)
睾丸炎(2方)
副睾炎(1方)
睾丸疼痛(1方)
副睾结核(1方)
精囊炎(1方)
阴茎硬结症(2方)
精索静脉曲张(2方)
精索静脉硬化症(1方)
阴茎肿块(1方)
雷诺氏病(2方)
肾囊肿(1方)
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病(1方)
血栓性浅静脉炎(4方)
静脉曲张(4方)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方)
烧伤(22方)
颈推病(5方)
肩关节周围炎(9方)
落枕(1方)
关节扭伤(2方)
跌打损伤(14方)
骨性关节炎(2方)
关节滑膜炎(关节腔积液)(3方)
滑囊炎、腱鞘炎(1方)
腰扭伤(4方)
梨状肌综合征(1方)
强直性脊柱炎(2方)
肥大性脊椎炎(1方)
腰椎间盘脱出症(1方)
腓肠肌痉挛(6方)
腰椎综合征(1方)
跟痛症(9方)
急性骨髓炎(1方)
骨与关节结核(5方)
骨折(4方)
外伤出血(2方)
外伤血肿(4方)
肋软骨炎(3方)
外伤性胸痛(1方)
骨质增生(20方)
下颌关节脱臼(1方)
带状疱疹(8方)
单纯疱疹(1方)
扁平疣(9方)
寻常疣(2方)
跖疣(1方)
脓疱疮(8方)
慢性毛囊炎(2方)
下肢溃疡(7方)
头癣(1方)
手足癣(7方)
脚趾发痒(1方)
股癣(3方)
体癣(1方)
花斑癣(4方)
先天性鱼鳞癣(1方)
癣菌疹(1方)
湿疹(16方)
接触性皮炎(2方)
脂溢性皮炎(3方)
激素依赖性皮炎(1方)
三、皮肤、性病科病症方
药物性皮炎(5方)
荨麻疹(18方)
人工性荨麻疹(2方)
丘疹性荨麻疹(3方)
寒冷性荨麻疹(2方)
结节性痒疹(1方)
银屑病(7方)
玫瑰糠疹(3方)
寻常性鱼鳞病(1方)
神经性皮炎(3方)
皮肤瘙痒症(12方)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1方)
结节性红斑(4方)
多形红斑(2方)
痤疮(7方)
酒渣鼻(8方)
雀斑(4方)
黄褐斑(7方)
白癜风(2方)
斑秃(9方)
皮肤黑变病(1方)
脂溢性脱发(3方)
白发(2方)
冻疮(5方)
手脱皮(2方)
手足皲裂(4方)
鸡眼(1方)
胼胝(1方)
疥疮(4方)
日光性皮炎(2方)
淋病(2方)
梅毒性溃疡(1方)
非淋菌性尿道炎(2方)
生殖器疱疹(1方)
龟头溃疡(1方)
狐臭(2方)
扁平苔癣(2方)
甲营养不良(1方)
剥脱性唇炎(1方)
汗疱疹(1方)
连续性肢端皮炎(1方)
肌肤枯糙(2方)
脓疱性细菌疹(1方)
面部色素沉积症(1方)
月经先期(3方)
月经后期(5方)
月经先后不定期(3方)
月经过多(4方)
月经过少(2方)
经期延长(2方)
经间期出血(2方)
闭经(11方)
四、妇科病症方
痛经(13方)
崩漏(15方)
经行头痛(4方)
经行发热(2方)
经行身痛(1方)
经行泄泻(3方)
经行吐衄(6方)
经行风疹块(1方)
经行眩晕(1方)
经行浮肿(2方)
经行情志异常(2方)
经行外感(2方)
经行遗尿(1方)
更年期综合征(8方)
更年期出血(1方)
外阴瘙痒症(4方)
外阴白色病损(5方)
前庭大腺炎(2方)
外阴溃疡(2方)
外阴尖锐湿疣(2方)
滴虫性阴道炎(5方)
霉菌性阴道炎(4方)
老年性阴道炎(2方)
带下症(9方)
淋病性阴道炎(1方)
宫颈糜烂(2方)
宫颈间变、宫颈核异质细胞(1方)
急性盆腔炎(3方)
慢性盆腔炎(7方)
结核性盆腔炎(1方)
盆腔瘀血综合征(2方)
妊娠恶阻(4方)
宫外孕(4方)
妊娠腹痛(1方)
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14方)
胎死不下(3方)
胎痿不长(2方)
妊娠心烦(2方)
妊娠水肿(1方)
羊水过多(2方)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方)
妊娠咳嗽(1方)
妊娠失音(1方)
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1方)
妊娠小便不通(1方)
预防妊娠病毒感染(1方)
孕期母婴血型不合(1方)
难产(2方)
胎位不正(3方)
产后血晕(3方)
产后目病(1方)
产后痉证(5方)
产后腹痛(4方)
产后恶露不绝(3方)
产后恶露不下(2方)
产后大便难(3方)
产后发热(4方)
产后胎衣不下(1方)
产后排尿异常(5方)
产后自汗、盗汗(1方)
产后身痛(1方)
产后腰腿痛(3方)
产后腹泻(1方)
产后外阴肿痛(1方)
产后阴道血肿(1方)
产后耻骨分离(1方)
产后缺乳(17方)
产后乳汁自出(3方)
回乳(9方)
不孕症(13方)
子宫脱垂(4方)
子宫肌瘤(7方)
卵巢囊肿(3方)
子宫肥大(1方)
人工流产术后出血(1方)
输卵管积水(1方)
人工流产术后闭经(1方)
上环后出血(3方)
输卵管结扎术后粘连(1方)
子宫内膜异位症(4方)
闭经溢乳综合征(2方)
席汉氏综合征(1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2方)
