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的作用与功效

桑叶清肺泻胃,凉血燥湿,祛风明目,晚清颇为盛行。桑菊饮举为君药,成为时方要药,江浙一带治热性病喜用“霜桑叶”,以其经霜后凉血清热之力更著,又有“饭桑叶”者,乃置饭锅上蒸制而成,去其散风之力,而取其轻清扬上,善治头目诸病。时医多常用之,颜老临床探索其奥,尚有以下妙用。

  1.桑叶治疗盗汗

《医学入门》去:“思虑过度,以致心孔独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叶,带霜采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盖“阳加于阴谓之汗”,桑叶清凉能抑阳益阴,而走表卫,故有此效。临床用之诚验。如乡妇王氏,年六十,盗汗已2年余,询其别无所苦,饮食如常,唯觉精神疲乏,始用益气固表,继用滋阴降火均无效,后以霜桑叶研末,米饮调服1g早晚各服1次,半月已愈,终未复发。先师秦伯未先生,亦喜以此味治头面出汗(俗称蒸笼头),皆有渊源。

  2.桑叶治疗阴虚内热证

又罹新感,寒热往来不宜柴胡之辛散,先严亦鲁公喜以桑叶与丹皮同用以代柴胡,乃仿叶桂手笔。用之每多应手,他如血家新感与经期寒热亦用此法,防止热入血室,盖桑叶清凉善入血分,携邪外出,轻清以去实,从而血络安宁.微汗而解,引为心法。

  3.桑叶用作引经药

临床治脸部色素沉着,用血府逐瘀汤清荣化瘀,佐以桑叶(桑皮)引经入肺,取肺主皮毛之义,治急慢性肾炎方中,常以桑叶或桑皮为使,引经入肺,提壶揭盖,以畅水源,有利于利尿退肿。肺与大肠相表里,治老年性便秘,用桑皮宣畅肺气,有利更衣,此法多验。

  4.世传验方

经验证者如《圣济录》治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凉茶服三钱。《千金方》治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集间方》治风眼下泪,用腊月不落霜叶煎汤,日日温洗。或与黑芝麻为丸,治高血压、头晕目眩、风湿麻痹、皮肤甲错等,常用不衰。

5.民间以霜桑叶阴干制枕

桑叶能治头晕目糊,安神入眠,确有效果,早开“药枕”之先河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9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党参生鱼

    [原料]党参20克,胡萝卜50克,料酒、酱油、姜、葱各10克,盐5克,味精、白糖各3克,素油50克,鲜汤200克,香菜30克。[做法]1.将党参润透,切成3厘米长的段;胡萝卜洗净,…

  • 枸杞汁大排

    排骨1000克,枸杞子30克,调料适量。枸杞子按水煮提取法,提取浓缩汁30毫升;将大排洗净控水后,剁成6~7厘米宽的扇面块,用刀背将排骨的两面拍过,使肉松软,并在排骨下端用刀切一小…

  •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鹿衔草,首载《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称为“破血丹”,陕西地区称之为“鹿寿草”。此药甘平无毒,性柔和而不峻。古之记载,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等功效。医院以此作为鹿寿茶,…

  • 山药的用法用量,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山药别名薯蓣、淮山药、三角、药蛋。性味甘平。《神农本草经》:“味甘温。”《名医别录》:“平,无毒。”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效。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

  • 桂圆核治烫伤

    桂圆核,研细末,以茶子油调涂患处;或桂圆壳,烧炭存性,研为末,用桐油调涂患处。

  •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出自《医学启源》 【组成】 羌活半两(15g) 防风三钱(9g) 升麻一钱(3g) 葛根二钱(6g) 白术一钱(3g) 苍术三钱(9g) 当归身三钱(9g) …

  •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淡竹叶的副作用与禁忌

    本文目录 1  淡竹叶的简介2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3 淡竹叶的食用方法3.1 淡竹叶的配伍应用3.2 淡竹叶的常用配方3.3  淡竹叶的营养价值4 中药材淡竹叶的鉴定5   淡竹叶…

  • 性功能减退的食疗方

    益阳麻雀:麻雀15只,小茴香、大茴香、大蒜各10克,生姜9克,菜油适量。将麻雀去毛和内脏,在油锅中炸酥。将麻雀(炸后)同药料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煮沸后,文火煨1小时左右。取出…

  • 白发方十九

    榴花。将药阴干为末,与少许铁粉混匀,用米醋汤冲服3克,早、晚各1次。

  • 治湿疹偏方5

    淮米适量。制用法:微炒,研成细粉。渗出液多者,将药粉直接撒上,日3-5次。渗液少者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搽。疗效:3-5天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