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析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2月-2014年10月诊治的72例月经不调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逍遥散加减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率。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9例,其治疗有效率为47.22%;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1.67%;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16,P<0.05)。结论:采取逍遥散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临床疗效较好,显著优于西医治疗,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逍遥散; 月经不调; 临床疗效

月经不调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月经周期和经期出现异常。主要是以月经经量改变为主的经量过少或过多,以周期改变为主要症状的月经先期、先后不定期、后期等。女性成熟的基本标志就是正常的月经来潮,而现如今妇科常见月经不调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经量过多或过少、经色不正常或经期不规律等,重者还会伴发腰酸、胀痛、头晕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女性的正常工作及生活[1]。目前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分为中医和西医两种,两种治疗方式各具特色,西医具有治疗周期短、副作用大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月经不调的治疗方面,多极力倡导中医治疗[2]。本文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2月-2014年10月诊治的月经不调患者作为临床观察病例,以逍遥散加减方为治疗手段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2月-2014年10月诊治的72例月经不调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后,将7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3岁,平均(26.13±0.53)岁,其中患者病程在1年内14例,1~3年11例,其余患者病程均在3年以上。患者病症特点为月经先期12例,月经后期18例,其余患者为月经期先后不规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24.83±1.45)岁,其中患者病程在1年内12例,1~3年间15例,其余患者的病程均在3年以上。患者病症特点为月经先期14例,月经后期15例,其余患者为月经期先后不规律。本次临床观察病例在入院后均经过B超检查并确诊,所有患者均排除盆腔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病症特点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性的西医治疗。治疗3个疗程,1个月为一疗程,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

1.2.2 观察组 采用中医逍遥散加减方治疗,药物配比成分:煨姜6 g,薄荷6 g,炙甘草10 g,茯苓10 g,白术10 g,柴胡10 g,芍药15 g,当归15 g。逍遥散加减方中加入柴胡可以起到清热、疏肝的功效,加入当归和芍药可以起到养血的功效,加入茯苓和白术可以起到疏肝的功效,加入薄荷有助于充分发挥柴胡的疏肝气疗效。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还可以适当加减药物或用量,例如气滞者可调整柴胡用药至20 g,并加入香附10 g,枳壳15 g调理,能起到理气调经的功效;血瘀者可加入没药12 g,乳香10 g,丹参10 g和益母草10 g,能起到活血化瘀、调理经气的功效;寒湿凝滞者可加入炒茴香10 g,肉桂5 g,艾叶12 g,能起到散寒祛湿、温经活血的功效;肝肾虚者可加入炒杜仲10 g,川断10 g,能起到养肝益肾、调理经气的功效;气虚者可加入黄氏10 g,党参10 g,能起到益气助运的功效;月经量多者可加入荆芥炭8 g,仙鹤草15 g,煅乌贼15 g;气郁化热者可加入栀子10 g,丹皮10 g,去熟地加生地10 g。每日煎汁服用,3次/d,每次煎汁取450 ml,药量平均分配,分3次服下,每月行经前5 d左右连续服用3剂,连服3个月后月经不调症状能够得以改善。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将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效:经治疗月经不调症状消失,经期小于1周,月经量恢复正常,患者贫血症状得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停药后3个月内患者经期正常,无复发;有效:月经不调症状基本消失,经期小于1周,但患者经量仍有稍多现象,月经不调症状明显好转;无效:经治疗月经不调症状仍未改善,经期不正常且月经不调症状无好转或有加重趋势。根据上述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分析,临床用逍遥散加减方治疗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过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47.2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16,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月经不调为常见妇科疾病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越来愈大、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减肥药物的频繁使用等因素,致使该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多数女性患者出现的症状为经量多、淋漓不净,经期紊乱,极少数患者为月经量少[4],临床中也将其称为月经失调,主要表现有经期血量异常、经期提前、经期延后或伴有腹痛等症状。月经不调在中医上属于“崩漏”、“经期延长”、“经量多”的范畴[5]。一般情况下,饮食不规律、过度吸烟、酗酒、情绪刺激、环境因素、性生活频繁等都有可能引发月经不调。较为严重的患者能够引起妇科疾病、不孕、头痛等。导致月经不调的因素有很多,如内分泌疾病、血液病、生殖器病变或功能出现异常者,肝病、高血压、流产、宫外孕、生殖道感染等[6]。目前中医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认同,根据月经不调分型的不同,选择正确的中医治疗方式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在《妇科玉尺》中有曰:“经贵乎如期,如来时,或多或少,或前或后,或数月一至,或月二三至,皆为月经不调”,中国医学认为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的主要因素有肾气不足、七情所伤、过度疲劳、肝功失常等,情志不顺易致使气血阻滞,气血阻滞日久则引起血液流动不畅,阻碍脉络,使淤血内停,而致经行紊乱[7]。内伤以思、忧、怒等居多,外感以寒热,且这些诱因一般是在人体机体正气不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引起该病。产生月经的物质基础便是气血,而脏腑是气血生化的源头,特别是以肝、脾、肾、胃等脏腑功能出现失调最为主要,而在月经的产生中经络具有枢纽和调节的作用[8]。在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有曰:“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藏血之脏,并与冲任两脉具有内在的联系[9]。决定着血海的泻溢与满盈,发生疏泄异常便会引起月经不调。脾胃为气血生化的源头,为后天之本,脾胃运行正常,则血海充盈,月经便如期而至,如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便会引起血海空虚,月经不调。肾脏藏精,为先天之本,属于天葵之源,肾气甚,天葵至,任通冲盛,月经便如期而至,如肾气不足,冲任亏虚,则经期延迟或量少。中医治疗疾病必求之本,是其精髓所在。因此,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其根本在于调经。临床上主要的方法是理气、补肾、扶脾等方法。理气是调理气机,不宜使用过香燥类药物,避免耗气损血,最好还是以开郁行气为主;补肾主要是真精补血,再佐以温阳之品,进而使精血俱旺,水充火足,月经便如期而至;扶脾主要是健脾升阳,不使用辛温或甘润类药物,避免困阻脾阳[10]。

