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五味子的临床应用

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一味良好的补益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敛肺滋肾、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久咳虚喘、津亏口渴、遗精、自汗、盗汗、久泻、神经衰弱、肝炎等病症。据现代药理分析,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五味子醇甲、醇乙,五味子酚,挥发油,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维生素E,树脂,鞣质,有机酸和糖类等。

在古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古代有八位仙人,个个都有好几百岁。之所以能如此长寿,是因为他们各自服用了能使自己长寿成仙的物品。其中有一个叫移门子的,服食的就是堪称上品仙药的五味子。他连续服食了16年,不但寿岁长绵,而且肌肤细润,洁白如玉,尤如天仙一般。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因此入火火不灼,入水水不沾,练成水火不怕的神功。

上述记载犹如神话,读后令人惊诧不已。移门子所服食的五味子,虽不可能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确是一味作用广泛的常用中药。因其皮肉甘、酸,核辛、苦,全果又具咸味,故被称为“五味子”。五梅子、山花椒等,都是五味子的别称。

中药五味子,主要来源于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河北及内蒙古等地;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河南、甘肃、陕西以及湖北等地。北五味子的药力较南五味子者强。秋季,待其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收,一般生用或醋制后备用,用时需捣碎。

五味子的药用价值

我国现存的首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第一次对五味子的性味、功效、应用、产地等有了叙述,说明其药用历史十分久远。

中医认为,五味子五味具备,酸、甘独胜,性温无毒,也不燥热,归肺、心、肾经。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内服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及心悸失眠等;外用可治口舌生疮、烂弦风眼(睑缘充血、发炎等)、疮疡溃烂及痔漏等。此外,将其制成散剂内服,还可治疗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有明显的降酶及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作用。虽在停药后有反跳现象,但若通过准确辨证、随证配伍其他药物,可减轻或消除反跳现象。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五味子形性特点的认识更加准确,对其性能功效的认识愈加全面。

现代研究证明,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

一能镇静,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

二能抗氧化,延缓衰老,升高外周白细胞,调节免疫。

三能保肝,降低升高的谷丙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四能促进肝糖原异生及分解,改善机体对糖的利用。

五能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冠脉流量,舒张血管平滑肌。

六有呼吸兴奋及明显的祛痰镇咳作用。

此外,还能兴奋子宫平滑肌、改善肾功能、抗溃疡、抗癌、抗菌、抗病毒等。

五味子的临床作用

五味子临床应用广泛,以其为主的方剂很多,以下几个补虚固涩的便方,可供需要之人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五味子膏:北五味子500克,洗净水浸,去核取肉,放于砂锅中,先加水适量,煎煮过滤取汁,再加冬蜜1000克,文火熬成膏,储于瓶中,放置2~3日后服用。每次1汤匙,温开水调匀,空腹服下。功能:补肾固精,主治肾虚所致的遗精尿频。

五味子浮小麦汤:北五味子10克(打碎),浮小麦(能浮在水面的小麦)30克,糯稻根须20克。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2次温服。功能:养阴益气敛汗,主治体虚多汗。

生脉饮(党参方):党参10克,麦冬10克,北五味子6克(打碎)。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2次温服。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主治气阴两虚之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五味酸枣仁汤:北五味子6克(打碎),酸枣仁15克(打碎),茯神2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成两份,分别在睡前2小时、半小时温服。功能:养心安神,主治心虚失眠多梦。

必须说明的是,五味子虽为补虚固涩药之良药,但也不宜滥用。因其酸甘收敛温补,有敛邪助热之弊,故体虚滑脱不禁、有寒者宜用,而外感发热、内热炽盛、大便秘结、咳嗽或麻疹初起者忌用。

五味子的六种食疗方

  1.五味子膏安神治失眠

五味子500克,酸枣仁200克,加足量水浸12个小时,然后倒入砂锅中,用文火煎煮,连煎3次。将3次药汁混和,用文火浓缩,备用。蜂蜜1000克用锅另稍做熬煮,再兑入五味子浓缩液,边熬边搅动,然后加蜂蜜熬膏。每日2次,每次取1~2匙,开水调服。此方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适宜于神经衰弱而见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心悸不宁者食用。

 2.五味枸杞饮滋肾治健忘

五味子6克,枸杞子20克,一并放入保温杯内,加入适量冰糖,冲入沸水,盖紧杯盖,待凉后代茶饮用。每日一剂,随泡随饮,随饮随添开水,至药味全无为止。本品有滋肾益精、安神益智的作用,有助于头晕目眩、健忘耳鸣、腰膝酸软者保健养生。

