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炮制方法,半夏治疗癫痫有显效

陆某,1959年生。于1966年秋初次突发头眩难过,恶心欲呕,渐即跌仆在地,全身痉挛抽搐,口吐白沫,并大小便失禁,持续10余分钟,举家惊慌,正拟送医院抢教,渐渐清醒,嗣后经常发作,尤以寒冷季节,自冬至至立春期间更觉频繁,深以为苦。1968年时凌老正从事草药的搜集研究,其父为其中学时代同学,虽不谙医学,对草药则深感兴趣,时相过从,甚为莫逆,故陈述其子病况,求治于凌老。

某次目睹患者发作之状,显系癫痫大发作现象,醒后询其发作时先兆,据告初觉头眩,视物多旋转或倒置,然后失去知觉,因念“无痰不作眩”,而中医对癫痫的认识,如《医学纲目》谓:“痰邪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倒仆”,总的来说是痰蒙清窍而成,再考患者冬令严寒,发作较频,显属寒痰郁结,寒郁化火,痰火上逆,则头眩而癫痫作。按半夏一药,能治寒痰(张元素)、头眩(本经)、呕逆(别录),有降逆下气、开结除痰之功,黄坤载总结半夏之作用谓,“下横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泄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现代药理研究,半夏具有镇静作用,综合半夏的药效,深合本症病机,但市售半夏多经各法制过,不可能包括上述多种疗效,因嘱其自采鲜半夏,授以制法,单味研末服用。

服半夏后,癫痫即停止发作,因采集较易,患者连续服用2年左右,从未发作,其后停药,在校读书,偶因用脑思维过度,则觉头眩,即伏案片刻而消失,以后又随带半夏上学,觉头眩吞药即止。1972年起已无头眩现象,1976年参加工作,在造纸厂打浆,磨粉车间的机器转动最甚的处所劳动,亦不觉头眩,1978年起分配为轧钢工人,均未发作,说明此症已痊愈。

半夏制法:

将鲜半夏若干斤,浸于冷水中半个月,每日换水1次,去除上浮之泡沫,然后置锅内煮沸,立即取出,以冷水冲洗淘净,连续煮沸3次,晒干研末后用胶囊装入,以备吞服。

半夏用本法煮制,不加姜、矾等品,是去其毒性,存其辛味,保持半夏的功能,故仍有刺激咽喉之感,如不装入胶囊,服时应嚼生姜少许,但效果以胶囊吞服为好。

服法:一日2~3次,每次2粒,开水送服,未发现副作用。

半夏治疗癫痫,就本病例所取得的意外卓效,因而按法曾治疗8例患者均痊愈,一般均服药一年以上为度,并视具体情况,适当间断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另有一例长期服用苯妥英钠,不能控制症状,每日仍小发作三四次,经服半夏粉胶丸,当天即停止发作,共服20天后因药源中断,渐即复发,说明半夏粉的抗癫痫作用似较苯妥英钠为优,且能除根。由于凌老已无力再从事采集草药劳动,因而近年来停止了继续应用与观察的实践工作,留待同道们进一步研究。有谓半夏是治标之药,凌老认为并不尽然。从本证的寒痰郁结,痰蒙清窍来说,本品的辛能泄散,消痰降气,正是清源的治法,控制了症状,去其癥结,则营卫调和而正气自固,亦是治本之一法。

生半夏外用具有止痛之效,近人认为对神经末梢似有麻醉麻痹作用,临床常用的白降丹重剂,正因降丹能刺激溃疡面而引起疼痛,在配伍生半夏后确有缓解止痛效果,某些癌症后期局部剧痛,如胃癌等尝以鲜的半夏、南星、半枝莲、七叶一枝花捣烂外敷,亦能暂时止痛,这均说明其确有麻醉止痛药效。在其止痛的启示下,曾用治部分胃痛病例,获得显效。刘某患胃痛10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少效,经多次检査,诊断为胃窦炎、慢性胃炎、神经性胃痛,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平日则隐隐作痛,发作时则上伸至食道下段剧痛,有泛恶及梗阻感,乃以半夏粉胶囊1粒试服,1刻钟内痛即缓解,乃以一日3次,每次2粒,连服1个月,迄今已10年未曾剧痛;其后曾对数例胃溃疡泛酸吐涎病员给予试服,亦得减轻症状。按胃痛在中医辨证上,有几种类型,其属呕吐涎沫、眩晕胸痞等由脾胃痰湿若水饮留阻所致的胃痛,半夏粉具有燥湿消痰、和胃降逆之作用,药合病机,故取效亦非偶然,因病例不多,且未作系统治疗,仅作近期观察,聊备参考。

半夏粉曾治美尼尔氏综合征5例,其中显效2例,有效2例,治法以生赫石30g煎汤代水,送服半夏粉胶囊2粒,一日2~3次,显效两例服后1小时内泛恶呕吐即止,头眩在当天消失,有效例亦多在第二天症状消失,无效一例服药后症状未见改善,经西药控制症状而消失。半夏能治头眩之由痰湿所致者,盖痰生热,热生风,风阳旋扰则头眩晕,湿痰内停,胃气上逆则泛恶呕吐,代赭有镇逆之功,用以煎汤代水送服半夏,能免药入即吐,对发挥半夏药效起到相辅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06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百日咳食疗方

    蜂蜜250g,生姜捣汁20g,生梨捣汁20g,川贝母粉10g。以上四味同放瓷盆中搅匀,将盆至锅中隔水文火炖1小时,取出备用。每次1匙,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百日咳为儿童常见病,病程…

  • 早期视神经萎缩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肾虚弱。【治法】补益肝肾。【方名】四物五子丸加减。【组成】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复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参…

  • 香酥参归鸡

    仔鸡I只130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姜块10克,熟地15克,精盐7克,花椒10克,五香粉1克,绍酒50克,菜油1000克(耗100克),葱头15克。将党参、白术…

  • 养胃汤加减治疗夏季热

    主治:夏季热,临床表现为夏季怠惰嗜卧,头昏乏力,心烦多汗,饮食不思或饥不欲食,低热或手足心发热,上腹灼热空悬,体温多在37.6℃~38.5c,具有明显的夏季发作性周期。中医称疰夏。…

  •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1本病由风湿性心脏病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使影响正常血液的输送,形成有关心室和心房的扩大,最后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 二陈汤组成,主治,临床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半夏15g 橘红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生姜7片 乌梅1个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缓滑。 【病案…

  • 肋间神经痛药膳20

    马铃薯姜橘汁配方:马铃薯400g,生姜50g,橘子4个。制作:马铃薯去皮,生姜共切碎,绞取汁液;橘子去核,绞取汁液;大米淘洗干净。大米放锅加水600ml,置武火烧沸,用文火煮30分…

  • 治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方

    郁气滞:面部褐斑弥漫分布,兼有情志抑郁1,胸胁胀满或少寝多梦,面部烘热,月经不调,舌有淤点,苔薄,脉弦细。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方药:紫胡10克、赤白芍各15克、当归10克、茯苓10…

  • 清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清胃散 出自《脾胃论》 【组成】 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9g) 黄连六分,夏月倍之。(6g)  升麻一钱(9g) 【用法】 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

  • 活用逍遥散治疗颈项部肿胀感1例

    摘要:逍遥散,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常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