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加减治疗19例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黄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5年之间治疗黄疸19例患者使用茵陈蒿汤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黄疸患者,显效13例,占68.4%,好转4例,占21.1%,无效2例,占10.5%,总有效率为89.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对于黄疸患者的治疗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广泛性应用。

关键词:茵陈蒿汤;黄疸;临床效果

黄疸是感受湿邪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病症。其中尤以目白睛黄染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黄疸在古代亦称黄瘅,由于疸和瘅通,故其义相同。本病证包括阳黄,阴黄与急黄。黄疸常并见于其他病症。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大体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肝细胞学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蚕豆黄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笔者临床上目前使用茵陈蒿汤加减对黄疸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总结我院在五年内收治的19例黄疸患者使用茵陈蒿汤加减进行治疗后的疾病转归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见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4岁,年龄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为43岁,病程最短为10天,病程最长为2年。平均病程为3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1].1.全部患者目黄,身黄,尿黄。以目白睛发黄为主。因为目白睛发黄是出现最早,消退最晚而最易发现的指征之一。2.患病初期,目身黄往往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四肢无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现为主,三五日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溲黄与身黄。而急黄,黄疸急起,迅速即加深,甚则内陷心包。因此,典型病史,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3.有饮食不节,肝炎接触或使用化学制品、药物等病史。

  2治疗方法

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茵陈15g,栀子10g,大黄10g加减:如有发热可加黄芩10g,板蓝根10g,虎杖10g以清热解毒。恶心呕吐较甚者可加半夏10g,竹茹10g以降逆止呕。胁肋胀痛者可加郁金10g,枳壳10g,川楝子10g,木香8g以疏肝理气止痛。热毒较甚者,可加升麻8g,连翘10g,大青叶10g以清热解毒。伴有湿邪重,可加车前子(包煎)15g,猪苓10g,泽泻10g以渗利湿邪,使湿邪分消,从二便而去。水煎服取汁600ml,分3次温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忌过饱饮食、过度紧张、过度劳累等因素。

  3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1]制定。显效:治疗7---28天后,患者目黄,身黄,尿黄消退,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四肢无力等症状已无,全身症状缓解。好转:治疗7---28天后,患者目黄,身黄,尿黄等症状缓解。目睛发黄缓解。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四肢无力等症状已无,全身症状基本缓解。无效:患者目黄,身黄,尿黄等症状加重,目睛发黄加重。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四肢无力等症状无缓解且加重。无效的急忙转到三甲医院治疗。

3.2治疗结果

显效13例,占68.4%,好转4例,占21.1%,无效2例,占10.5%,总有效率为89.5%。

  4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女,36岁,推销员。病史: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面进餐,4天前发现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色较重,色黄鲜明,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在家服用药物后未见好转,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随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胁肋部压痛且拒按,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象弦数或滑数。诊断为黄疸。辩证类型属于热重于湿证,病史概要:由于湿热熏蒸,热重于湿,而热邪伤津,胆汁不循常道,泛滥肌肤所致。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方药:茵陈15g,栀子10,大黄10g,黄芩10g,板蓝根10g,虎杖10g,半夏10g,竹茹10g,郁金10g,枳壳10g,川楝子10g,木香8g,升麻8g,连翘10g,大青叶10g,车前子(包煎)15g,猪苓10g,泽泻10g,柴胡10g,郁李仁10g,厚朴10g。服药7天后,目白睛发黄轻微缓解,迅速至全身发黄,黄色较重,色黄鲜明,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等症状缓解。连服2个疗程后目白睛发黄,全身发黄,色黄鲜明等症状基本消退,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等症状已无,全身症状缓解。之后按原方加减服用3-4个疗程后,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色较重,色黄鲜明等症状消退,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等症状已无,病情明显好转。患者出院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5讨论