卵巢早衰(1方)
子宫发育不良(1方)
妇女咳嗽遗尿(2方)
阴吹(1方)
女子特发性浮肿(1方)
妇产科腹部术后排气困难(1方)
新生儿不乳(2方)
新生儿腹胀(2方)
新生儿硬肿症(3方)
新生儿脓疱疮(2方)
五、儿科病症方
新生儿黄疸(4方)
新生儿脐炎(3方)
新生儿破伤风(2方)
夜啼(5方)
尿布皮炎(4方)
上呼吸道感染(4方)
扁桃体炎(5方)
发热(6方)
先天性喉喘鸣(1方)
咳嗽(6方)
支气管炎(4方)
肺炎(7方)
哮喘(4方)
鹅口疮(6方)
口疮(10方)
流涎症(9方)
地图舌(2方)
重舌(2方)
呕吐(3方)
腹泻(19方)
便秘(4方)
嗜异食症(1方)
厌食症(8方)
积滞症(2方)
疳积(11方)
腹痛(6方)
胃石症(1方)
肠套叠(2方)
肠麻痹(2方)
脱肛(2方)
小儿疝气(2方)
心肌炎(3方)
肾小球肾炎(6方)
肾病综合征(2方)
尿频(4方)
贫血(2方)
紫癜(3方)
惊风(4方)
癫痫(3方)
脑积水(3方)
大脑发育不全(2方)
儿童期多动综合征(1方)
屏气发作综合征(2方)
夜惊和梦游症(2方)
遗尿症(15方)
风湿性舞蹈病(2方)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2方)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方)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方)
性早熟(1方)
夏季热(3方)
五 迟五软(2方)
鸡胸龟背(2方)
汗证(4方)
睑缘炎(3方)
麦粒肿、霰粒肿(7方)
眼睑痉挛(2方)
睑下垂(2方)
流泪症(4方)
结膜炎(11方)
角膜炎、角膜溃疡(5方)
角膜软化症(1方)
六、眼科病症方
老年性白内障(2方)
葡萄膜炎(1方)
青光眼(1方)
视网膜炎(5方)
视神经萎缩(1方)
动眼神经麻痹(1方)
眼眶蜂窝组织炎(1方)
眼内出血(4方)
内眼术后前房迟缓形成(1方)
电光性眼炎(1方)
眼化学烧伤(1方)
视疲劳(1方)
夜盲症(2方)
外耳道炎(1方)
中耳炎(16方)
美尼尔氏综合征(8方)
耳鸣、耳聋(7方)
急性鼻炎(1方)
慢性鼻炎(2方)
干燥性鼻炎(1方)
萎缩性鼻炎(2方)
过敏性鼻炎(10方)
鼻窦炎(7方)
鼻出血(11方)
慢性咽炎(16方)
急性扁桃体炎(7方)
咽白喉(1方)
慢性喉炎(2方)
声带小结(1方)
失音(5方)
梅核气(8方)
牙痛(26方)
牙龈出血(2方)
口腔炎(1方)
牙本质过敏(1方)
口腔溃疡(24方)
唇瞤(1方)
腭肌麻痹(1方)
唇裂(1方)
七、耳鼻咽喉、口腔科病症方
舌痛(2方)
舌光无苔(1方)
多唾(1方)
口臭(3方)
口甜(1方)
流行性感冒(7方)
麻疹(8方)
风疹(2方)
水痘(3方)
幼儿急疹(2方)
猩红热(2方)
流行性腮腺炎(10方)
脊髓灰质炎(2方)
流行性乙型脑炎(3方)
急性黄疸型肝炎(12方)
慢性肝炎(9方)
白喉(2方)
百日咳(10方)
肺结核(10方)
结核性胸膜炎(6方)
伤寒(1方)
疟疾(2方)
细菌性痢疾(13方)
阿米巴病(3方)
蛔虫病(9方)
蛲虫病(6方)
钩虫病(1方)
绦虫病(3方)
囊虫病(1方)
肺癌(7方)
食管癌(17方)
胃癌(8方)
肝癌(9方)
唇癌(1方)
结肠癌(1方)
膀胱癌(2方)
皮肤癌(1方)
乳腺癌(3方)
子宫颈癌(2方)
绒毛膜细胞癌(1方)
癌性胸腹水(2方)
多发性骨髓瘤(1方)
恶性淋巴瘤(2方)
白血病(3方)
阳痿(21方)
八、传染、寄生虫病症方
九、肿瘤病症方
早泄(5方)
遗精(12方)
十、男科病症方
阳强(8方)
阳缩(5方)
不射精(2方)
射精疼痛(2方)
血精(3方)
精浊(4方)
精液不液化(4方)
死精过多症(2方)
精少症(4方)
无精症(5方)
阳茎短小(1方)
性欲低下(3方)
房事两感症(1方)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1方)
男子乳房发育症(3方)
阴囊冷痛(1方)
毒蛇钻入体内(1方)
狂犬病(1方)
十 一、杂病症方
毒蛇咬伤(1方)
蝎蜇伤(1方)
巴豆中毒(1方)
砒霜中毒(1方)
骨鲠咽喉(2方)
杏仁中毒(1方)
误食金属异物(3方)
钉针、木刺留肉中(2方)
链霉素中毒(1方)
一 氧化碳中毒后遗症(1方)
输液反应后遗症(1方)
中暑(4方)
汗出异常(17方)
虚脱(1方)
胸闷(2方)
腹满(2方)
奔豚(3方)
背痛(1方)
背冷(2方)
四 肢麻木(2方)
腰腿寒冷(1方)
失眠(13方)
四 肢厥冷(1方)
嗜睡(5方)
梦游症(3方)
嗜异症(1方)
醉酒(2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44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黑芝麻的吃法及神奇功效

