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夫教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视神经炎思想浅析

摘要:陈达夫教授开创六经辨证治疗眼科诸疾,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攻补兼施治疗视神经炎,兹举其相关病案加以分析,希冀服务于临床。

陈达夫(1905~1979),字大泗,国内外著名中医眼科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首任教授。他幼承庭训,攻读《内》《难》《本草》《脉经》《伤寒》《金匮》等古籍。尤对仲景学术思想体验甚深,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擅治眼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首创中医眼科“六经辨证”方法,在中医眼科业界独树一帜。本文拟分析陈达夫教授采用六经辨证治疗视神经炎的独到认识思想如下。

  1 眼科诸疾不离乎六经病机

陈达夫创新性地将伤寒六经理论与眼病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提出了眼科六经辩证的理论和方法。他指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与目而为睛”[1],以说明了眼与六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而使六经统目病不致于为无本之木。眼病自可结合伤寒六经而以六经目病统帅诸目病为太阳目病,阳明目病,少阳目病,太阴目病,少阴目病,厥阴目病六种。且以六经辨证方法统帅脏腑、八纲、经络、病因等辨证方法。

  2 视神经炎与少阴厥阴内障病机相关

陈达夫经过反复临床实践,阐述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学说关系。于1959年写成“西医学眼球内部组织与内经藏象的结合”一文,继于1962年又写成了“中西串通眼球内容观察论”,将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建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的学说。他认为:西医学的视神经和视网膜、虹膜、睫状体以及晶状体悬韧带,均属于中医学的足厥阴肝经,然目系通于脑,脑属肾,而肝肾同源,故视神经病属肝肾二经。把目外无症候而视物不明,属内障目病[1]。故视神经炎辨治常需要考虑少阴厥阴内障目病机。

 3 重视寒中少阴病机以治暴盲

陈达夫教授认为凡目疾,无外症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闭塞所致。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散寒。他在所著《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明确指出:“伤于寒,眼无丝毫外症而突然失明者,须急治之,方主麻黄附了细辛汤。”“白珠血丝作痰红色,涕液如水,泪涌如泉,畏光甚,无眵,两眉头痛而脉沉紧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根据临床视神经炎的发病与症状分析常以足少阴肾经及足厥阴肝经里虚兼风寒之邪外犯表现为多,正确辨证,或祛邪或扶正或正邪兼顾,随证治之。而《伤寒论》中麻黄附子细辛汤为表里双解之剂,借方中附子温少阴之里,麻黄开太阳之表,即启玄府之闭,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标本同治,对急性暴盲而属视神经炎性病证,常能迅速获效。

笔者摘取陈达夫教授当年所治病案一例[2]以兹说明:

  4 典型案例

宋某,男,44岁。患者双眼突然视力减退,如在阳光下视物则头微昏,起病已有5 d,经西医检查:视

力双眼002,外眼、间质和眼底均未查见异常,未作处理。曾自服六味地黄汤加减无效,来诊时舌脉无特殊表现,再详细追问病史,得知其于发病前1天于睡中梦遗,下午外出淋大雨,次晨起床后即感视物模糊。此乃肾虚感寒,直中少阴,闭塞目中玄府,因而视力减退。属少阴厥阴内障目病,予服麻黄附子细辛汤6剂后,视力上升,右眼03,左眼01,头痛已解。为振奋肾阳,引邪外出,再服桂枝加附子汤:附子18 g,桂枝10 g,白芍10 g,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1枚。服药10剂,视力右眼04,左眼03;眼底视乳头边界稍模糊,后极网膜反光增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清,网膜中央静脉轻度扩张。改拟真武汤加减,附片18 g,茯苓10 g,白芍10 g,生姜10 g,丹参25 g,炒谷芽30 g,炒麦芽30 g。服上方18剂视力恢复至右眼10,左眼09,眼底除颞侧稍淡外,余症均恢复正常。

案中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散寒,以急除表邪兼顾正气;因余邪未尽,改用桂枝加附子汤振肾阳,兼祛表邪;后用真武汤加味温阳利水以消视网膜水肿,以恢复视力。临床上若兼视神经视网膜出现水肿时,可加薏苡仁、茯苓等以渗湿消肿之品;有渗出物瘀积者,可加郁金、丹参、赤芍、五灵脂、鸡内金、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等行气活血消瘀化积之品;若有头痛眼胀者,可加丹参、郁金等行气活血之品。

总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是陈达夫教授治疗视神经炎少阴兼有外感常用方剂,驱邪而不忘顾护正气,也反映了仲景顾护阳气的思想,不仅发展了中医眼科临床的学术思想,也扩大经方的适临床使用范围,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国芬陈达夫中医眼科临床经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8

[2]单书健古今名医临床金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29-130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作者:李秀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1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用方配伍技巧》

    《用方配伍技巧》收录代表性方剂106首、类方224首,讲解和示范临床用方药物配伍的方法与技巧,以临床用好、用活方剂为宗旨进行指导。 作者简介王付,男,1958年生,河地省济源市人。…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的中医治疗医案

    李某某,女,42岁,某地质队干部1974年8月1日初诊。自诉:1973年4月2日,在某职工医院检查,胃下垂8厘米,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以来胃痛,泛酸,嘈杂,曾经吐血,大便中…

  • 顺气导痰汤加减治疗精神病

    精神病发是何因,多缘七情五志伤。祖国医学称癫狂,狂症为阳癫为阴。癫病沉默发痴呆,哭笑无常语无伦。狂病多怒打骂躁,爬高喧唱扰不宁。药物治疗很重要,精神安慰不可忽。心病还要心药医,思想…

  • 何首乌治贫血

    何首乌240克,放白米饭上蒸之,晒干后,捣为细末。每日早晨用鸡蛋一个,打碎倾入碗内,加何首乌末15克,调匀,蒸食。

  • 《咳喘病最新专方专药668》

    本书精选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方、中成药、西药共计668方。涉及小儿咳喘、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过敏性哮喘等数十种以咳喘为主症的疾病。

  • 治疗性欲低下的偏方3

    苁蓉、五味子、菟丝子、远志、蛇床子各等分。将药研成粉末,每日睡前空腹服6克,黄酒送服。本方温肾助阳,敛精安神,适用于性欲低下、阳痿。

  • 鼻咽癌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阴液亏损,邪毒未尽。【治法】滋阴清热,益气利咽。【方名】二参三子方。【组成】元参3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石斛25克,黄芪25克,白术25…

  • 治疗失眠的偏方7

    猪心1枚,枸杞芽250克,葱白、豆豉各适量。猪心洗净血污,切成细丁状;枸杞莱、葱白切碎;豆豉放人锅内,加清水,煮取豉汁;猪心、枸杞菜、葱白放入豉汁中,加黄酒、食盐小火煮作羹食。中医…

  • 缠腰火丹怎么治疗,马齿苋膏疗效佳

      带状疱疹方—马齿苋膏 适应证:带状疱疹灼热疼痛或化脓者 药物组成:新鲜马齿苋100g 制法和用法:将新采的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捣成糊状涂敷患处,曰换1~2次,如已破溃用野菊花煎…

  • 痛经常用有效治疗方法

    痛经痛经指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本病的发生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久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