黄疸的发生往往内外相因患病,从病邪来说,主要是湿浊之邪,故《金贵要略.黄疸病脉证井治》有“黄家所有,从湿得之”的论断,从脏腑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是脾胃波及肝胆。黄疸病症的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但从整个病理演变分析,发黄的关键是湿蒸郁热。从外因来看,外邪不得泄越是发黄的重要因素。如《伤寒论.阳明病》:“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从内因来看,湿邪蕴结中焦,阻滞气机,致使肝气郁滞不解,內结不散的突出特点。正如程钟龄所说:“黄疸者.....湿热郁蒸所致,如氤搵相识,湿蒸热郁而黄成矣。”黄疸病症的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化热,湿热为患,则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寒湿为患,则为阴黄。至于急黄是为湿浊疫毒所致,其属性也与中阳偏盛与偏衰密切相关。黄疸病症的论述始见于《内径》。《金贵要略》以湿热发黄为重点,论述了火劫发黄,燥结发黄,女劳发黄以及虚黄等,宋代《圣济总录》分为九疸三十六黄,宋代韩诋和著《伤寒微旨论》,除论述了黄疸的“阳证”外,还特设《阴黄证篇》,元代罗天益著《卫生宝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从热化为阳黄,湿化寒为阴黄,把阳黄和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较大,至今仍被采用。《景岳全书》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对黄疸的传染性及其严重性,在沈金鰲的《沈氏尊生书》中指出:“又有天行疫疬,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而茵陈蒿汤本方为治湿热黄疸之主方,《伤寒论》用治瘀热发黄,《金贵要略》用治谷疸没病因皆因湿热壅阻中焦所致,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故见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湿热不得外泄,湿热交蒸,熏蒸肝胆,郁阻气血,致使胆汁外邪,泛于肌肤,故见一身面目俱黄,小便不利。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中茵陈味苦微寒,入肝,脾,膀胱经,为清热利湿退黄的要药,栀子有清泄三焦之力,大黄有降泄胃肠瘀热之效,茵陈配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去,茵陈配大黄,使瘀热从大便而解,三药相合,共奏清利降泄之功。大黄有清热解毒通腑之功效。因为“胃实失下”则热邪内郁,蓄积化火,可向“急黄”演变。《诸病源候论》谓:“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吴又可也曾提出,阳黄之阳明腑实证者,在茵陈蒿汤中以大黄为君药,所以大黄的通脏腑作用,对减轻热毒及退黄作用,不容忽视。加减中:黄芩,板蓝根,虎杖以清热解毒。半夏,竹茹g以降逆止呕,郁金,枳壳,川楝子,木香以疏肝理气止痛。升麻,连翘,大青叶以清热解毒,车前子,猪苓,泽泻以渗利湿邪,柴胡以疏肝理气,郁李仁润肠通便,厚朴燥湿除痞。诸药合用,清利湿热,前后分消,使湿热从二便排出,湿热除则黄疸自退。因此,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黄疸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军汉,陈兆修,程桂真.中医内科学【M】.1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08:156-163.

【2】吴红彦,周天寒,汪欣.方剂学【M】.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195-196.

本文来源:延边医学    作者:安小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4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失眠可分为那几种类型

    1、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大部分的人在经验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

  • 补气方系列一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主治:脾胃气虚引起的面色萎白,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软无力等。功用:补气健脾。本方是补气要方。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陈皮炙甘草主治:脾胃气…

  • 小儿佝偻病的秘方

    简称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小儿常见病。其原因是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大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迅速、早产、双胎和人工喂养的小儿。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

  • 沙苑子白菊花茶

    [原料]沙苑子30克,白菊花10克。[做法]上两味,同入锅,加水煎煮成300毫升。[用法]分6次,当茶饮,温服。当日服食完。[功效]平补肝肾,降低血脂,降压明目。[主治]高脂血症,…

  • 巴坤杰治疗肝硬化的临床验方

    组成:荆三棱(炒)、蓬莪术(炒)、青皮(炒)、枳壳(炒)、郁金、当归各10克,柴胡8克,赤芍12克,鳖甲(醋制)15克,牡蛎(生用先煎)20克。 功能:活血化淤,疏肝止痛,软化肝脾…

  • 香砂六君子丸治疗脾胃气虚疗效佳

    45岁的刘先生刚刚经历了腰椎手术,处于恢复期,可是食欲越来越差,香喷喷的饭菜,他一点儿都不想吃,还伴有腹部胀痛、拉肚子。西医说是消化不良造成的,给他开了帮助消化的西药,效果并不明显…

  •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 心脑卷》

    图书介绍:《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精选18名国医大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证医案220多例,涉及20多个心系相关病症,每案后均附有按语,展示了国医大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证思辨特…

  • 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槐花的吃法禁忌,槐花的药用价值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槐花的吃法禁忌,槐花的药用价值,槐花的临床配伍应用等知识。 槐花的简介 槐花指的的豆科植物槐的花和花蕾。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

  • 治疗早泄的偏方11

    细辛、丁香各20克,90%乙醇100毫升。制用法:将2药浸泡入乙醇内半月即可。使用时以此液涂擦阴茎1之龟头部位,经1.5—3分钟即可行房事1。疗效:治疗156例,均愈。

  • 《偏方秘方现用现查》

    本书分为内科偏方秘方篇、传染科偏方秘方篇、外科偏方秘方篇、儿科偏方秘方篇、妇产科篇方秘方篇、美容偏方秘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