  3.五味子首乌蜜朴肝肾治白发

五味子、制首乌各250克,蜂蜜500克。两药用水浸泡1个小时,再用小火煎30~60分钟,滤取药汁,加水复煎一次,然后将两次药汁倒入砂锅中,加入蜂蜜,边用小火煎边搅动,熬成簿膏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服2匙,开水冲服。此方有益肝肾,乌须发,健脑益智的作用,适宜于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早生白发者服用。

  4.五味银杏蜜通血脉治动脉硬化

五味子、银杏叶、大枣各250克,蜂蜜1000克。先将银杏叶切碎,红枣撕开,同放砂锅内加水浸泡2个小时,加足量水煎煮1个小时,滤出药汁,加水再煎煮取汁,连煎3次。最后将3次煎汁混和,用小火浓缩,放入蜂蜜,边熬边搅动,约30分钟膏成,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l匙,用温开水调服。本膏能补益五脏、助心气、通血脉,适宜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者服用。

  5.五味子核桃糖固精治遗精

五味子100克,山萸肉250克,核桃肉750克,冰糖适量组成。将五味子洗净,放砂锅内,加水浸半个小时,再煎取汁备用。山萸肉洗净,晾干。核桃肉倒大瓷盆内,加五味子煎汁浸泡半小时,再放入山萸肉拌匀,冰糖研作细末洒在上面,然后盖好,放锅内隔水蒸3个小时即成。每日1-2次,取1小匙嚼食。本品--有补肾养心、涩精止遗的作用,适宜于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健忘耳鸣、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自汗盗汗者服食。

  6.羊肾杜仲五味汤温阳治阳痿

羊肾2只,杜仲15克,五味子6克。将杜仲、五味子洗净,用洁净纱布包裹,放足量水浸个半小时,再煎煮2个小时,弃药袋,放入洗净去筋膜切成碎块的羊肾,煮20分钟,加葱段、盐、味精稍沸一下即可吃羊肾,喝汤,佐餐食用,每日1次。此方有温阳补精的作用,对眩晕健忘、兼见腰脊酸软、胫骨无力、阳痿不举者较为适宜。

延伸阅读:

五味子治疗咳喘的临床经验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1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前列腺肥大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下注。【治法】清热活血,补气消结。【方名】前列通补汤。【组成】黄芪20克,海藻20克,枸杞子10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菟丝子10克,怀牛膝10克,泽…

  • 苍耳子治疗药物疹及头痛有显效

    苍耳为常见中草药,其应用范围颇广,民间常以茎叶烧汤洗浴治全身瘙痒及风疹有效。凌老曾遇一妇女,因天花粉引产,出现全身过敏性皮疹,常服氯苯那敏,历时1月不愈,询方于凌老,即以本品加野丝…

  • 中药何首乌的功效及配伍运用,何首乌如何治疗脱发白发

    本文介绍了何首乌的功效及一些配伍运用,并介绍了何首乌如何治疗脱发和白发的配伍方法。 何首乌生者味苦涩,制熟后则兼有甘味,性微温主要功能为养血益精,平补肝肾,乌须发。兼能润便滑肠、消…

  • 骨质增生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肾不足,血脉瘀阻。【治法】补肝益肾,填精益髓,活血止痛。【方名】骨刺丸。【组成】熟地黄60克,骨碎补60克,炙马钱子60克,鸡血藤60克,肉苁蓉60克,汉三…

  • 《风湿病中医辨治及验方》

    本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痛风、系统性血管炎、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等10种风湿病的基本概念、发病机理、诊断、辨证治…

  • 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实热痹阻。【治法】清热解毒,社湿宣痹。【方名】退热通络汤1号。【组成】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

  • 《中药图谱(彩色图文版)》

    本书选取常用中药进行综合整理,按笔画分类,以中药的正名为辞目,下分别名、科目、入药部位、释名、产地、采集、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宜忌等项,依序著录。

  • 胃痛、胃涨良方

    病因:患有此种苦病的人,大多是与前世因果关连,以敝人过去之经验,我的手一碰到病患小指时,自有救命救命之声从病患身上发出,言他前世欠我钱银没有还我,要缠他几月或是几年,均按照钱数计算…

  • 银杞明目汤

    [原料]银耳20克,枸杞子10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精盐、味精各适量。[做法]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水豆粉、料酒、姜汁、精盐拌匀备用;水发银…

  • 白发方二十三

    柏树果壳10个,生地10克。上药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1-3个月。