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麻子仁丸治疗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大便干燥型)的疗效。方法 对15例符合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的患儿均采用麻子仁丸方剂加减方治疗,为了方便应用,均采用三九制药厂生产的中药颗粒剂:基本方剂:麻子仁500g、大黄500g、枳实250g、厚朴250g、白芍250g、杏仁250g、甘草250g。结果 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3例。结论 中药方剂麻子仁丸对治疗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大便干燥型)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的疗效颇为显著。对于恶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大便干燥型)患者,中药方剂麻子仁丸不仅可缓解便秘情况,而且可改善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麻子仁丸,出自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方由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等药物组成,是治疗脾约证的代表方剂。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作用, 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便秘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表现为大便坚硬,排出困难和排便次数减少,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证过程中[1]。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排便时间长,一般多在20min以上。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d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3次/w)即为便秘。对一组健康人调查结果表明,排便习惯多为1~2次/d或1次/1~2d(60%),粪便多为成型或软便;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可达3次/d(30%),或1次/3d(10%),粪便半成型或呈腊肠样硬便。因此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除了加重胃肠道原有的症状外,同时容易诱发加重病情,更有甚者诱发脑出血。儿童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本身就容易产生热量,再加上平时爱挑食,常吃的食物中纤维素少而蛋白质成分较高,因此很容易发生便秘。便秘不管对于成人亦或儿童均是痛苦且难以启齿的顽疾。胃肠燥热、脾虚型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便秘类型,便秘主要症状排便时间长,周期长,大便干结、排便费力、舌苔黄、少津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5例,辩证为肠胃积热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15岁,病程1~5年,所有患者均有大便干结症状,舌红,苔稍黄、少津。排便周期3~7d,排便费力,排便无规律,粪质干硬,食欲及睡眠差,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4例有肛裂病史,2例伴有痔疮,7例常伴口臭,3例体质差,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以及《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3]:①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以上1次/d,硬质坚硬。②大便干结,干燥如栗。③经全身体检及理化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麻子仁丸方加減法治疗,并配合饮食调理(清淡饮食,多食蔬菜瓜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为方便用药,均采用三九制药厂生产的中药颗粒剂:麻子仁2代、大黄2代、枳实1包、厚朴1包、白芍1包、杏仁1包、甘草1包,并随症加減,伴痔疮者加桃仁、当归各1包,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加槐花、地榆,伴肛裂者出血者亦加地榆、槐花1包,伴口干者加生地、麦冬、天花粉各1包。剂量如下:2~4岁患儿每副药分6次,4~6岁每副药分4次,6岁以上分3次,均3次/d口服,蜂蜜水冲服。每个疗程10d,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熏烤及热性食品食物,时也应禁烟、禁酒,多食蔬菜及其他粗纤维食物,多饮水。

  2 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治疗10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胀或排便伴随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巩固治疗2疗程停药,追踪半年无复发。②有效:治疗10d,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变软,易排便,排便周期缩短。巩固治疗2疗程停药,追踪患儿整体情况好转。③未愈:经过1个疗程治疗,大便仍干结,症状无改善,继续调药治疗1疗程,症状仍无改善者。

2.2疗效观察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本组15例患儿中治愈9例,显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80%,平均治疗时间20d。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适反应。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病因不外热、实、冷、虚4个方面,胃肠积热发为热秘,阴寒积滞发为冷秘,气血阴阳不足发为虚秘[4]。

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病,表现为大变量太少、太硬、或排便太困难、排便时间延长,少则3~5d无排便,甚至10d无排便等情况。胃肠燥热、脾约型便秘乃因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所致,其所带来的危害极大,临床常见的有:①肛肠疾病:如疝气 、痔疮、 肛裂等;②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 腹部胀满、口苦、口臭、嗳气、肛门排气增多等;③影响大脑正常功能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④易并发口腔疱疹、唇周及面部座疮等;西医常用的解决方案有:①口服泻药或应用开塞露灌肠等暂时解决问题,该方案易耐药,泻药量多需随用药次数的增多而加量,且易产生依赖性;②按摩腹部,摩腹需达到一定的力度,每日顺时针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进而促进排便。

麻子仁丸系中医泻下药中润下药物的范畴,自古即治疗便秘的常用药,根据《伤寒明理论》提出的"燥者润之、留者攻之"原则,该类疾病应润肠泻实,宜润肠药与泻下药同用,而该方中麻子仁性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大黄、厚朴、枳实俗称小承气汤,可泻热通便,行气除满消痞;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汤攻下之力,对于大便干结者,可加用生地、石斛生津通便。大便干结型便秘原因在于肠道蠕动慢,胃肠道自身分泌粘液少,而麻子仁丸方可增液、润滑、促进胃肠蠕动,缓慢调理胃肠道功能,故长期服用可从根本上解决大便干结导致的便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1]彭松林.麻子仁丸加减治疗便秘51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0(8).

