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油

米油
(《纲目拾遗》)

【异名】粥油(《重庆堂随笔》)。

【来源】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

【性味】《纲目拾遗》:"味甘,性平。"

【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

②《随息居饮食谱》:"补液填精,有裨羸老。"

【选方】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中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紫林单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0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贝子

    贝子(《本经》) 【异名】贝齿(《雷公炮炙论》),白贝(《日华子本草》),白海蚆(《简便单方》),白贝齿(《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 【动物…

  • 水枇杷叶

    水枇杷叶(《广西中草原》)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植物形态详"水枇杷"条。 【采集】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 【性味】微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

  • 小红藤

    小红藤(《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绿葡萄藤(《贵州民间药物》),喜马拉雅爬山虎(《贵州草药》)。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三叶爬山虎的全草。 【植物形态】三叶爬山虎落叶攀援藤本。茎密…

  • 红白二丸_红白二丸的功效_红白二丸光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黑二丸、野秋海棠、红白二元、老背少、一口血、山海棠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镇痛。主崩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 白矾

    白矾(《雷公炮炙论》) 【异名】石涅(《山海经》),矾石、羽涅(《本经》),羽泽(《吴普本草》),涅石(《山海经》郭璞注),矾石(《本草经集注》),理石(《药性论》),白君、明矾、…

  • 茴香茎叶

    茴香茎叶(《药性论》) 【异名】茴香菜(《千金食治》),草跳香(《本经逢原》),香丝菜(《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茴香"条。 【化学成分】叶…

  • 棣棠花_棣棠花多吃有危害吗_棣棠花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团花、金钱花、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化痰…

  • 蒲州豉

    蒲州豉(《本草拾遗》)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寒,无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遗》:"主解烦热,热毒,寒热,虚劳,调中,发汗,通关节,杀腥气…

  • 蟾酥_蟾酥的功效和作用_蟾酥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解毒辟秽。主痈疽疔疮;咽喉肿痛;风虫牙痛;牙龈肿烂;痧症腹痛 生长采收 来…

  • 刺黄柏1

    刺黄柏1(《四川中药志》) 【异名】老鼠刺、木黄连(《草木便方》),刺黄芩(《天宝本草》),山黄芩、野黄芩(《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甘平十大功劳或细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