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

摘要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采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结果:服药3个疗程后,30例患者中,治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愈率40.0%,总有效率93.3%。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确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盆腔炎性包块 临床观察

盆腔炎性包块属中医“症瘕”范畴。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腹痛或伴发热畏寒,带下色黄,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等症状。但在临床上亦有无症状而妇科检查及B超提示盆腔炎性包块者。本病多见于盆腔炎症迁延不愈,宫外孕保守治疗或下腹手术后。常可并发月经不调、不孕、闭经等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对3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年龄23~54岁,其中30岁以上已婚者占多数。包块3cm×4cm以下9例,4cm×6cm15例,6cm×8cm及以上6例;伴阴道出血10例,腹痛21例,大便溏软6例,大便秘结12例,发热6例,无症状者4例。

  2 治疗方法

本组30例患者均采用中药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基础方组成:败酱草、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各20g,红藤、冬瓜仁各30g,蒲公英、薏苡仁各15g,淡附片6g,炒黄柏、茯苓各10g。发热者去淡附片,加连翘10g,紫花地丁、大青叶各15g;热甚者加炒丹皮、焦栀子各10g;腹痛者加乌药6g,炒延胡索、川楝子各10g;便溏者去冬瓜仁,加炒扁豆花、焦白术各12g;大便秘结者加郁李仁、麻仁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上、下午2次温服,7天为1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进行妇科及B超复查。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服药后包块在3个疗程内完全消除,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无异常。有效:服药后包块在3个疗程内缩小,但未完全消失,自觉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服药后包块在3个疗程内无缩小或反而增大,自觉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服药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0例患者中,治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愈率40.0%,总有效率93.3%。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38岁。2004年12月9日诊。患者反复下腹疼痛2个月余。诊断为“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西医予灭滴灵、来立信、头孢曲松等抗炎治疗十余天,腹痛虽有好转,但包块无明显变小,遂来余处要求中药治疗。就诊时为经净后3天,下腹胀痛,带下色黄,伴有异味,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见黄色分泌物,宫颈中度糜烂,子宫前位,常大,压痛,左附件区可及5cm×5cm包块,质中,活动度可,压痛,右附件区-。B超提示:盆腔炎性包块(5cm×6cm)?证属湿热痰瘀互结于胞宫,治当清热解毒利湿,祛瘀行滞,散结消痈。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忍冬藤各20g,红藤、冬瓜仁各30g,蒲公英、薏苡仁各15g,淡附片、乌药各6g,炒黄柏、茯苓、炒延胡索、川楝子、郁李仁、麻仁各10g。连续加减服药3个疗程后,包块完全消除,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无异常。

  5 体会

盆腔炎性包块一般有少腹疼痛,带多色黄,伴异味,或如脓样,发热,胸闷烦躁,舌苔黄腻而根部尤甚,舌质红,脉弦大滑数,为瘀热互结,痰阻气滞表现。薏苡附子败酱散具有清热利湿消痈,祛瘀行滞凉血之功。笔者采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中败酱草、红藤既有清热作用,又有散瘀之力,为君药;淡附片辛热,为佐药,寓于“结者非温不行”,但附子性热动血,故出血、发热及舌红少津,阴虚热甚者慎用;白花蛇舌草、忍冬藤、蒲公英、炒黄柏清热解毒,薏苡仁、冬瓜仁、茯苓清热利湿,共为佐使。全方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祛瘀行滞,散结消痈之效。

本文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作者:张绮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乳腺小叶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气郁痰结。【治法】疏肝豁痰,软坚散结。【方名】露蜂房汤。【组成】露蜂房10克,山茨菇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贝母12克,柴胡10克,橘叶10克,香附1…

  • 核桃树根治牙龈肿痛

    核桃树根100克(干品减半),加水适量,浓煎、候温,含漱(即口含药液,15分钟后吐掉。如此重复多次,像是漱口,故称含漱)。每日3次。轻者1日治愈,重者3日可愈。

  • 茜根散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阴虚内热血妄行,皮肤紫斑多且稠。潮热心烦渴喜饮,出血量多色鲜明。手足心热腰酸软,脉象细数舌干红。养阴清热凉止血,加减茜根散白芍。阿胶生地侧柏叶,元参丹皮归黄芪。 方药: 茜根散加减…

  • 天王补心丸临床应用解析

    天王补心丸药物组成:丹参25g,当归50g,党参25g,石菖蒲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麦冬50g,天冬50g,地黄200g,玄参25g,桔梗25g,远志(制)25g,甘草…

  • 荔枝干大枣治贫血

    原料:荔枝干、大枣各7枚。制法:将荔枝干与大枣水煎。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补气血。主治: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 高血压的偏方2

    玉米须治高血压用料:玉米须适量。制法:煮水。用法:当茶饮用。长期饮用有效。

  • 治疗阴茎癌的偏方7

    猪小肚3-4个,杞子20克、大麦100克。猪小肚洗净切丝,与杞子、大麦一起加水适量煮粥,盐调味服食。

  • 黄柏香油膏,消肿有奇效

    黄柏一药,性味苦寒,有清热、泻火、燥湿、消肿之功。此不说内服之功,单话外用之能。 1973年春,理发师之子邵福德,12岁,住火车站街,因小儿玩耍,击伤头顶,不一日,整个头部痈肿,第…

  • 补气益气片

    补气益气片中药名称补气益气片拼音名BuzhongYiqiPian标准编号WS3-B-0288全文【处方】黄芪。【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

  • 止痛丸治疗胃脘痛

    功用:活血止痛,制酸镇痉,收敛。 主治:消化系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炎、胃痉挛等引起的胃脘痛。 处方:救必应2000g,两面针1500g,海螵蛸1300g,延胡索1000g,五灵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