逍遥散为调理脾胃的典型方剂,最早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此方剂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加薄荷助柴胡的舒达之力;当归味甘辛苦温,具有养和营血的功效,白芍味酸苦微寒,具有养血敛阴的功效,当归和白芍与柴胡联用具有补肝助肝的作用,使患者血和、肝和,血充而肝柔。木郁不达进而使脾虚不足,因此给予茯苓、白术能够益脾。该方剂主要是在于疏肝理脾、补肝助肝,使得肝气得疏、脾气健旺,气血兼顾、肝脾通调,月经便如期而至。在本研究中,经过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有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47.22%,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临床疗效较好,显著优于西医治疗,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魏明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5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35.

[2]郭美英.逍遥散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70.

[3]赵洁.逍遥散加减结合心理治疗治疗青春期女生月经不调3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1,2(12):51.

[4]张帆,冯玲媚.“阴三针”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月经不调100例[J].陕西中医,2008,29(7):800-801.

[5]杨世霞.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4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25(19):81-82.

[6]郭志清.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证举隅[J].医学信息,2012,25(3):551.

[7]靳伟红.132例加减逍遥散联合针灸治疗月经不调临床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5):194.

[8]杨可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病临床应用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0):888-889.

[9]孙欣峰.丹栀逍遥散加减结合手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9):1884-1885.

[10]潘敏.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病验案3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7):115-116.

文章来源:中外医学研究   作者:王曙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5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玉竹封髓丹

    组成:玉竹9克,天冬9克,干地黄9克,黄柏(盐水炒)4.5克,砂仁3克,炙甘草3克,蜂蜜。功效:益阴增液,补土伏火。主治:口腔溃疡。用法:水煎服。

  • 中药美容配方,中药美容养颜内服外用小妙方

    中药美容所用的材料,大多取自于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美容…

  •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1本病由风湿性心脏病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使影响正常血液的输送,形成有关心室和心房的扩大,最后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45例

    摘要:目的 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的疗效。方法 产后痹是指流产或分娩后风寒湿邪侵袭而产生关节及肢体的麻木、疼痛及畏寒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古籍常常称为"产后身痛"、"产…

  • 小温中汤治疗肝硬化腹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处方:生白术60克,香附、茯苓、神曲各15克,半夏、陈皮、苦参、商陆各10克,川连5克,针砂2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煎2服混合约…

  • 白血病方剂2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茜草各15克,薏苡仁、丹参、当归各12克,生大黄3克,三棱、莪术各6克,三七9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急性白血病肝脾肿大,温毒人营证。

  • 阳痿的治疗偏方21

    锁阳、肉苁蓉、菟丝子、狗脊、补骨脂各9克,淫羊藿、山萸肉、炒山药各15克,茯神、五味子各12克,阳起石、石斛、当归各10克,远志6克,海马3克。[制用法]水煎。每日早饭后2小时服1…

  • 布袋丸的制法与功效作用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

  • 小儿遗尿偏方3

    韭菜籽治小儿遗尿药物:韭菜籽、面粉适量。用法:将韭菜籽研末,与白面粉加水做成饼,蒸熟食用。

  • 血燥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本型相当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破裂,或有抓痕血痂,反复发作,数年不愈,常有人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治法:养血疏风,除湿润燥。方药: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生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