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子

白苏子
(《饮片新参》)

【异名】荏子(《别录》),玉苏子(《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

【植物形态】白苏(《本草图经》),又名:荏(《别录》),南苏(《滇南本草》),白紫苏、假紫苏(《生草药性备要》),家苏(《植物名实图考》),山紫苏、臭苏、犬屎薄、犬屎苏。
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气,高0.5~1.5米。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长3~9.5厘米,宽2~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绿色而具毛,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叶柄长10~45毫米,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卵形,先端急尖或尾状;萼钟状,具5齿和10条脉纹,分2唇,外面有毛及腺点,内面喉部有长柔毛1圈;花冠白色,管状,2唇形,外面有毛,内面中部有毛1圈,上唇2浅裂,裂片较宽,先端略凹,下唇3裂,两侧的裂片半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向下折屈;雄蕊4,2强,稍伸出,花丝无毛,花粉囊2室;子房4裂,花柱无毛,稍伸出,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或灰白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径约1.7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者。自河北至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及近根老茎(苏头)、茎(白苏梗)、叶(白苏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的果实,卵形或略呈三角形圆锥体状,长径2.5~3.5毫米,短径2~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隆起的网纹。果皮质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微香,嚼之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产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品在四川、贵州等地与紫苏子同等使用,参见"紫苏子"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主为亚麻脂和甘油三棕榈酸酯。全草含挥发油,袖中含l-紫苏醛、白苏烯酮、松茸醇和l-芳樟醇。

【性味】①《别录》:"味辛,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辛,平。"

【功用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①《别录》:"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体"一作"髓")。"

②《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

③《滇南本草》:"开胃健脾。同陈皮化痰疏风。"

④《饮片新参》:"平肺气,止逆。治咳喘,通肠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梅根_梅根的用药禁忌_梅根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性味: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痹;休息痢;胆囊炎;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根 原形态:梅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淡灰…

  • 狼喉靥

    狼喉靥(《纲目》) 【异名】狼喉结(《圣惠方》)。 【来源】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动物形态详"狼肉"条。 【功用主治】《圣惠方》:"治噎病。曝干,捣罗为末,入半钱于饭内食之。"

  • 美丽风毛菊

    美丽风毛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异名】漏子多吾(《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 【植物形态】美丽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茎粗厚,木质…

  • 鳗鲡鱼骨

    鳗鲡鱼骨(《纲目》) 【来源】为鳗骊科动物鳗鲡的骨骼,动物形态详"鳗鲡鱼"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疳痢,肠风,崩带。烧灰敷恶疮,烧熏痔癀,杀诸虫。" 【选方】治恶疮:蛇鱼骨…

  • 棘叶_棘叶有哪些作用_棘叶有毒吗

    基础信息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敛疮解毒。主臁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

  • 祖司麻

    【中文名】:祖司麻【类别】:皮类【英文名】:CiraldDaphneBark【别名】:祖师麻、大救驾、金腰带。 【来源】:瑞香科植物黄瑞香DaphnegiraldiiNitsche…

  • 鹰头_鹰头吃多了有危害吗_鹰头的用药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车风 性味:甘;咸 功能主治:滋阴熄风。主头风眩晕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头部。 原形态:苍鹰,大型鸟类,体长约50cm。嘴黑色,基部带暗蓝色,…

  • 野黄麻_野黄麻有毒吗_野黄麻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假麻区、水丁香、假黄麻、野木槿、雨伞草、长果山油麻、山黄麻、铁茵陈、藤连皂、土巨肾、野麻、络麻、针筒草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消肿解毒。主中暑发热;咽喉…

  • 鹿茸草

    鹿茸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茵陈、白丝草、土茵陈(《湖南药…

  • 荚娠子

    荚娠子(《唐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娠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荚娠"条。 【性味】《唐本草》:"味甘。" 【功用主治】《千金翼方》:"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疰、蛇毒。"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