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叶

麻叶
(《药性论》)

【异名】火麻头(《疮科心要》)。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化学成分】大麻叶含Δ2-四氢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大麻色酸等。另据报道,分析17个国家的检样,大麻二酚酸占叶的酸性部分的3.8~41.7%,是叶的主要成分;又热带国家在大麻成熟时或成熟后,大麻二酚酸含率最低,中欧国家在未成熟时最高,其它中间寒暖的国家,含率在二者之间。又,此等物质,在贮藏时以及经过加热、光照等物理作用,含率可起变化。例如Δ2-四氢大麻酚酸,经日光照射,可变为大麻酚酸,又在暗处长时间,也可变为大麻酚酸及大麻酚,因此久藏的叶中的大麻酚酸,并非其本来成分,而是因Δ2-四氢大麻酚酸经过光照而生成的。如同其它雌雄异株的植物一样,异性植物的成分常有互异之处。就含氮物质而言,大麻雄株叶中总氮及蛋白质氮常较雌者为少,但在老叶中则无甚差别。又雄大麻叶的水溶性蛋白质比雌株的叶含较多的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而雌株的叶的水溶性蛋白质,则含较多的组氨酸、脯氨酸和二羧基的氨基酸。

大麻叶、茎、芽中都含极少的植酸钙镁,而在木髓和花中,此物质含率较高(相当于150~160毫克%)。

大麻无论叶、花,都含抗菌物质,它(们)是带酸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油溶剂的树脂状物质

【性味】《纲目》:"辛,有毒。"

【功用主治】治疟疾,气喘,蛔虫。

①《唐本草》:"捣叶水绞取汁服五合,主蛔虫;捣敷蝎毒。"

②《东北药植志》:"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

③《中国药植图鉴》:"夹入烟草中吸之,治喘息。"

【用法与用量】内服:捣汁,入丸、散。外用:捣敷。

【选方】治疟疾:大麻叶,不问荣枯,入锅内,文武火慢慢炒香,连锅取下,以纸盖其上,令汗出尽,然后碾为细末,临发时以前两时辰,用茶汤或温酒浓调下;移患入原睡处,其状如醉,醒即愈矣。或依前法为末,加入缩砂、丁香、木香、陈皮为末,比麻叶分两减半,酒糊为丸,蜜丸亦可,梧子大。常以茶、酒送下五、七丸。(《普济方》)

【名家论述】《纲目》:"按郭文《疮科心要》乌金散治痈疽疔肿、时毒恶疮,方中用火麻头同麻黄诸药发汗,则叶之有毒攻毒可知矣。《普济方》用之截疟尤可推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4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紫苏子_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_紫苏子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苏子、黑苏子、铁苏子、任子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

  • 榔榆皮

    榔榆皮(《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树皮或根皮。 【植物形态】榔榆,又名:樠木(《左传》),松心木(《说文》),朗榆(《本草拾遗》),榔榆(《纲目》),小叶榆、枸丝…

  • 扁豆花

    扁豆花(《本草图经》) 【异名】南豆花(《广东中药》Ⅱ)。 【来源】豆科植物扁豆,详"扁豆"条。 【采集】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

  • 山韭

    山韭(《本草拾遗》) 【异名】隺(《尔雅》),隺菜(《寿亲养老新书》)。 【来源】为百合种植物山韭的全草。 【植物形态】山韭多年生草本。鳞茎具膜质鳞被。叶数片丛生;线形细长,宽不足…

  • 苦蒿_苦蒿可以入药吗_苦蒿有毒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苦;性平微寒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热毒。主风湿关节炎;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顶羽菊的地上部分。 原形态:顶羽菊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锐蓄

    锐蓄(《本经》) 【异名】竹(《诗经》),锐竹(《本经》),锐橇(《说文》),畜辩、锐蔓(《吴普本草》),扁蓄(《局方》),地锐蓄、编竹(《履?岩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

  • 母猪藤

    母猪藤(《陕西中草药》) 【异名】过路边、蜈蚣藤。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茎叶。 【植物形态】母猪藤蔓生草本。枝光滑或微被短柔毛,具叉状分歧卷须。掌状复叶互生,具长柄;小叶3…

  • 七星剑

    七星剑(《生草药性备药》) 【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

  • 香橼露

    香橼露(《纲目拾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 【性味】淡。 【功用主治】消痰逐滞,与金橘橙露同功。 【用法与用量】内服:炖温饮,1…

  • 南五味子叶

    南五味子叶(《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叶。植物形态详"红木香"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背疮,鲜叶一握和冬蜜捣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