[2]陈佑邦,丁泽民,干祖望,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3]刘国华,张明岛,施杞,等.上海市中医病症诊断常规[S].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0-31.

[4]谢胜,韦金秀,周晓玲.功能性便秘中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8):30-32.

本文来源:医学信息   作者:翟荣娜

附:麻子仁丸临床新用解析

  经方方论

麻子仁丸中君药麻仁,生津润燥,缓润大肠以利便,配杏仁肃肺降气以润便,芍药者,平肝养阴,合枳实抑肝除痞,伍厚朴行腑气除胀满,佐大黄者,下其里实是也。效不显,逐渐加量,以更衣为度。

  经方新用

●麻子仁丸加郁李仁15g,草决明30g,治疗习惯性便秘。

●麻子仁丸加寸云15g,麦冬30g,元参15g,当归30g,治疗大病之后或温病后期,津亏肠燥便秘。

●产后亡血伤津引发肠燥便结,用麻子仁丸重加当归60g,肉苁蓉30g,效佳。

●麻子仁丸加党参30g,附子12g,干姜15g,治疗肠寒气虚而大便秘结者。

  医案举例

例1患者,女,52岁。大便难,数日不行,脘腹胀满,口中燥,小便数,嗳气纳呆,舌质黯红,苔白腻中剥而干,关脉沉弱。证属脾不布津,胃燥肠枯,气津不行,肠动欠佳。此“脾约”证也。投麻子仁丸加麦冬30g,太子参20g,砂仁10g,槟榔10g,数剂而安。

例2患者,男,75岁。老年阴伤,上感咳嗽,痰黄黏稠,呼吸气粗,腹微满,大便7天未行,小便数,烦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而干,按脉洪滑,重按且弦。此肺燥津伤,肠热便结,治宜生津润燥,通肠泄肺。方投麻子仁丸加全瓜蒌30g,胆南星10g,苏子12g,2剂便通,4剂痰减,6剂咳平,继服养阴清肺善后。

本文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精液异常方

    处方与用法:菟丝子适量,炒至黄色,研末,掺面粉适量蒸饼服食。菟丝子用量每日3次,每次70克。功效:补肾壮阳,主治男子精液异常,表现为精子量少,从而影响生育。宜连服3-6个月。

  • 明目方六

    巴戟(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拣净)12克,肉苁蓉(酒浸l宿焙干),60克,甘菊花15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饭前盐酒送下。本方养血填精,明…

  • 眼损伤后出血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体伤血瘀,风邪侵袭。【治法】祛瘀行血,清热散风。【方名】除风益损汤加减。【组成】生地15克,赤芍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防风9克,前胡9克,菊花9克,生蒲黄…

  • 甘蔗粥

    粥方组成甘蔗汁100—150毫升,粳米1-2两。功效主治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煮制方法用新鲜甘蔗,榨取甘蔗汁约100—…

  • 润肤方二

    防风、川芎、白芷、白僵蚕、蜀水花、白蔹、细辛、茯苓、藁本、玉竹、青木香、辛夷仁、当归、土瓜根、瓜蒌各10克,桃仁20克、猪脂、鹅脂、羊肾各100克。上药切细、用布包裹,加酒删毫升,…

  • 口疮方三

    葫芦瓜500克,冰糖若干。将葫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水适量煲汤,用冰糖调味,饮汤,瓜可吃可不吃。本方对脾胃之热所引起的口疮有效。

  • 治斑秃二方

    1.斑蝥5个,苦参20克,红花15克,白酒50毫升,浸3周即为斑红酒,用酒搽患处,一般用20天见效。2.鸡内金(研末)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2次,用15天可见新生毛发。

  • 干蒸鹿胎

    鹿胎1具,淡菜100克,生姜、葱、盐各适量。鹿胎与胎盘洗净,放盆内,加淡菜、葱、姜、盐,隔水闷蒸,使蒸于锅盖之水汽倒注于鹿胎盆内,3-.4小时后,蒸至鹿胎熟,汤汁满。晨起空腹服食。…

  • 厌食方四

    北沙参、玉竹、百合、山药各15克,猪瘦肉500-1000克。将猪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加水炖熟,饮汤食肉与药。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