    本文目录 1 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1.1   黑芝麻的治病验方1.2 黑芝麻的介绍2 黑芝麻食谱3  黑芝麻丰胸的功效3.1  黑芝麻治疗白头发4  常吃黑芝麻有什么好处5   黑芝…

  • 一组治脱发的偏方

    1.食醋150毫升,加热水200毫升。趁热洗头,每日1次。常洗见效。2.桑白皮120克,水煎,去渣,以水洗发,治愈为止。3.醋50毫升,墨2锭。用墨块在醋中研成稀糊状,擦患部,每日…

  •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加味对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失眠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名,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名,每晚睡前半小时予安定2.5m…

  • 民间常用的消食健胃药

    消食健胃药消食健胃类中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以及治疗饮食积滞证候。脾胃为后天之本,“在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常服此类药可大大延长人体的寿命。①丁香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

  • 闭经小验方

    柏子仁、薏苡仁各12克,野菊花、丝瓜络各20克。水煎服,每日3次。此方适于闭经,即女子18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周期后连续数月停经。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11

    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益智仁、乌药、炙龟板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本方出自《妇产科学》适用于阴阳两虚所致不孕症。

  • 《中医如此神奇之药酒药茶》

    本文目录 1 编辑推荐2 作者简介3 目录编辑推荐 《中医如此神奇之药酒药茶》是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祖国传统医学承载着我们祖先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

  • 头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头痛疏风散。【组成】菊花30克,白芷30克,川芎3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黄酒调服每次6克,每日三次。药仅三味,药简效宏。【备注】空。【出处】盛智化方。中…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7

    桃花、冬瓜仁各等分,蜂蜜适量。将桃花阴干,研成细粉,冬瓜子去壳,研末,加入蜂蜜调匀,夜晚以此蜜敷面,每晨起洗净,每天1次。本方理气活血,润养祛斑,对雀斑有效。

  • 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和食疗方:海带汤

      便秘的治疗方法: 取海带50g,温水泡软,洗净切片或切丝,可用下列方法食之: (1)海带青菜汤:海带丝50g,时令青菜100g,日常做汤方法即可。 (2)海带排骨汤:海带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