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青

绿青
(《别录》)

【异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

【矿物形态】孔雀石
单斜晶系,晶体柱状或针状。通常多为钟乳状、肾状、放射状、丝状、壳皮状、致密状、土状、粒状等产出。如为巨大的肾状体,则别具同心层构造。颜色有翠绿、草绿及暗绿等色。条痕为淡绿色。晶面呈金刚光泽,纤维状者则显绢丝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解理依轴面而完全。断口呈参差状,硬度3.4~4。比重3.9~4.1。性脆。遇盐酸则溶解为绿色溶液,并发生气泡,加氨后溶液呈蓝色。为铜矿物的次生矿物。
产于铜矿氧化带。

【化学成分】主成分为CuC0a·Cu(OH)2,理论上含CuO71.9%,CO2_19.9%,H208.2%,但常含有氧化铁、氧化镁、粘土、砂等杂质。

【炮制】《本草图经》:"绿青,拣取上色精好者,先捣下筛,更用水飞过至细,乃再研治之。"

【性味】酸,寒,有毒。

①《别录》:"味酸,寒,无毒。"

②《纲目》:"有小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治痰迷惊痫,疳疮。

①《别录》:"主益气,疗鼽鼻,止泄利。"

②《本草图经):"吐风痰。"

③《玉楸药解》:"清凉重坠。治风痰壅闭,急惊昏迷。"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体弱者慎服。

【选方】①治小儿卒急中风,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石绿一两,胆矾半两,白矾、轻粉各一钱。上为末,面糊丸,如鸡头大。五岁一丸,生油化下,吐涎。(《全婴方论》碧霞丹)

②治卒中急风,眩晕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石绿(研九度,飞)十两,附子尖、乌头尖、蝎梢各七十个。上将后三味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急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入酒半合,温暖服之,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症治之,如牙关紧急,斡开灌之。(《局方》碧霞丹)

③治鼻疳、肾疳、耳疮、头疮:石绿一钱,白芷一钱,黄柏一钱。为末,先以甘草水洗疮,拭净敷之。(《洞天奥旨》绿白散)

④治腋下胡臭:石绿三钱,轻粉一钱。浓醋调涂五次。(《集玄方》)

【名家论述】《纲目》:"痰在上,宜吐之;在下,宜利之,亦须观入之虚实强弱而察其脉,乃可投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80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芝麻菜_芝麻菜的副作用_芝麻菜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金堂葶苈、葶苈子、苦葶苈 性味:辛;苦;寒 功能主治:下气行水;祛痰定喘。主痰壅喘咳;水肿;腹水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种子。 原形态:芝…

  • 毛笋

    毛笋(《纲目拾遗》) 【异名】茅竹笋(赞宁《笋谱》)。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 【植物形态】毛竹,又名:猫头竹(《新安志》),江南竹(《汝南圃史》,猫竹、茅竹(《群芳谱》)…

  • 猪胰_猪胰的副作用_猪胰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肺止咳;健脾止痢;通乳润燥。主肺痿咳嗽;肺胀喘急;咯血;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不孕;糖尿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

  • 红花苗

    红花苗(《开宝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幼苗,植物形态详"红花"条。 【功用主治】《开宝本草》:"生捣碎,敷瘀肿。"

  • 胡荽

    胡荽(《食疗本草》) 【异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莛荽菜、…

  • 脆蛇

    脆蛇(《纲目拾遗》) 【异名】金蛇(《本草拾遗》),地鲜、蝎蛇(《岭表录异》),银蛇(《开宝本草》),金星地鳝(《本草图经》),金星鳝(《圣济总录》),片蛇(《滇略》),蛇蜥、无脚…

  • 山海棠

    山海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草果、腰包花、化血丹(《云南中草药》),一口血、大麻酸汤杆(《文山中草药》),野海棠、白棉胡、老鸦枕头(《昆明民…

  • 苦艾_苦艾的功效与作用_苦艾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苦蒿、啤酒蒿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驱蛔;健胃。主关节肿痛;湿疹瘙痒;疖肿疮毒;蛔虫病;食欲不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中亚苦蒿…

  • 车前

    车前(《四声本草》) 【异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

  • 阿魏

    阿魏(《唐本草》) 【异名】熏渠(《唐本草》),魏去疾(侯宁极《药谱》),阿虞、形虞(《酉阳杂俎》),哈昔泥(《纲目》),五彩魏(《中药志》),臭阿魏(《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