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皮肤病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皮肤病的辨证指征及主要机理:头痛(项强)、恶寒;脉浮;局部表现见皮疹红热不明显,遇寒加重,得暖则减;皮疹及瘙痒主要见于背部太阳经循行之处。治疗原理为小发其汗以疏通太阳之经输、调和营卫,从而达到止痒之目的。

桂枝麻黄各半汤在皮肤科中主要运用于治疗荨麻疹[1~3]、皮肤瘙痒症[4~7]等有较好的效果,但如何辨证运用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还需进一步探讨。

荨麻疹、皮肤瘙痒症二者的病因病机特点大体相同,其病因复杂,病机变化多端。究其本源,内因多与气血相关,外因常与风邪相联。凡禀赋不足,气血虚弱,卫外失固,气滞血瘀,血热内蕴等,均为本病内在原因;外因如风、寒、暑、湿侵袭,或食入辛辣、腥发动风之品等。 而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皮肤搔痒症的辨证治疗有以下几种:①血热生风证,治疗上采用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法。②风盛作痒证,治疗上采用搜风清热,败毒止痒法。③风湿客肤证,治疗上采用祛风胜湿,清热止痒法。④风寒束表证,治疗上采用散寒祛风,和营止痒法。⑤血虚生风证,治疗上采用养血消风,润燥止痒法。⑥瘀血阻滞证,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法。⑦脾虚卫弱证,治疗上采用健脾益气,佐以固表法[9]。荨麻疹的辨证论治主要有:①风热犯表证,治疗上采用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法,②风寒束表证,治疗上采用疏风散寒,和营解表法。③血虚风燥证,治疗上采用滋阴养血,疏风止痒法;④胃肠湿热证,治以疏风解表,通腑泄热法。因此,临证需详细辨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由此可见,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应为太阳病证。太阳病的病因病机是风寒侵袭太阳经,表气受邪,正邪交争,营卫失调。辨证主要依据是脉证和经络症状:结合《伤寒论》太阳病篇的其它条文可知太阳病的主证是头痛(项强)、恶寒;主脉:脉浮;腑证:小便不利;经络症状:项背强直挛急。在皮肤科运用上,若见上证可用;如全身症状不明显,以局部表现为主,见皮疹红热不明显,遇寒加重,得暖则减;皮疹及瘙痒主要见于背部太阳经循行之处者应用之可获良效。

  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43岁。2005年9月18日初诊。患者因搬新居而搞卫生,当晚自觉背部近肺俞穴处皮肤瘙痒,并见一丘疹约8mm大小,自擦驱风油,瘙痒稍减,睡至下半夜约四点左右,背部瘙痒加重,范围加大至双侧颈、肩,第二天在某医院诊治,内服扑尔敏,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治疗,瘙痒稍减轻;第三天皮肤瘙痒扩展至整个背部,而胸、腹部未觉皮肤瘙痒;前来寻求中医诊治。症见背部皮肤瘙痒,无发热恶寒,无头项强痛,局部见背部近肺俞穴处有一丘疹约8mm大小,全背部见有抓痕。治疗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小发汗疏通太阳之经输、调和营卫,处方:桂枝、白芍、杏仁、炙甘草各5克,生姜3片,麻黄3克,大枣6克,一剂瘙痒明显减轻,三剂诸症消失。

  参考文献

1黄榕.桂枝麻黄各半汤治愈顽固性荨麻疹2则.福建中医药,2003.4:52

2李银兰、王玉梅.麻桂各半汤治疗人工荨麻疹.江苏中医药,2002.3:34

3彭暾.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急性荨麻疹.四川中医,1988.9:46

4罗盛才、全香菊.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皮肤奇痒2则.国医论坛,1996.3:22

5蒋蔚.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老年性瘙痒症53例.江苏中医药,1990.11:19

6袁忠玉.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全身瘙痒.四川中医,1988.5:38~39

7郝玉书.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皮肤痒症.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1:43

作者单位: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本文来源:中国中西医综合临床杂志     作者:韩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乳腺癌方十二

    王不留行、八月札各30克,山甲片12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 补气方十

    葱刃克,猪蹄4只。食盐、味精各适量。将猪蹄拔净毛,洗净,用刀划口置锅中,葱切段加入锅内,加盐、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熬至熟烂即成。吃肉喝汤。本汤菜补气消肿,适用于血虚四…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4

    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 玉女煎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玉女煎组成】2 【玉女煎方歌】3 【玉女煎方解】4 【玉女煎主治】5 【玉女煎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玉女煎的论述7.1 主证分析7.2…

  • 治疗鹅口疮便方

    1.黄柏20克,以食醋浸泡1周,以醋液涂患处,、每日数次,连用4~5日即可。2.板蓝根10克,水煎后以药液反复涂擦口腔,每日5-6次。3.生香附、生半夏各等量,研末,以鸡蛋清做成小…

  • 治疗黄褐斑方5

    鸡蛋5个,取蛋清放入瓶中,用烧酒浸泡(酒将蛋清淹没为适度),密封一个月后,倒去烧酒,取出蛋清,每晚洗净脸后,涂于面部,次日清晨以温水洗净,再用冷水清洗,可治黄褐斑。

  • 通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通草图片

    本文目录 1 通草的功效与作用2  (一)通草的药理作用2.1   (二)通草的性味归经3 通草的副作用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通草的别名有寇脱、离南、活莌、倚商、花草、白通草等,是五加…

  • 可增白莹面的各种方法

    增白莹面方增白莹面方是指能使面容色白如玉,光净悦泽的一类方子。本类方子多有明显的增白功效,其作用机理为祛风活血,宜肺补肾,涂泽膏润、祛斑莹肌,白晰皮肤。[方一]羊脂、狗脂各500毫…

  • 童子尿有止吐血鼻衄,滋阴降火的作用

    谈起"童子尿”入药,似乎不卫生。其实,人尿之功,有妙不可言之处。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关童子尿入药的记载颇多、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童子尿的应用就有详细的论述:“人尿释名为轮回酒、还元…

  • 润肤方五

    淮赤铆500克(别捣),桑白皮24克,胡桐泪15克,波斯白石蜜30克(螺)。前4味,于铜铁铛器中注水1600毫升。急火煮水令鱼眼沸,纳紫铆;又沸,纳白皮,搅令调,又沸,内胡桐泪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